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论岭南文化与广州城市气质之间的关系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文化?至今,没有对于文化形成统一的定义,大体上说,文化是生活方式与精神价值的总和。在我们与城市的关系中,文化一方面是城市对人的亲和力,另一方面是人对于城市的归宿感。 城市与居民之间的关系是双向呼应的,其关键的纽带便是文化。热爱这座城市的人都认同它的文化,传统是文化认同的根源。我们建设城市文化的目的不是留下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最终是要让所有人形成文化共识,让漂流者有精神的家园可以回归。 中华文化像一颗大树,不同的枝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开花结果。蔚为大观。 岭南文化缺席了先秦散文、两汉辞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中华艺术高峰,但是,清末民初,为中国的社会转型,贡献了最为关键的近代民主革命思想。 广州虽然是一个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但是,它的地方文化却成熟于近代,有几个突出的标志:首先是城市的空间格局,西关脱颖而出、渐趋繁荣是在清中后期,也就是1840年前后;其次是有了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岭南自己的文化大师,他们在近代终于在广州粉墨登场;而最重要的是,长期处于西风东渐的窗口,广州城市的气质和风格也在那个时候基本固定,文化成熟的标志是输出思想观念,广州在近代是中国思想解放的前沿地。 广州近代文化输出的核心思想是民主和科学。我们的文化有没有民主与科学的传统?这是对中国大文化的一个诘问。一直以来,大家认为中国文化没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民主与科学的大旗被举起,德先生和赛先生被请来,大家才感觉到我们的文化中有了民主与科学的成分。 但,五四运动不是空穴来风,由此倒推,来源于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再往前推,源自康梁的维新变法。再往前,源自于李鸿章、张之洞的洋务运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广州是中国民主、科学思想的摇篮,民族资产阶级的强大,必然要求文化对人性的解放,戊戌变法是在政治领域开展的一次对于封建专制政权的变革运动。 近代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分水岭。传统的荆楚文化、燕赵文化、秦晋文化、齐鲁文化无法适应抗危救亡的重任,纷纷衰落下去,这里面有个儒家文化现代性的问题。但是,在沿海地区,例如吴越、南越,地方的古代文化并不是十分发达,却表现出灵活的适应性和变革性,迅速崛起,成为江浙文化、岭南文化,引领着中华文化走向新的世界。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中国文化总体性质归纳为“理性地适应世界”,而将西方文化的总体性质归纳为“理性地支配世界”。岭南文化在积极的支配世界方面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变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改革精神永远我们城市的文化之魂,在社会发展需要变革的时候,岭南文化总能孕育出挑战与改革的力量和勇气,这样一种胆大包天的精神、不安分守己的精神,是我们这个城市独有的、令人自豪的财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