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贾湖骨笛:吹奏八千年乐音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人民政协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说起中国古代音乐,很容易让人想起先秦的“宫商角徵羽”五声。然而,在河南考古研究所和河南博物院珍藏有一批距今9000年至7500年的骨笛,这批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不仅能够演奏出完备的五声音阶,其中一支还能演奏出完备的七声音阶,堪称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其就是被称为“中华第一笛”的贾湖骨笛。贾湖骨笛,骨质,长23.1厘米,1987年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
    1983年至2013年间,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遗址——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经过八次发掘,先后出土了30多支用丹顶鹤尺骨制成的骨笛,其有5孔、6孔、7孔、8孔之分,具备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骨笛的出土证明了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人就能够制作乐器。
    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1987年12月,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的黄翔鹏先生用一支完好的七孔骨笛吹奏了河北民歌《小白菜》,震惊四座。
    
    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中国音乐史,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七声音阶乐器,贾湖骨笛把人类音乐史推进到八千多年前。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从简到繁,一脉相承,按其遗址分期和发展序列可分为3期:早期(距今年代为9000至8600年左右),骨笛为5或6孔,可吹奏四声和五声音阶;中期(距今年代为8600至8200年左右),骨笛为7孔,可吹奏六声和七声音阶;晚期(距今年代为8200至7800年左右),骨笛为7或8孔,可吹奏七声音阶和变化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贾湖遗址发掘的349座墓葬中,282号墓规模最大,随葬品多达60件。墓中的两支骨笛,一支在墓主左股骨的外侧,另一支在墓主左股骨的内侧,制作之精良,音质之优美,都堪称贾湖遗址骨笛之最。其中一支骨笛出土时已经断为三截。经专家分析,骨笛并非是入土时折断,而是墓主生前就已经损坏。耐人寻味的是,主人并未抛弃之,而是细心地在折断处钻了4个小孔,用细线连缀,可见墓主人对它的珍爱。
    
    此外,在这些墓葬中,多有龟甲、叉形器等并存的现象,其时限早晚延续了1000多年,并多埋葬在同一区域内。因此,可见骨笛拥有者,不仅生前有着与巫师、祭司、酋长相关的特殊职业和身份,在整个贾湖氏族中也有着特殊地位。
    骨笛悠悠,遗韵犹在。据了解,贾湖骨笛是用大型鹤类尺骨制成的。贾湖遗址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在其动物群落中,发现了天鹅、环颈雉、丹顶鹤三种飞禽,鹤鸟瑞羽奇姿,体态优雅、步履轻捷、气质淡逸,作为祥瑞之鸟,自古备受人们推崇和喜爱。在《诗经·小雅·鹤鸣》中有对鹤赞誉的千古名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鹤鸟长长的项管可达1米以上,其末端成环状盘曲于胸骨之间,引颈而歌,可引起强烈共鸣,声音可传到数千米以外。由此推之,古人很早就有了“鹤骨为笛,其声清越”之言。更重要的是,贾湖骨笛作为时代最早、保存完整的吹管乐器,有着较为丰富的音高音色和音阶调式的变化,也为古典文献提供了实物证明。(文/叶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