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回来后,我应邀去泰山脚下做了一次公开演讲,主题当然是传播国学,其中也涉及《周易》养生的内容。因为这个缘起,这一次我们就围绕一个“泰”字谈养生。 泰字在最早的意思是大,比如说《礼记·曲礼》中说“假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泰龟”“泰筮”指的就是大的龟卜和占筮。 泰山就是极高大的山,大就稳,稳就能安,于是泰字的含义又引申出稳固、安定的意思。泰山旁边的县叫泰安县,泰就安,安就泰,这两个字字义有重叠、联系。比如日常所说的“稳如泰山”、“国泰民安”、“否极泰来”等等,都是用的安泰这一层意思,似乎从个人到国家,安泰都是一件好事。 这方面研究《周易》的大家也这么认为,比如南宋的大哲学家叶适,他这么说:“极之于天下,无不有也。耳目聪明,血气和平,饮食嗜好,能壮能老,一身之极也。孝慈友悌,不相疾怨,养老守孤,不饥不寒,一家之极也。刑罚衰止,盗贼不作,时和岁丰,财用不匮,一国之极也。越不瘠秦,夷不谋夏,兵革寝伏,大教不爽,天下之极也。” 叶适所说的“极”也叫“皇极”,这个概念是从《周易》里引申出来的。这个“皇极”(深入根本且好到极致的一个东西)无所不在,如果在个人身,就是健康、快乐、智慧;如果在家庭,就是和睦、富足、幸福;如果在一个国家,就是政通人和、风调雨顺;如果在天下(全世界),那就是一派和平景象。 我们知道叶适这个人是事功学派的代表,归根到底是要“崇德广业”的,他非常反感空谈什么道德学理,落脚点都是要做实实在在的事业。所以,他讲“建极”必须要“有物”,即很好的状态不是靠思维冥想就能达到,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支撑它。那具体怎么支撑呢? 叶适讲了很多如何修养,如何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容。我们这里谈养生的“建极”——达到极致的安泰,实际上也有总的指导原则,那就是《周易》里泰卦的原则。 《周易》里的泰卦象征着稳固安泰,它是地在上(三根阴爻在上),天在下(三根阳爻在下)。为什么地跑到天的上面去了,反而是吉祥的呢?这跟《周易》的思维方式有关,《周易》是“象”思维,强调“大象无形”,即“象”高于“形”、超越于“形”。而所谓“象”就是讲功能、作用。从功能的角度看,天是指天气、阳气,地指地气、阴气(而不是那个实实在在的蓝天、大地)。 《黄帝内经》里讲天是怎么来的?叫“积阳为天”,是清轻的阳气上升、积聚而成的;地就是“积阴为地”,重浊之气下降、汇集而成地。所以,天气、阳气,它的本性是往上的、升发的,反之,地气、阴气的本性是往低处沉降、下潜。现在地在上,它会往下走,天在下,它会往上升。这一升一降,不就构成交通了吗?有了沟通,形成了交流,因此,叫做通泰。反之,天在上(它会往更高的地方升),地在下(它会往更低的地方降),就是否卦,内卦与外卦背道而驰,没有交流、沟通,所以不通泰,不是好事。 比如中医有个病名叫“痞”,就是中脘(人身的中部,脾胃所在的位置)部位痞塞了,上下不通气,觉得肚子不舒畅。这个病在夏天并不少见,觉得肚子闷闷地饱胀,不爱吃东西。怎么办?总的原则就是想办法使上下通气。分情况来说,如果是推动的力量不足,动不起,就要补气,同时吃东西要悠着点,不要让它超负荷运转;如果是被什么东西堵塞了,就要疏通,夏天最容易造成阻滞的是湿邪,就要用除湿理中的方药,比如二陈汤等等。 这些道理和《周易》泰卦的道理完全是一脉相承的,按照泰卦的思路,世界上的矛盾的98%在于误会,误会的出现98%在于不沟通。一沟通,什么矛盾都能化解。 身体也一样,气机一沟通,痞塞顿消,浑身舒泰。这就是《周易》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如果人人都能遵照这思维方式,则天下通泰,天下平安,天下和谐,也就“建极”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