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历代古琴斫琴人录

http://www.newdu.com 2017-12-22 中国古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第一章上古
    一、伏羲
    
    伏羲(公元前三四千年旧石器时代),又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演出八卦,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此外,他还教人民结网,用于捕渔打猎。
    古琴文化的历史,即从伏羲而始。“伏羲见凤集于桐,乃象其形”削桐“制以为琴”(《太古遗音》)。这是有关古琴最早的传说,同时也是对于斫琴的最早的传说。由此说来,伏羲可以说是最早的斫琴人了。
    当然,伏羲所斫之琴形,现在尚无从考证。但在唐代以后定型的古琴形制中,“伏羲式”是典型的古老琴形。
    
    伏羲式琴
    二、虞舜
    
    虞舜(公元前2200年左右),上古华夏部落联盟领袖。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尧去世后继位。他在位时,华夏地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故世称“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据《礼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候”。这是关于古琴的明确记录。这也是关于斫琴的早期记录。
    至于当时的琴形,尚无从考证。但唐代以后定型的古琴形制中,亦有“虞舜式”琴形。
    
    虞舜式琴
    第二章汉唐
    一、蔡邕
    
    蔡邕(公元132年—公元192年)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是东汉文史大家,同时也是琴文化史上顶级的琴学大家,因曾任左中郎将,又称“蔡中郎”。蔡邕从小即很博学,工于书画,尤精琴道。他著有《琴赋》、《琴操》等重要琴文,对琴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蔡邕曾在吴地隐居十年,一日正抚琴间,听到隔壁烧火时,木材的爆裂时甚为清脆,于是立刻跑过去,将正烧着的一大块桐木抢出,并买了下来。回到家中,他用尽心思,将此木制成一琴。因琴尾有烧焦的痕迹,故名为“焦尾琴”。
    琴器之定型,是在从汉晋到隋唐时期完成的。但蔡邕焦尾琴之样貌,并无实物、图片可以考证。后来古琴经典制中“焦尾式”,亦称“宣和式”,为后世所定型。
    
    焦尾式琴
    二、蜀中九雷
    隋唐琴文化高度发达,专业斫琴家也随着琴文化的整体发展而普遍出现。在唐朝的专业斫琴家中,以雷、郭、张、沈四家最为有名。而其中又以雷、张两家最为突出。雷氏出于四川,有三代九位斫琴大家,号称“蜀中九雷”,分别为:雷绍、雷震、雷霄、雷威、雷文、雷俨、雷珏、雷会、雷迅。其中雷绍、雷霄、雷震、雷威、雷俨五人为第一代,为盛唐开元人。九雷中以雷威成就最大。北宋宣和内府中名列第一的“春雷”,即雷威所制。
    南宋《琴苑要录·斫琴记》记载:“唐贤取重惟张、雷之琴。雷琴重实,声温劲而雅。张琴坚清,声激越而润。”
    《陈氏乐书》记载:“然斫制之妙,蜀称雷霄、郭亮,吴称沈镣、张越,宵、亮清雅沉细,镣、越虚鸣而响亮……凡琴音响者则必虚干,无温粹之韵,雷氏之琴其声宽大复兼温润。”
    《东坡杂书琴事》中说开元十年造的雷琴“琴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若薤叶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此最不传之妙。”使用纳音,是雷琴的特点之一。这种斫琴技术以后被广泛地运用在斫琴实践之中。
    在斫琴用材上,雷氏也有独特之处。所谓:“雷威作琴,不必皆桐,遇大风雷中独往峨眉,酣饮著蓑笠人深松中,听其声连绵悠扬者伐之,斫以为琴,妙过于桐。”此中之峨眉松,指杉木。使用杉木斫琴,是雷氏斫琴的特点之一。
    据唐人记载:“明皇返蜀,诏雷俨待诏襄阳。”作为专业斫琴家,雷俨曾为朝庭斫制宫琴,可见其琴极佳。
    
