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任重实习生 陈钰颖 既能够演奏二胡,还可以演奏板胡、坠琴,这样的琴,您见过吗? 近日,一位酷爱音乐的退休工人和木匠一起,共同研发出了这样一款特别的琴,可以演奏出三种乐器声。 三种音色四种弹法 客厅里,陈光杰老师穿着简单的白色短袖,戴着一顶编织帽,悠哉地拉着一把“奇特”的琴。 这把琴的琴身是原木色的四边形,琴身两侧有两个雕花音空,像古代庭院里的隔墙窗户。琴身下面还有两个黑色的小月牙组成一撮“小胡须”。有趣又独特的琴身上插着三根相连的黑色“长管”,最漂亮的还是两侧“长管”上雕刻的双头龙身,使整把琴看上去古香古色,风韵十足。 陈老师说,这把琴是二胡、板胡、坠琴的结合,在坠琴上加一根弦,又成了弹拨乐器,类似于大板胡。而在音域上,板胡为高音,二胡是中音,坠琴或大板胡则负责低音。三种音色,四种弹法,没想到一把琴就搞定了。 耗时半年多 陈光杰从小就喜欢研究民族乐器,对拉弦乐器更深爱有加。他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学拉二胡,不过,上山下乡的时候就没动过了,2002年从客车驾驶员岗位退休后,又把拉琴捡了回来,并学习了很多拉弦乐器。但每次外出活动,肩上就要背着好几把乐器:二胡、板胡、高胡、坠琴……着实让陈老师大呼“好累啊”。 于是,陈老师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改变单件传统拉弦乐器,将其组合为一体?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陈老师半年多来都没有睡好觉,半夜在床上越想越兴奋,一有点子,就赶紧起来作画。这期间,陈光杰结识了长于国画,精于木工雕刻的工艺美术大师罗模书先生。罗先生说,自己从来没看到做这种琴的。“后来我还是和他把这个事情接了,我觉得我肯定有把握做得了,因为我有这么多年的木工基础。” 罗模书按照陈光杰的设计图纸制作,两人共同交流、修改,陈光杰效音、审音、开放音孔,从设想、设计、选材、制作、改动,一共耗时了半年多,最后做出了三把琴。 陈光杰告诉记者,其中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必须保证民乐器的原汁原味,乐器的结构、放音孔的大小设定都很重要。 以后外观更精美 目前,陈光杰和罗模书已经申请了专利,作为国内拉弦乐器中的第一把琴,民乐爱好者戏称这把琴是“中华第一琴”。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研究,将这把琴做得更精美。 陈光杰说,现有的三把琴只是外形不同,功能都差不多,会挑选出造型和美感最强的一款,一切围绕拉弦演奏技巧而改进,增加高胡和中胡。 “我就想把这个琴的体积再缩小一点,把它的结构和面板布局再调整一下,这样便于传统的方法来演奏,任何人拿到都可以上手。” 陈光杰告诉记者,自己以前只是玩个新鲜,现在要跟着国家潮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改革传统的民族乐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