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深衣的威仪气象

http://www.newdu.com 2017-12-22 刘乐乐 佚名 参加讨论

    
    《说文》云:“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从示从豐。”段玉裁注云:“履,足所依也。引申之,凡所依皆曰履。礼之重,莫重于祭。故礼字 从示,豊者,行礼之器。”这一考据包含两点: 其一,礼不单指器物,它是在特定时空中的人的身体行为;其二,礼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是神人沟通的媒介。这就说明,礼本就是建于人的身体之上,是人的身体凭借礼器将“事神致福”之事表演出来。故而,荀子亦有言:“礼者,体也”, “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礼 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这是说,礼是一种身体行为,只有礼成为与身体相应相合的习惯时, 礼才能安居于身,反之,人的身体也才能安居在礼之中,达到内外交融、身心交摄,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君子所性,仁义礼制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 而喻” 。但礼又不止于人的身体本身,身体对于礼的完满呈现还要借助其它物质性的东西,如身上之饰与上手之器等。而对于身体来说,这些物质性东西中最具本己性的自然是人的衣饰。
    《释名》中载“凡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 也。”而《左传》言:“衣,身之章也。”章, 即文饰,是修饰之意。衣裳的最基本的功用是保 护、遮蔽身体,继而才是修饰身体、规诫身体, 使身体的进退俯仰、徐急缓急呈现为美的形态。因此,我们可以说由衣饰而雅化的身体是对原始身体的超越。深衣作为礼服,其形制必然合于礼,继而使身体的周旋进退合于礼,呈现出一种威仪 气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深衣之色:素
    古时,主要的服饰有冕服、玄端和深衣。冕服玄衣而下縷裳,并饰以日、月、星辰等十二章纹饰,五彩备而华彩至极。玄端玄衣,下裳依等级而定,诸侯着素裳,士则有素裳、黄裳、杂裳 之别。深衣衣裳相连属,皆用白细布裁成,领、 袖与下齐皆饰以黑缯。白与黑皆是素色,是最本原的二色,如明与暗、昼与夜、阴与阳的轮回交 替,暗示着“万物负阴而抱阳”的一种生存状态。
    深衣之色与“贲”卦相合。贲,离下艮上, 本是文饰之卦,故言“贲者,饰也”。其象曰: “山下有火。”王廣云:“夫山之为体,层峰峻岭, 峭嶮参差,直置其形,已如雕饰,复加火照,弥见文章,贲之象也。” 而贲的极致是白贲,故其上九为“白贲无咎”。贲终于白,即以素终,始终不溺于文也。贲是斑驳华彩,绚烂至极,白贲则是绚烂至极归于平淡。
    深衣尚素,故而用途广泛,黄乾行进一步解释:“于文事也,释端冕而燕处则可以服焉;于武事也,释介冑而燕亦可以服焉。虽不可以临朝祭也,赞礼而为摈相服之可矣;虽不可以临冲也, 运筹而治军旅服之可矣。” 深衣之素色无特定的内涵,而又包含了一切可能性,所以深衣可以为 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可穿服。
    (二) 深衣之形:深
    一如《白虎通》中所言:“衣者,隐也。裳者,彰也。所以隐形自障闭也。” 中国古代服饰并不强调身体本身立体感所呈现的美,而是刻意 将这种立体感隐藏起来,以衣裳的直线代替人体本身的曲线。因而,古人并不追求衣服本身与身体的服帖,而是追求宽衣博带的飘逸感与流畅的整体形象。
    深衣的“深”字取其“衣裳相连,被体深邃” 之意,其长无曳地,短无露肤,完全是量体裁衣, 极好地保护了身体与心灵的私密性。深衣顺着身体直线而下,隐藏身体的同时,却凸显了人体的修长挺拔。圆袂的圆则缓和了直线型身体的刚,而加人了曲柔之感。束腰则更加强了身体与衣服 的亲和力,呈现出人体美。我们这里可以借用刘勰的隐秀理论来说明深衣形制的美感。刘勰以“深文隐蔚,馀味曲包”、“动心惊耳,逸响笙匏”总论隐秀。隐不是无尽的隐藏,秀也不是一 眼尽收的快感。隐虽含蓄却也尽包蔚然之景秀 ——由隐所显现、跳出的光辉灿烂的形象。秀虽光辉灿烂却由深隐而发,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深衣的隐与秀赋予了人体极有活气而又稳静的平衡。
    (三)深衣之意:中
    深衣“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下齐如权衡者, 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可见,深衣合中正之数,而有中正之形。 这正是荀子所说的“以礼正身”,礼是外在的约束,是对身体行为的检束。而正是由于礼,身体超越了其原始性而达成雅化的身体;同时,礼由外转入内在的身体需要,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人的整个性命安居于此,而呈现出一种中和的威仪 气象。这正如阮元所说“人既有血气心知之性, 即有九德、五典、五礼、七情、十义,故圣人作礼乐以节之,修道以教之,因其动作以礼义为威仪,威仪所以定命。”
    威仪二字普见于春秋以前的典籍之中,以《春秋左传》中一则故事为例来说明威仪。襄公十三年,北宫文子随魏襄公人楚,北宫文子见楚国 重臣子围不知威仪,礼同国君,预言其人必不得善终。其中有一段对威仪的论述:“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故君子在位可畏, 施舍可爱,进退有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以临其下,谓之有威仪也。”可见,威仪指的是可畏、可象的容貌风采,即是下文的“在位可畏,施舍可爱,进退有度,周旋可则,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威仪棣棣,使人敬畏,而这种敬畏又丝毫不造成距离感,而是使人欣然向往。这就打通了身体的内外,身体之中有和气,和气施 于四体,必有容止可观,使自己的身体乃至服饰 显露出充实而有光辉的威仪。因此威仪乃是由于内在的“中”而显现的“和”的气象。
    中和之德早在孔子以前的君子时代就被视为最高的德行,孔子以后这种“允厥执中,保全大和”便成为中国人意识积淀中最重要的成分。《中庸》对于中和二字说的最为妥帖:“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言:“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这两句都是就心性论而言,却包含了两层意思。从经验层看,“中”指中心、在中,即喜怒哀乐尚未发作的混合状态,即圆融和谐的心灵,亦可以指发作时的恰到好处。我们可以把这种圆融和谐的状态成为“和”。从超越层看,“中”又可以指根源性的存在。这时,“中” 不是状态的形容词,而是实体词,可以成为“中 体”。由“中体”而有创造性的妙用,此妙用神 神应,不落偏斜,故可称之为“和”。威仪也就 是由中体所发之情恰到好处所呈现的“和”。因而 深衣所呈现的身体是礼乐文化下的社会性的身体, 而非个体的、自觉的身体。它所体现的是整个社 会的礼乐制度及一个阶层的心性修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