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北斗九星缘何成为“北斗七星”?

http://www.newdu.com 2017-12-22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原标题:北斗九星中的左辅右弼星相当于西方天文学中的什么星?
    一种看法:
    "《黄《黄老经》曰:北斗第一天枢星,则阳明星之魂神也。第二天璇星,则阴精星之魂神也。第三天机星,则真人星之魄精也。第四天权星,则玄冥星之魄精也。第五玉衡星,则丹元星之魄灵也。第六闿阳星,则北极星之魄灵也。第七摇光星,则天关星之魂大明也。第八洞明星,则辅星之魂精阳明也。第九隐元星,则弼星之魂明空灵也。
    辅星,天尊玉帝之星也。曰常者,常阳。主飞仙。上总九天,下领九地。五岳四渎神仙之官,悉由之焉。
    弼星,太常真星也。曰空者,常空隐也。主变化无方。"
    "北斗九星七见二隐,其第八、第九是帝皇太尊精神也。汉相国霍光家有典衣奴子,名还车,忽见二星在斗中,光明非常,乃拜而还,遂得增年六百。内辅一星在北斗第三星,不可得见,见之长生,成神圣也。外辅一星在北斗第六星下,相去一寸许,若惊恐厌魅,起视之吉。"
    据上一段文章推断:辅星,弼星,分别在北斗第三星和第六星附近,但是究竟各在何者附近? 由该图(稍后上传)可以知道,辅星在北斗第六星附近,那么弼星应该是在第三星附近,而且其既然名“内辅”,很可能意思是在7星的“勺子”里面。(网摘“在离开阳星很近的地方,还有一颗比较暗的4m星,这颗暗星叫大熊座80号星。古人看它总在离开阳星很近的地方,就像是开阳星的卫士,就把它叫做“辅”。开阳星和辅构成了一对著名的双星。自古以来,人们经常用能否清楚地看见辅星来检查视力。在晴朗的夜晚,如果能够凭借肉眼看见辅星,则视力可以达到1.5”,可见我的推断是正确的)
    而且既然叫做北斗九星,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是北斗七星,可以知道辅星,弼星应该是比七星暗淡一些,但地位显然在北斗除七星外其他星星之上,也就是说:除了七星,辅星,弼星应该是附近较为明亮的星星。 于是我得出下面的推断:
    开阳星就是大熊座ζ星,我国古代称为“开阳”或“北斗六”,北斗七星的第六颗。它实际上是聚星,通过肉眼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4等的伴星Alcor。通过小型望远镜我们还可以看到靠近大熊座ζ的另外一颗星,它也是4等星。而实际上这3颗星又各是一个双星系统,因此,这是一个6星系统。这颗“4等的伴星”Alcor就是辅星。
    北斗第三星就是大熊座γ星。  观察它附近的星图,其中比较亮的一颗应该就是弼星。 因为我不在家,没有星图软件,等我回去以后将补充随后的内容,楼主请稍等。
    另一种看法:
    因为这是一个迷,实际上恒星也会运动的,你说的北斗九星中弼星,它可能是恒星运动,,也可能是双星,等等,这是资料: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卷》中,曾经指出中国上古有北斗九星之说,但由于岁差的原因,使得八九这二星退出恒显圈,这是北斗九星改为七星的原因,但他未指出八九是两颗什么星。《宋史.天文志》说:“第八星曰弼星,在第七星右,不见;第九星曰辅星,在第六星左,常见。”宋志所说的弼星,已经不见,难以评说。又曰第九星为开阳之辅星,则不明确。八九这两颗星,当在杓端之外。《史记.天官书》说:“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锋。”集解引晋灼曰:“外,远北斗也,在招摇南,一名玄戈。”由《晋书·天文志》及以后的星图可知,玄戈介于摇光和招摇之间,可见《天官书》“内外”的说法有误。北斗九星的第八星为玄戈,第九星为招摇。 作为北斗九星指示时节的一个实证,《淮南子.时则训》有如下记载:孟春之月,招摇指寅;仲春之月,招摇指卯;季春之月,招摇指辰;……季冬之月,招摇指丑。
    《时则训》用招摇星在十二个月中不同指向来判断时节,表明了北斗九星有利用其指向判断时节的功用。《时则训》使用招摇的指向,而非玄戈或摇光的指向,可以确定第九星是招摇而不是它星。因为若使用北斗九星判断时节,不可能排除第九星而用第八星。《时则训》的记载,进一步证实了招摇为北斗九星的结论。岁差周期是二万六千年
    真正的北极星是岁差星,移动于恒星之间。所谓岁差星是春分在黄道上每年退行约五十秒之现象,地轴以垂直于黄道之方向为轴,约二万六千年为周期。 不同于西方以黄道坐标为中心的天文体系,中国古代发展了以赤道坐标为中心的天文体系,北极星在这一体系中处于天球正北,无疑具有独特的地位,在中国古代往往作为帝王的象征。但小熊星座α星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北极星由于地球自转轴存在周期性的缓慢摆动。因此,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北极星的“皇位”也存在轮流坐庄的可能。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以每年15角秒的速度运动,在4800年前,北极星不是现在小熊座α星,而是天龙座α星,中国古代称它为右枢。到公元1000年,也就是中国北宋初年的时候,地球北极指向的天空离现在北极星的小熊座α星的角距还有6度。可见,那时它还远远不能作北极星。现在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离小熊座α星的角距只有约1度。到公元2100年前后,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和小熊座α星之间的角距最小,仅有约28角分。以后,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将逐渐远离小熊座α星。到公元4000年前后,仙王座γ星将成为北极星。到公元14000年前后,天琴座α星织女星将获得北极星的美名。地球自转轴这样摆动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6000年。这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的,静止只是暂时的,是相对的,运动变化才是永恒的。而且在公元2000年后大约13200年后北天极又会指向小熊座α星(注:岁差约71.6年移动一度,也就是说以斗柄斡旋规定春分点会有误差) 内证实例(转):师品一口茶,讲了一则小故事:那是在好几年前,他与释广宽师兄以及还有两位心密弟子在陕西长安县的南五台寺打七,凌晨四时多,他们同时觉得眼前一亮,看见从天上射下一道强光束,照在寺院子里他们打坐的旁边。他们向上一看,原来是北斗七星里一颗不常出来的辅星射下来的光,就象是芭蕾舞台上打在主角身上的光一样。师说,其实道家一直认为应该是北斗九星,因两辅星不常出来,故称“北斗七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