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东北,有为老人庆66岁、73岁和84岁大寿的习俗。一般都在农历的正月初六、十六或正月初三、十三,初四、十四举办。而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为老人祝寿,一般都选择老人60岁、70岁、80岁整数年为老人祝寿。同是华夏民族,在祝寿方面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呢? 说起这个话题,我们必须要联系到发生在清朝到民国年间的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闯关东。还要联系到中国儒家的三个重要人物:元圣周公旦、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 闯关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人口迁徙。清朝在入关初期,实行的是民族等级与民族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满洲的“龙兴之地”垦殖。顺治皇帝曾告诫满洲贵族末路退往关东。雍正说“朕夷狄之君”、“非中国人”。后来满人倾族入关,造成东北地区人口剧减。清朝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顺治开始,满境分段修千余公里“边墙”,也被称为柳条边墙、柳墙、条子边等。从山海关至开原、新宾至凤城的柳条边叫“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叫“新边”。所以,在民间有“边里人”、“边外人”的说法。 19世纪中叶,黄河下游连年遭灾。家境破败的人们不顾清廷禁令,成千上万的难民冒着受惩罚的危险,“闯”入东北。据有关资料介绍,至1840年时东北人口总数已突破300万,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清朝末年,沙俄侵略东北,清政府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放松禁令,准许放荒开垦。1897年全面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民国年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成立前,东北人口猛增至4000万。仅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 这一切都表明,目前东北人口除满族人(不包括后由汉或其他民族改为满族)之外,绝大多数是原山东人的后代,东北地区的很多民俗也源自山东。山东是周的故地,为老人祝寿的习俗,也属周礼的部分内容。 谈到周礼,我们必须要联系到周公旦、孔子和孟子。周公旦是周礼的制定者,孔子和孟子是周礼的推崇者、继承者和捍卫者。中国文化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三教之中,儒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最大的。而周公旦和孔子又都是儒学的创立者,孟子则是继承并发展了儒学的重要人物。 周公旦,姬姓,名旦。亦称叔旦,史称周公。西周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学的奠基人,被尊为“元圣”,他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当国。武王死后,周公旦平定了“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周公旦在摄政其间,广施仁政。倡导“敬天保民”的思想,其所创《周易》之学,后来被儒学奉为经典。 周公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孔子在《论语》中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三国时的曹操也极力称赞周公:“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孔子是春秋末期鲁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圣人”、“大成至圣先师”。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其时间之长、影响之深,是历史上任何人都无法比肩的。孔子本着“救世”的精神,高扬“道德”的旗帜,站在天人合一的绝高境界,创立了以“仁”为本的儒家思想体系,试图在人间建立一个理想的“道德王国”。他的这一理想虽然没有实现,但其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于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开创了民办教育的先河。他所倡导的“以德为本”、“因材施教”等许多教育理念,至今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施行“仁政”,倡导“性善论”和“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代宗师,被尊为“亚圣”,世人以“孔孟”并称。《孟子》一书与《论语》、《中庸》、《大学》合称“四书”,是旧时学子入学的必修课。 周公卒于公元前1105年,他的生年已不可考,但民间传说周公一生活了66岁。如果这个说法是可靠的,他的生年应为公元前1170年(中国民间计算年龄以虚岁算)。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一生活了73岁。据《孟氏宗谱》记载,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即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89年,他一生活了84岁。 周公、孔子和孟子都是孝道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周地百姓的心目中地位极高。因此,在民间,家里有老人,活到66岁,家里的儿孙看到自己的长辈活到与周公齐寿之年,就觉得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于是便聚其亲友为之庆贺一下;而当家里的老人活到73岁时,儿孙看到自己的长辈活到与孔子齐寿之年,觉得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于是也聚其亲友为之庆贺。同样,当家里的老人活到84岁,儿孙看到自己的长辈活到与孟子齐寿之年,觉得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仍要聚集亲友为之庆贺。这种礼仪被多数人认可,相继效仿,便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保存下来。后来,随着山东难民大规模的闯入关东,庆66、73、84大寿的民俗也随之传入了东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