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一带一路”成为电视台、广播、报纸、网络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 “一带一路”示意图 14日晚上,《千年之约》文艺晚会拉开了帷幕,各种乐器舞蹈、表演形式的相互交融,让我们深深了解到,“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一条经济带,更是文化交融的平台。 一开场,100名舞者,配合高科技影像,为观众们呈现了一个绚丽的敦煌莫高窟盛景。 晚会现场 “反弹琵琶”、“飞天伎乐”、“胡腾”、“胡旋”,惊艳飞天的曼妙仙女凌空翩跹,大唐盛世百乐齐鸣,舞出一幅美轮美奂的丝路风情画。真是美到爆。 等等,这些不都是从敦煌壁画中来的吗? 晚会上的“反弹琵琶”只是舞者的表演,在13日晚上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真的有演奏家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演奏一曲。 更令人激动的是,他们演奏的曲目,都是音乐家谭盾把失散海外多年的敦煌古乐谱一一找出细心研究后重新演绎的。 唐代压脚鼓 不止反弹琵琶,唐代压脚鼓、敦煌五弦琵琶、敦煌古代奚琴等等乐器也被挖了出来,那么,小编就好奇了,敦煌壁画里,到底藏了多少奇特的乐器呢? 琵琶 琵琶自然是不用说了,大名鼎鼎的“反弹琵琶”已经介绍过了,可是,你知道吗,仅在莫高窟中所绘制的数量就多达700余件。无论在小型乐器组合、大型经变乐队,甚至不鼓自鸣中都能寻见它的踪影。 初唐第220窟南壁中的琵琶 形制上,它的共鸣箱呈梨形。颈部呈曲项或直项的形式。有四根弦,且在弦的两端设有山口和缚手。面板上饰有捍拨和凤眼。 仔细寻觅,你会发现,飞天、药叉、菩萨等各类乐伎横抱琵琶演奏的画面散落在洞窟的各个角落。 五弦 小编对乐器不懂,这五弦和琵琶看着差不多,不过,望文生义,五弦有5根琴弦。 五弦又称五弦直项琵琶。起源于印度,经由丝绸之路的天山北麓传入中国。乐器形态与演奏方式都与四弦琵琶较为接近。曾一度盛行于唐代,入宋以后逐渐走向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四弦琵琶。遗憾的是这件乐器在我国并没有得到传承。 北周第428窟中心柱 现今世上唯一一件唐代五弦直项琵琶“螺钿紫檀五弦琵琶”留存在日本正仓院。据说,它不光可以当琵琶弹,还能当吉他,三弦琴,甚至冬不拉。而且极度华丽,唐代的螺钿镶嵌技巧被它发挥到了极致。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藏于日本宫内厅正仓院北院 阮咸 阮咸归属琵琶之类(琵琶的种类好多)。该词出现在唐代。缘于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善弹这件乐器,因而得名。 阮咸西魏第285窟南壁 形制上,共鸣箱呈正圆形。项长,四弦,十二品柱。它与五弦琵琶有着极其相似的命运。唐朝以后开始逐渐失去主流地位,之后被宋代的月琴所取代。然而,敦煌壁画中却留下了大量它的身影。有的琴体饰以花纹重彩,有的琴体却形似花瓣。 阮咸 初唐第220窟北壁 复原的花边阮咸 箜篌 箜篌这种乐器,小编只在诗歌中见到过,在敦煌壁画中,真的是大开了眼界。 箜篌是外来乐器,一度在我国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此,它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呼应性的体现:数量仅次于琵琶,约有200余件。 盛唐第225窟南壁 早期的箜篌在形制上,多为三角形框架,弦数较少。