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古是一个文化交流融合之地,历史上不断地移民造就了其极具兼容性的居住文化。不同于北方民居的厚重大气、江南民居的玲珑秀美、岭南民居的富丽堂皇,川西民居或粉墙黛瓦,或茅檐草舍,或公馆洋房,自有一番朴实飘逸的风格。 川西民居,不仅仅是传承川西平原地域文化的实质性载体,更是千百年来这一地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磨合,由历史“优选”出来的最优居住形态。 可是,在调查川西民居生存现状的时候,得到了一组这样的数据:拥有3000年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城区内超过100年以上的古民居竟不到30座;整个成都平原地区,保存传统川西风格和建筑技艺的民居不超过1000处。 传统川西民居是否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古民居是不是成了城市化发展的“绊脚石”?传统民居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展开了调查。 “川西民居”算不算建筑流派?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峋,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 作家梁实秋在散文《雅居》中对四川民居的描述,可能构成了许多人对四川民居的第一印像。的确,对“雅”的追求,是川西民居的一大特色。 川西民居的布局一般是“一正两偏”,即中间是正房,两边是偏房,呈“凹”字型,在房前屋后一般会种植一圈竹子或有一片菜地、稻田,由于川西地区的乡间一般不打水井,所以离房子不远总有一条水渠。四川人把这样的居住形态叫做“林盘”。开篇所说的不超过1000处的保存有传统川西风格和建筑技艺的民居形式,就指的是“林盘”。 袁庭栋是著名的巴蜀文化学者,同时也是成都“历史建筑保护办公室”的顾问,年逾7旬的他对巴蜀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四川地区的传统建筑颇有研究。他曾历时五年,在没有任何资金设备的情况下,通过调查走访完成了《成都街巷志》,引起极大轰动。 “事实上,川西民居的叫法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袁庭栋说。 袁庭栋介绍,事实上,川西民居的建筑风格和整个西南汉族地区大同小异,这同四川的移民历史有很大关系。所以把川西民居作为民居的地域分类是可以的,可要作为一种建筑流派来研究,叫法还值得商榷。 “川西民居”正在逐渐消失 历史上,四川多经战乱,加之四川传统的建筑材料不易长存,这使得整个四川地区历史比较久远的古建筑数量不是很多。 以成都为例,明末清初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撤离四川之时,实施毁城,四川首府一度迁至阆中,直到清康熙年间复迁治成都。所以目前成都的古建筑,最早只能到康熙年间。通过史料可以发现,四川汉族地区从汉代时期到改革开放前的民居建筑形式没有多大变化,而就是改革开放这一二十年,四川民居不论从建筑材料、建筑形式、建筑风格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伴随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少古建筑被拆毁,传统民居尤其是古建筑保护岌岌可危。 川西民居的建筑特色一般是以穿斗结构为主,屋面作法是大坡度悬山顶,屋檐出挑跨度大,这些都是为了适应川西平原潮湿多雨的自然环境。而到了近代,川西民居更是将西方砖石建筑的作法引入,将西方建筑的柱式、拱券、穹顶等形式与当地传统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大批艺术水平极高的公馆洋楼建筑。但不像北方的村屯,川西以散居为主的居住形态一直没有改变。 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发展将大量的乡村纳入到城市圈当中,过去川西的建筑结构和居住形态不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城市中保存有传统建筑的历史街区逐渐被“改造”成高楼大厦,只留下点状的古建筑遗迹;而在乡村,农民住进了统一规划设计的集中社区,住进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民居当中,传统的川西民居正在逐渐消失。 “一座城市要发展,肯定需要改造,要兴建高楼大厦,但我们是否应该保留那么几片建筑,让后人能够看看以前的样子,这些是我们文化的根,不应该粗暴地拔掉。”袁庭栋满怀忧虑地说。 古民居保护路在何方? “越是珍贵的东西,只有在它慢慢消失了之后人们才意识到它的珍贵。” 成都市青羊区外宣办主任袁平致力于川西民俗研究多年,他说,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开始在反思我们在大步向前的时候丢掉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传统民居和古建筑。 从2003年开始,作为传统历史街区保存较好的青羊区,逐步开始探索古民居保护和城市化发展统筹的道路,而宽窄巷子历史街区的打造成为了一个成功的案例。 事实也是这样,通过完善路网、电网、水气管网等基础设施、拆除与整个历史街区整体氛围不相符的建筑,恢复一些历史建筑,并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原有建筑进行防火处理和内部现代化生活功能改造,目前宽窄巷子不仅保留下来了原有的历史风貌,更吸引了一大批四川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驻,形成“川西历史博物馆”的格局。 宽窄巷子的成功案例证明,历史街区不仅没有成为城市化发展的“绊脚石”,反而成了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而宽窄巷子的成功并没有扭转川西民居濒临消失的困境,记者在走访成都周边的一些古镇古村落的时候发现,像双流县黄龙溪、龙泉驿区的洛带等旅游开发较为完善的一些古镇,无一例外出现了过于严重的商业化、同质化,苏派、徽派建筑中大量的装饰手法被用在传统民居改造当中,置于其间,让人不知身处何地。 而像在崇州市怀远古镇这样一些比较边远的地方,由于年久失修、风雨侵蚀,加上受5·12汶川地震和4·20芦山地震的影响,这里的古民居已经破败不堪,不少精美的古民居被居民整座整座的拆掉,建起了高高的楼房。 古民居保护之路在何方? 也许如袁平所说,改造其实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进程,既体现了我们活的追求,又体现人们对于过去历史的依恋。而关键是在这个“千城一面”的时代,在这个改造的过程中,留下我们这个城市原有的生活方式,留下这座城市历史的记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