    雷氏所斫“九霄环珮”琴
    三、李勉
    李勉(公元七世纪)字玄卿,其曾祖李元懿为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李勉以皇亲身份入仕,历任开封府尉、监察御史、河南少尹、京兆尹兼河南尹、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等职。晚年入朝为相,任吏部尚书,平章事。李勉生性耿直,为官做人,更是清正廉洁,奉公守法,以严惩贪官污吏而著名。
    李勉善于琴,有琴著《琴徽字议》,还著有《琴记》。《琴记》中记载了琴面厚度等一些斫琴的数据,是斫琴方面的重要史料。史书记载他“好古尚奇”,“妙知音律,能自制琴,又有巧思。”百衲琴的斫制,亦自李勉而始。
    四、郭谅
    在唐朝专业斫琴家中,以雷、郭、张、沈四家最为有名。其中郭亮为蜀中名家。其所斫之琴以清雄厚沉细为特点。《陈氏乐书》有记载说:“然斫制之妙,蜀称雷霄、郭亮,吴称沈镣、张越,宵、亮清雅沉细,镣、越虚鸣而响亮。”
    五、张越
    隋唐琴文化高度发达,专业斫琴家也随着琴文化的整体发展而普遍出现。在唐朝的专业斫琴家中,以雷、郭、张、沈四家最为有名。而其中又以雷、张两家最为突出。其中“张”即指张越,为吴地斫琴家。
    南宋《琴苑要录·斫琴记》记载:“唐贤取重惟张、雷之琴。雷琴重实,声温劲而雅。张琴坚清,声激越而润。”
    六、沈镣
    隋唐琴文化高度发达,专业斫琴家也随着琴文化的整体发展而普遍出现。在唐朝的专业斫琴家中,以雷、郭、张、沈四家最为有名。其中沈镣是吴地斫琴家。《陈氏乐书》有记载说:“然斫制之妙,蜀称雷霄、郭亮,吴称沈镣、张越,宵、亮清雅沉细,镣、越虚鸣而响亮。”
    第三章宋元
    一、僧智仁
    僧智仁(约公元975年前后),北宋初期僧人,工诗能文,善于斫琴,为北宋斫琴家。
    二、卫中正
    北宋仁宋时期斫琴家,道士,曾奉旨斫“琼响琴”。
    三、石汝历
    石汝历,北宋斫琴家,著有《碧落子斫琴法》。《碧落子斫琴法》是宋代重要的斫琴专著,较早地总结、记载了斫琴中底、面琴板的厚薄比例所产生的不同的音声效果。如其所说:“凡底厚面薄,木浊泛清,大弦顽钝,小弦焦咽。面底俱厚,木泛俱实,韵短声焦。面薄底厚,木虚泛青,利于小弦,不利大弦。面底皆薄,木泛俱虚,其声疾出,声韵飘荡。面底相当,虚实相称,弦木声和。”(注:木即按,泛即泛音,小弦即细弦,大弦即粗弦)
    四、马希亮与马希仁
    马希亮与马希仁,北宋末期斫琴家。马希亮于徽宗年间曾奉圣旨重修卫中正斫制的“琼响琴”。传世宋琴中,尚存有腹款者已极罕见,而有腹款者即有马希仁琴。
    五、金渊
    金渊,南宋初期斫琴家,汴梁人,绍兴年间妙手。
    六、金公路
    金公路,南宋初期斫琴家,即所谓金道。金公路所斫之琴,其薄而清,是南宋斫琴中清秀琴形的代表。
    七、陈亨道
    陈亨道,南宋初期斫琴家。其所斫之琴,其厚而古,属于南宋琴器,保持传统风格一类。
    八、朱致远
    朱致远,元朝斫琴家。元朝的斫琴家以朱致远、严清古、施溪云最为有名。而朱致远为其首。其所斫之琴,大气沉稳,浑圆中隐有唐风,为元琴之最精者。所以,仿冒朱致远之琴者亦较为多见。
    第四章明清
    一、万隆
    万隆(公元十五世纪),明朝成化年间斫家琴,丰城人,其琴为时人所重。
    二、惠祥
    惠祥(公元十五世纪末),明朝弘治年间斫家琴,钱塘人,所制佳琴甚多,传世明琴中有其作品。
    三、南昌涂氏
    南昌涂氏,为明朝专业斫琴氏家之一,其名家有涂明河、涂嘉彦、涂嘉宾等。涂明河为涂氏氏家中最著名者。涂氏之琴,其音洪透,漆灰多用生漆调无名异,有别于苏州张氏之琴。
    四、钱塘汪氏
    钱塘汪氏,为明朝斫琴氏家之一,名家有汪舜卿、汪舜臣,以汪舜卿最为著名。汪氏之琴,形俱厚朴方整,发音清亮。
    五、张氏五修
    苏州张氏,为明朝斫琴氏家之一,名家有张敬修、张季修、张顺修、张睿修、张敏修五人,在当时了具名望,号称“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
    六、张之洞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自号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为晚清重臣。其母善琴,张之洞自然受到影响。他不仅弹琴,而且能够斫琴,名于当世。