唐代的箜篌,大都绘有精美的边框纹样、华丽的装饰坠物,并且弦数增多。 但是,入宋以后仍难逃衰亡的命运。而它曾经辉煌的历史也只能被定格在一幅幅敦煌壁画之中。 反弹箜篌飞天 隋 莫高窟276窟 窟顶北坡 看上面这幅飞天,头束双髻,背身弹箜篌,动作写实,飘带飞扬,形象潇洒。虽然画面有些模糊,但是演奏的楪祈也是箜篌,而且是背身弹箜篌,在敦煌壁画中仅此一例。 接下来介绍的,又是小编傻傻分不清楚的乐器:琴、筝。 琴 北周第299窟窟顶南坡 在我国汉晋时期就确立了七弦十三徽的形制,并传承至今。 在《诗经·关雎》中也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这样的诗句,古琴的孤独性从诞生之初就已被注定。 筝 相比古琴,古筝的尘世性则是在顺应历史中形成的。最初为五弦,逐渐递增至唐代,形成十二弦与十三弦筝并存的格局。近代筝的弦数则多达26根,甚至能实现自由转调。 初唐第220窟南壁中的筝 一个“乐团”的成立需要多种略期的搭配,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吹奏类乐器,这幅中唐第154窟北壁的报恩经变图中乐队的规模还是可观的。 中唐第154窟北壁 此图中位于第一排的两位乐伎。左身吹奏的是笙。右身吹奏的是筚篥。第二排,左、右两身乐伎分别吹奏竖笛和横笛。第三排左侧乐伎吹奏的则是排箫。除此之外,还有角。 埙(xūn) 早在周代“八音”分类中就被纳入“土”类乐器之列。这件乐器在敦煌仅此一例。图中,乐伎双手持埙,音孔数量不详。确实,存世量太小,也有点看不清。 晚唐第156窟南壁 法螺 这件吹奏类乐器比较不好认,别以为菩萨在啃桃子或地瓜。海螺。也称法螺,或贝。在《妙法莲华经》中有这样的记载“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可见它有着乐器和佛教法器的“双重身份”。 壁画中的海螺(法螺) 西魏第249窟南壁 随着西域诸国集聚大唐,我国对外来乐器的使用在此时达到了历史高峰。尤其,是印度系传来的打击乐器。而这些腰鼓、羯鼓、答腊鼓等也都在莫高窟里留下了历史的印迹。 中唐第154窟北壁中的鼓 腰鼓 在上面这幅经变乐队图中,前两位乐伎正在演奏腰鼓。鼓的形状就如同两个碗底对接而成。鼓皮两端以绳收束。演奏时,既可用双手拍打鼓面,也可斜挂于胸前用两槌击奏。第三位乐伎演奏的则为羯鼓。鼓身呈直胴状,两端以绳索牵连。演奏时橫置于膝上,并以鼓槌敲击。 答腊鼓 同样,鼓面两端有绳索束之的还有答腊鼓。鼓的形状为扁平圆桶状。鼓面的直径略大于鼓身。 齐鼓 有趣的是,当那些原本存在于史书记载中的鼓,以一种别样、生动的方式出现在壁画时,会给人一种强烈既视感。比如,在《通典·乐四》的这段文字:“齐鼓,如漆桶,大头设脐于鼓面,如麝脐,故曰齐鼓。”这幅图就是详解。 盛唐第124窟北壁 再如,陈旸《乐书》中的这段描述“左手持鼗牢,腋挟此鼓,右手击之以为节。”恰如下图所示。 西魏第285窟南壁 檐鼓 《旧唐书•音乐志》里也描绘了壁画中一种檐鼓:“檐鼓如小瓮,先冒以革而漆之。” 中唐第112窟南壁 形成规模的乐队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看下中唐第112窟北壁上的一组绘画。 弹拨、吹奏、打击三类乐器汇聚一堂,中间的舞伎与两侧乐队形成中心对称形式。虽然并不能就将此视为研究唐代乐队的现实依据。但至少,高度成熟的大唐乐舞形式在此一览无余。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敦煌,这颗丝路上的明珠,正以它深厚的岁月积淀,散发出光芒。读懂敦煌,了解中国,了解世界。 综合自:央视网、人民网书画频道、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