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莆仙民俗之祝寿“做十”规矩

http://www.newdu.com 2017-12-21 莆田文化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年满50岁开始,男逢九,女逢十(都是虚岁)举办寿庆。寡妇则同男人,逢九庆祝。庆寿时,备办礼物祭祖。设寿筵,演戏答谢。亲友送贺幛、烛、炮等来庆贺。出嫁的女儿备办10个盘一担、除贺幛、烛、炮、衣、裤、鞋、袜、帽外,还备办寿糕、寿面、寿米团、寿龟、寿桃、“枚丸”、绿豆、猪脚、花生等回家拜寿。高龄或夫妇双寿,仪式更加隆重。受拜者收礼物时,除衣、帽、袜外,“面食”类不能全收,还办酒席答谢拜寿亲友。
    寿诞礼仪是每当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终生要做好多次。这些在生日时举行的礼仪因年龄不同有所差别。虽然这些礼仪的中心都在于祝福,庆贺健康长寿,但小字辈一般不叫“寿礼”,而俗称“过生日”。民众认为,小孩子、青年人做寿是不妥的,要折寿,只有到一定年龄,即到了49岁以后,才能举行寿礼。
    祝寿,莆仙叫“做十”,年满50岁开始,男逢九,女逢十(都是虚岁)举办寿庆。寡妇则同男人,逢九庆祝。
    祝寿一般分为两天,在老人寿辰的前一天,儿女和媳妇、女婿给老人献寿礼。寿礼通常有“寿龟”、“寿桃”、“长寿面”、“寿比南山寿幛”等,称“暖寿”。出嫁女儿送来祝寿礼盘,奉敬猪腿、寿面、衣帽鞋袜等寿礼。凡父母双全的,必须备双份寿礼。受拜者收礼物时,除衣帽袜外,“面食”类不能全收。寿辰之日,做寿的老人晨起梳妆后,就进行拜寿仪式。时中堂上“寿烛”高燃,上悬红底金字“寿”屏。做寿的老人正中而坐,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长孙、孙女等依长幼次序,一对一对跪拜。寿星给每人一封“红包”作为回礼,最后举行合家宴会。还要向左邻右舍分送“寿龟”、“红柑”、“寿饼”等。富户摆设寿筵,请道士做“诞生醮”,或演戏谢神,或放映电影以表庆贺。
    民间流传着“文星拜寿星”的故事。明朝咸化年间,有一位姓岳的朝官来到兴化,他就是莆田民间流传的岳太守。一日,他微服来到莆田黄石地界视察民情,遇到一位须发斑白的老伯,坐在路边哭,地上有个破碗和失落的豆腐。岳太守询问缘故,才知道老伯家里很穷,今天因祖父寿诞,借了碎银买了食品给祖父祝寿,不想被执事的大锣一惊,失手摔掉大碗,散了豆腐。这样回去,不好向阿公交待。岳太守看着这老伯已年过花甲,还有父、祖健在,十分惊奇,就问老伯的父、祖年各几何?老伯回答:“父百二,公百五。”“那你几岁?”老伯答:“九十整”。三代高龄,世间奇闻。于是,岳太守决定亲自到老伯家里看一看。一进门,果然两个年纪更大的老人,出现在面前。岳太守拱手作揖说:“老寿星,本府给你拜寿了!”“不知太守大人要来,失敬失敬。请,请厝里歇脚!”老太公从座位上站起,众人退向两边。“不敢当,不敢当。”岳太守走进厅前,宾主谦让礼毕,然后坐下。一时高兴,岳太守就叫主人拿出文房四宝,写了一联“二甲添半甲,文星拜寿星。”(一甲六十岁,“二甲添半甲”为一百五十岁)。
    祝寿那天,亲戚朋友、校友战友、同事邻居、贵宾稀客纷至沓来,提携长寿吉利的各具特色的贺礼贺品,登门到舍向寿星祝贺。客人来宾吟出“添福添寿”最优美动听的赞美诗,或高呼或吟哦,礼貌有加,言词真挚,情感动人。主人则敬茶递烟,连声道谢。摆出红柑、蜜饯、瓜籽、糖果,殷勤招待。中午设宴款待或晚间酒席则把祝寿推向高潮。一双筷挟菜,三杯酒落肚,寿星红光满面,宾客开怀畅饮,说不尽好言好语。
    仙游人过年总与“做寿”(又称“做十”)连在一起。从福州等地回仙游过年者也得随俗,狠狠地“寿”他一番。于是,产生了与这个话题有关的趣事、古事。
    各地大都在寿星生日为其祝寿,惟独仙游的寿星生日似乎是“统一”的,整个正月都让人“祝”,尤以初三为“大日子”。这一天,人们衣着光鲜,手提或肩挑着用红布袋、红盘子装着的寿礼,前往50岁以上年龄逢十的长者家里祝寿。主人则择佳日宴请前来祝寿的街坊邻里、亲朋好友,隆重程度不亚于婚礼。
    仙游人“做寿”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钱人可以借此机会“阔一回”,没钱者只好打肿脸充胖子。十年等一回的“做寿”是一件又高兴又亏老本的事。
    在由来已久的习俗的涵盖下,红布袋、红盘子里装的无非是线面、鸡蛋、布料和中堂(字画)之类东西。除了中堂,爱面子的不但不收礼,反而会往红盘子里塞些诸如橘子、高级香烟等物品。今年还盛传个别暴发户给每位祝寿者发一只金戒指“玩玩”之事。祝寿者往往产生了占了小便宜之感,自谑为“搜刮队”。尽管如此,他们仍带着笑容,带着祝愿继续前往下一家。
    “做寿者”与祝寿者均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沾亲带故就得参与。由于同一天逢十“做寿”者甚多,祝寿者往往全家出动还忙不过来。从外地回家过年的仙游人正好借此机会寻亲访友,每到一处便抽烟、喝茶、饮酒,说“添福添寿”之类的话。
    仙游人重传统讲礼仪由来已久蔚为风气。作为孙儿子辈份的,除夕回不了家围炉团聚有理由,祝寿不回家则无道理。因此,离家外出远在南洋北美,近在香港澳门的都风尘仆仆赶回故乡。至于在东北、新疆、北京、海南等地工作的干部、读书的学生、做生意办企业的人们就更归心似箭日夜兼程。祝寿牵动天涯海角敬老尊贤孝顺情。
    近些年仙游城关地区贺寿吹新风。正月伊始,街上出现了众多的寿星画,“麻姑晋酒”、“八仙跨海”、“福禄寿三星”等等大幅画图,还有配套的对联供君选购。寿星画图送礼大方文明高雅,挂上厅堂,展示诚意,寿星称妙,宾客叫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