    第五章现代
    一、徐元白
    徐元白(公元1892年—公元1957年)号原泊,浙江台州海门人,现代浙派古琴泰斗。
    徐元白师从浙派名家大休法师学琴,后走访各地名师,在继承浙派“微、妙、圆、通”潇酒奔放的特色的基础上,博收诸家特色,形成了其古朴典雅、深造内含,善于抑扬顿挫的琴风。
    二十世纪30年代,徐元白与其弟徐文镜均以收藏古琴及斫琴闻名,他们曾自制琴五十余张,流传各地,在斫制仿唐琴方面取得独到造诣,被时人所重。
    二、管平湖
    管平湖(公元1897年—公元1967年)名管平,字吉庵,号平湖,苏州齐门人,现代最杰出的琴学大家之一。
    管平湖之父管念慈(字敬安)为“如意馆”著名画师,颇受光绪帝赏识,能琴。管平湖从小随父学画习琴,父丧后又随叶诗梦、张相韬学琴,后师从九嶷派创始人杨时百,再后又从学于闽派悟澄和尚。而他的《流水》是受学于山东道人川派琴家秦鹤鸣。
    管平湖善能斫琴,其“大扁儿”琴即为自制。其初在燕京艺专教课时,生活清苦,曾以收授私人学生,同时修琴、修整古漆木器维持生活。
    三、孙毓芹
    孙毓芹(公元1915年—公元1990年)字泮生,河北省丰润县(现唐山市丰润区)人,现代梅庵派琴家。
    孙毓芹毕业于北京中国学院,不久从军,后随军往台湾,直至终老。
    孙毓芹最初学琴于田畴,到台湾后师从梅庵琴家章志荪。他初到台湾时,因没有琴,故自学斫琴,经长期摸索,遂通斫琴之道。
    四、徐匡华
    徐匡华(公元1917年—公元2007年),浙江台州海门(今椒江市)人,现代浙派琴家。
    徐匡华为浙派名家徐元白之子,自幼受家学熏陶,十三岁随父学琴。抗日战争时期,他中断习琴而就读于四川大学史地系,毕业后任上海正中书局编辑,在重庆、上海等地教过书。
    文革后期,徐匡华重操琴艺。文革结束后,他从工作单位退休,专心于琴事。公元1979年,他组织成立古琴研究小组,并颇有成果,1986年,他在古琴研究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西湖琴社”并任社长。
    徐匡华也善于斫琴,在古琴共鸣箱的设计上有自己的风格,使徐琴的外观和音质上均有自己的特点。
    五、田双琨
    田双琨,河北深县人,现代斫琴家,虞田琴斋主人,北京古琴研究会会员。其十六岁时在北京学徒,学做京胡和二胡,公私合营后任北京民族乐器厂技师,后师从管平湖学习斫琴,成为北京斫琴名家,人称“古琴田”。他在斫琴一行,名望甚高,有弟子二十余人。
    六、孙庆堂
    孙庆堂,河北辛集人,现代斫琴家。其十五时到北京学徒,学做三弦、京胡和二胡,后进入北京民族乐器厂,他曾师从吴景略学习斫琴,并参予当时吴景略的“琴器改革”,多年以后成为北京很有名望的斫琴家。
    七、赵广运
    赵广运(公元1956年--),辽宁凤城人,现代斫琴家,沈阳音乐学院教授,曾教授古琴制作专业,为乐器工艺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民族乐器改革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北国古琴协会会员。
    八、何明威
    何明威,现代川派琴家、斫琴家、琵琶演奏家,为四川省歌剧舞剧院琵琶演员。
    何明威师从川派名家喻绍泽学琴,不仅精于演奏,也精于斫琴,是中国古琴学会乐器制作委员会专家委员。其所斫之琴,具有明亮、灵敏、松透、穿透力强的特点,共鸣好,音量大且正、实,声音匀整,韵味绵长,比较适合现代的古琴演出,故受到很多琴家的好评。
    九、区君虹
    区君虹(公元1945年--),广州人,现代岭南派琴家、斫琴家。
    区君虹出生中医世家,精通岐黄,并通书法、武术。他师从岭南派名家杨新伦学琴,历数十年,成为岭南名家。他不仅弹琴,亦能于斫琴和修琴,为中国古琴学会乐器制作委员会专家委员。
    十、李明忠
    李明忠(公元1949年--),居于西安,现代琴家。
    李明忠师从李仲唐学琴,是古琴硕士,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古代音乐,西安鼓乐,琴学等方面的研究。其琴风古朴坚实,峻逸洒脱。
    李明忠精于斫琴。其所斫之琴,纯和润泽,音质极佳,在琴界有很高的声誉。他还有《斫琴随笔》等斫琴专著。
