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在继承和发扬沂蒙唢呐这一传统文化基础上,认真刻苦学习,并学会用鼻子吹唢呐,在当地评价较高,经过父亲严厉的教育,自幼学习唢呐和爱好唢呐,6岁时登台演出,能够严格按照祖父和父亲的要求,遵照他们的标准,做到艺德先行,大胆借鉴唢呐技巧,对唢呐进行大胆创新和加工,注重故事和人物、动物特点,用唢呐表现惟妙惟肖,更加动听。为传承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振自幼学习唢呐,6岁时就能吹奏小歌曲、上台演出,每年六一儿童节总少不了唢呐独奏,创作了大量的唢呐作品,以农村喜闻乐见的故事、人物,民间传说为题材,创作了《抬花轿改编》、《百鸟朝凤》、《六字开门》、《一枝花》、《风搅雪》、《沂蒙情》、《大合套》等等,总曲目在100支以上,深受民众喜爱。 李氏唢呐影响遍及鲁中、鲁南地区。现任平邑唢呐传承人李振,在艺术道路上取长补短,大胆探索创新,不但改变了传统口传心授的学艺方式,而且熟练掌握乐理简谱。虚心学习前辈的各种演奏技巧。并自编了很多唢呐独奏曲《沂蒙情》、《山河流水》、《春意》等。 多样的吹奏方式。李氏唢呐除了沿用传统的单只吹奏方式外,还创造性地使用双只、多只和奇特的用双鼻和嘴同时吹奏五只唢呐,这样吹出唢呐声调相同、音域宽广,乐谱准确而协调。李氏唢呐不仅能用鼻子吹,而且在花样上也有创新,正手、反手,转腕,偏转,手法运用自如,照样都能吹奏出动听的曲调来。 唢呐由双簧哨子(芦苇制成)、蕊子(铜制)、杆子(木质圆锥体,共有八个音孔,前七后一)和铜碗(喇叭形)四部分组成,竖吹,有大小不同的规格。 唢呐是民间运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运用的地区和范围很广,除了用于合奏、独奏外,也用于戏曲、歌舞等伴奏。在民音吹打乐或地方戏曲乐队中,唢呐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