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人民喜欢牛,以“斗牛”为乐。每年夏历二月或八月逢亥日的那天为“斗牛节”。 侗族人民居住的村村寨寨都饲养着善斗的“水牛王”。牛王的“王宫”多建筑在古楼前的坪子上,门口贴上耀眼的对联: 仁里今出大碰王, 圣地慈生勇猛将。 横额是“百战百胜”。牛王专有人饲养,营养丰富有蜂蜜、猪油、烧酒等物。 吹着芦在节日期间,罗汉们笙到外村去邀约敌手,当地人把这种活动叫做“送约”。在准备参战的牛王圈前,人们敲锣打鼓、吹芦笙、放铁炮,全体罗汉生吃鱼食,祭祀三天三夜,侗族人民把这种祭祀活动,叫做为牛王“养心”。 亥日清晨,鸣放铁炮三响,在阵阵的锣鼓声和芦笙音乐中,牛王被众人群牵往到打牛塘。 打牛塘建筑在四面是坡中间有块平地的高山上。这里人山人海,锣鼓喧天,芦笙阵阵。彩旗飘扬,威风凛凛,正是牛王的宿营地。 到了中午,牛王入场示威活动开始了,当地人民把这种活动, 称为“牛王踩塘”。锣鼓声、芦笙声响彻一片,一支支斗牛队伍轮流向打牛塘奔来:前头一个身穿亮布衣服的罗汉舞着一张“马牌”,上写着牛王的名称,猛勇地向前开道。接着是手持金瓜、斧月①的前卫队,后边是锣鼓队和笙乐队。牛王的头上镶着铁角,由 两个身着翠衣,头插仙鹤尾,手持“把条” 的罗汉头牵引。这时, 牛王头上罩着红缎子,背置“双龙枪宝”的彩色“牛王塔”,塔上插 着四面令旗和一对五尺来长的锦鸡尾。胸前挂着一串串银铃。 跟在牛王身后的一个罗汉,扛着一面青色大纛,上写“大碰王”、“擅角王”字样向前走动。最后是一排一排的三角形彩旗队伍,旗杆顶的枝丫上,满粘着白色的鹅绒…… “嗵、嗵、嗵”三声炮响,乐声顿息。这时队伍在一个罗汉头的带领下,驰进打牛塘,绕场三圈,呼声不断地传出来。 “踩塘”完毕,斗牛开始了。 打牛塘内,烟尘滚滚,锣鼓声震耳欲聋。当两头牛王打成一团的时候。助威的人群发出一阵一阵的加油声、呼号声。若是久斗不分胜负,罗汉们便取来棕绳拴住两头牛王的脚往后拉,以解脱双方的搏斗,算为平局。若是一方输了,胜利者就乘胜追击。 失败者的彩旗就被对方的姑娘们全部夺去。接着又是得胜者牛王在鞭炮声中再度示威风。 若干天以后,远道的姑娘们给斗败的牛王送旗来了。罗汉们热情地接待了这些“女将”,并陪她们唱几天几夜的大歌,恋情依依,不忍离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