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汉语中,“礼”字常被用来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或表示庆贺、友好和敬意所赠之物等意思,如“礼尚往来”、“礼貌”、“礼遇”、“礼物”、“礼赞”等。在古代汉语中,“礼”字则通常表示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或者是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如“婚礼”、“典礼”、“礼教”和“礼节”等。除此之外,《礼》也是中国传统经典著作《礼记》的简称。 “礼”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礼”表示一种器皿里面所盛放着的两块玉。商朝时,把玉放在器皿中用来祭祀鬼神。而小篆的“礼”是个形声兼会意的字,左部是“示”。由“示”字组成的汉字大都与祭祀、鬼神、祈祷、崇拜等有关。在繁体字中,“礼”的右部是表示礼器的豐(fēng),“豐”也表示读音。所以,“礼”的本义就是祭祀鬼神之类的事情。 春秋时期,“礼”的内涵逐渐扩大,既指祭祀的仪节,同时又涵盖了人伦及社会政治、宗教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如《左传·隐公十一年》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把“礼”定义为治理国家,使社会安定,使百姓有序、使后代有利的工具。《汉书 公孙弘传》也说:“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意思是,每一个人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君臣、夫妇和父子等每一种角色都有各自遵循的礼。 原始礼仪来自对神明、对祖先的敬畏心理,来源于原始的祭祀活动。“礼”由祭祀敬神而引申出一般的表示敬意的礼节、礼貌的意义,这就是狭义的礼。《左传 昭公五年》记载了一件事:鲁昭公到晋国访问,从郊外慰劳到赠送财物,始终都没有失礼之处,晋侯认为他对礼非常精通,但晋国的大夫女叔齐却认为鲁侯不懂得礼。他说,鲁侯所懂的只是礼仪,不是真正的礼,礼是用来保护国家、推行政令,获得民心的行为规范。他认为当时鲁国政治混乱,民心涣散,危难临头,鲁侯却只是学习琐碎的礼节仪式,这不能算精通礼。从这件事看出古人对广义的“礼”和狭义的“礼”的理解。 “礼”也常常指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礼仪。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的说法把礼仪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合称五礼。吉礼是祭祀的典礼;凶礼主要指丧礼,还包括对各种天灾人祸的哀悼;军礼是军事活动的礼仪;宾礼指朝见天子和诸侯之间会见的礼仪;与喜庆宴饮有关的仪节统称为嘉礼。 “礼服”是举行仪式时或在庄重场合穿的服装。“礼堂”本是讲学习礼仪的课堂,现在指举行典礼或开会用的大厅。“礼尚往来”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思是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借指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如《礼记·曲礼上》记载:“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意思就是说,上古时代注重德行,其次就是致力于施恩和报恩。“礼”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我前往施惠于人,而受惠者不来报答,这是不符合“礼”的;人施惠于我,而我不前往报答,也是不符合“礼”的。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具有其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了很大的差别,多是积极、向上,且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 《周礼》、《礼记》和《仪礼》,合称“三礼”,是专门记载古代政治制度、行为规范的儒家经典。“礼”也因此而特指这三部儒家经典。《周礼》侧重记载典章制度,《仪礼》侧重讲述行为规范和具体礼节仪式,《礼记》侧重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 后来,“礼”则被进一步引申为表示敬意的物品。如礼物,送礼、献礼的“礼”指的都是礼物。“礼金”指作为礼物的现金。此外,“礼”还可以作动词,表示膜拜,如烧香礼佛的“礼”。“礼拜”一词是指宗教徒向所信奉的神行礼。基督教徒在星期日做礼拜,因而星期日也叫作礼拜天。“礼”用作动词时,还可以表示为以礼相待,成语“礼贤下士”中的“礼”就是这个意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