    十一、裴金宝
    裴金宝(公元1954年--),苏州望亭人,现代吴门琴家、企业家。
    裴金宝师承吴门名家吴兆基,曾与吴兆基一起创办吴门琴社,后为吴门琴社副社长,是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兼乐器制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琴会理事。其精于斫琴和古琴修复,著有《古琴修复》等文,所斫之琴受到琴界的好评。
    十二、梁球
    梁球,广东佛山人,现代岭南派琴家。其曾祖为南洋富商,后定居佛山,家好古琴,以琴为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梁氏以农耕养鱼为业。
    梁球继承了家学,并师从净尘和尚及谢导秀学琴,长期从事琴学研究,并走访各地琴家,以期交流。在农务、弹琴之余,他亦好斫琴,并颇有心得。他组建了“佛山古琴研究会”,并任会长。
    十三、张建华
    张建华,北京斫琴家,原为北京民族乐器厂技师,师从孙庆堂斫制古琴,后离厂专门从事古琴斫制,在北京具有相当的名望,其琴受到国内外很多琴家及爱好者的好评。
    十四、孙于涵
    孙于涵,台湾现代梅庵派女琴家,师从孙毓芹,长期生活于宁静田园之中,抚弦弄操,一切皆顺自然。她亦好斫琴,曾斫琴数张,并曾修复明代古琴。
    十五、张玉新
    张玉新,扬州人,公元1995年师从梅曰强学琴,善于斫琴。其琴尤以漆灰胜,有“当代之官窑琴”之誉。
    十六、刘扬
    刘扬(公元1957年--),扬州人,祖籍陕西富平,现代广陵派琴家。
    刘扬为刘少椿之孙,少承家学,启蒙于刘少椿,后师从其母刘蓉珍及广陵名家梅曰强,得广陵正传。
    刘扬于公元1984年开始从事古琴教学;1991年成立民族乐器厂,专门研制古琴、古筝;2001年成立了“刘少椿琴馆”,并任馆长;后任中国古琴学会乐器制作委员会专业委员。
    十七、曾成伟
    曾成伟(公元1958年--),四川成都人,祖籍四川简阳,现代川派琴家。
    曾成传为川派名家喻绍泽外孙,少承家学,师从喻绍泽学琴。其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历任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中国音协会员、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乐器制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琴会常务理事、成都“锦江琴社”社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乐器改革与制作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曾成伟精于斫琴。其所斫之琴具有雄、宏、松、透的特点。曾有人将“曾琴”与古代“雷琴”相提并论。
    十八、马维衡
    马维衡(公元1964年--),扬州人,现代广陵派琴家。
    马维衡少学昆曲,公元1986年师从广陵派胡兰、胡萌乾学琴,后从事老琴修复工作,后为中国昆曲研究会会员,中国琴会常务理事,扬州龙吟乐器研究所所长。
    马维衡精于斫琴,1994年研制了仿古断纹琴。其所斫之琴被称为“马琴”,特点为造型古朴,音色松透圆润。
    十九、倪诗韵
    倪诗韵(公元1965年--),江苏海门人,现代梅庵派琴家。
    倪诗韵曾自学古琴,后师从梅庵派王永昌,并致力于斫琴研究。公元2003年,他发起成立海门市雷音斫琴坊,专业从事斫琴工作。
    二十、王鹏
    王鹏(公元1966年--),现代琴家,公元1990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其专业为古琴制作,师从斫琴师赵广运,其琴事亦受教于川派顾梅羹、朱默涵。
    王鹏毕业后在北京民族乐器厂任职,后独自从事手工艺品制作。以后在其师赵广运督促下,重操斫琴之事,通过努力,其所斫之琴受到各路琴家的认可。他在北京开设了“钧天坊琴馆”,既销售古琴,亦传授琴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