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镇区水道 黎里镇区的来水,源自浙江天目山,由西而东,经平望莺脰湖、雪湖,到黎里杨家荡、牛斗湖,从望平桥进入市河黎川,流经黎里全镇各条水道。来水流过子来桥,分为二支,一支向南,经南栅港注入御儿滉(囡囝荡);一支向北,到明月桥(杨家桥)再分二支,其中一支继续往北,经清风桥、望恩桥,进入禊湖;另一支向东,流经三里长街,过官荡上汇入揽桥荡。 望平桥是黎里镇的入水口,据徐达源的《黎里志》记载,南港和桥后底也是入水口。南港的水道,自塔荡向北,经南港桥、道南桥,与市河接通。桥后底是黎里市民对太平桥(现在改建水泥桥后称东风桥)折北而去的水道及东西两岸的统称,这里的水,自南宋以来一直来自后长荡,1958年11月,开挖太浦河,后长荡成为太浦河的一段,现在当称来自太浦河。另外镇区还有一个浒泾衖是出水口,那是南北向的一条箭径,水流异常湍急,只容得一条小木船通过,水流由南向北注入后长荡。 清代前期,黎里设有9处汛地,汛地的关卡多数就是拱桥的水口。所谓汛地,是清代的一种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统率的绿营兵,统称为汛,驻防地区称为汛地。清初顺治四年,专门设有“黎里汛”,康熙初年归并到“芦墟汛”,此后,芦墟和黎里的汛地时分时合,时而设千总,时而设把总。黎里的总部设在城隍庙及刘王庙内,总管黎里的汛地关卡,最为重要的是东口和西口,东口在揽胜桥,巡兵8名,巡船1条,汛房8间;西口在子来桥西侧,同样巡兵8名,巡船1条,汛房4间。东西两口,由官方设置,专门派员驻守,其他诸如望恩桥、通秀桥、道南桥、浒泾桥、发字港、作字港和庙泾浜七处,属民间自设,由圩甲派员看管,防卫任务隶属于把总或千总,费用则由民众承担。每个关卡,安上粗壮的木栅栏,望恩桥、通秀桥、道南桥的木栅栏设于拱桥桥洞之下,发字港所设的木栅,在今农贸市场西侧的兴黎桥南堍。后长荡进镇的船只最多,因此这里设有三道木栅,第一道在和尚圩后长荡口,第二道在庙泾浜东口,第三道设在登瀛桥北。到道光三年和光绪十年,黎里镇西端古木桥(后来改建成望平桥)和镇东头的九成汇,增设了两个关卡,稍后又在中立阁、桥后底,再增两个关卡。至此,黎里全镇四围安置了13道关卡,将进入镇区的水道全部实行了封闭管理。辰时开启,酉时关闭。在非常时期或者遇到特殊情况,管理人员查验过往舟船,盘询出入人员。水口与汛地,成为古镇黎里重要的治安手段。这些关卡,直到民国年间,依然发挥着它的防御功能。 新中国成立,木栅栏作为控制交通策应治安的功能日益退化。为了防涝抗涝,由黎里镇政府主持,1966年开始在镇区四围设置了10个水闸,控制水位。具体分布如下:寺后荡、镇东桥、小官荡、西陵港、南港、南栅港、望平桥、白马港、和尚圩和新开河黎里公园东南处。其中寺后荡和镇东桥属于套闸,寺后荡与新开河黎里公园分别安有泵站。黎里的先民,选择这里建镇定居,是相当有眼光的。在历史上,江南突发洪涝灾害,偶尔在迎祥桥、傅家浜等低洼处,会出现没脚板的水之外,全镇整个儿被淹似乎从没出现过。现在建有这么多的水闸,将全镇紧紧抱在怀中,丝毫不必担心受淹了。每当发水时节,水位超过一定的警戒线,水泵就会开启,水流通过太浦河、黄浦江,迅速排入东海。 (1.1.7南港闸门) 二、黎里市河 黎里的市河,九百年前并非现今的模样,地段宽窄不定,有的地方是个或大或小的漾(二道水流垂直相交处,形成近于三角形的水面,黎里百姓称为“三角漾”,简称“漾”),有的地方是沼泽、荒滩,有的地方是土堆或高地。据老一辈口耳相传,庙桥东面的地段,原先是一个土山,俗称大陵,南宋建炎年间,北民大量涌来,后来在赵磻老的号令下平掉土山,再在中间开挖成河,使得东西两边的河道衔接起来。南宋咸淳元年(1265),建造全真道院,同时用武康石建了一座庙桥,其实庙桥是黎里的俗称,真正的桥名是大陵桥,这个桥名就是由边上原有的土山而得名。在迎祥桥东,原本有一段沼泽地,低洼荒芜,先民们经过整理,开挖成河,从而由东到西形成三里半的黎川市河。(改) 自南宋开始,黎里的先民选择了这里的自然水道,经过长年的整理和开挖,到元代形成了东西为主,南北为次的“丁”字型的市河;清代黎里人烟日益稠密,又将东西向的市河向西延伸了200来米,这时的黎里因市河而成为“十”字型的集镇。 市河的变迁,缺乏文字记录,口耳相传也不多。清代的老镇志,在记载桥梁建筑时,偶尔附带提到一些。徐达源《黎里志》在桥梁一节有记:“道南桥,在墨字圩。按:是桥西堍系水中筑起,接壤染字。今路头堂及民房二间俱归墨字。康熙五十一年(1712)里人陈永年建。”原来,直到清朝初年,南港与市河交汇处,还是一个很大的漾,康熙五十年(1711)陈永年组织人力,在染字圩东北填出了好大一块地界,垒筑石驳岸,建起了道南桥。 市河黎川在半个平方公里的黎里镇区流淌了九百来年。封建的农耕时代,农民需要的是手摇的小木船,镇上居民需要的也是这种载重三五吨的小木船。只不过,农家的一般称为田装船,黎里农民则叫作罱泥船,镇上富户拥有的多数是经过装饰的木船,称为画舫。这种画舫也不大,最大的也许能在中舱内安放一张八仙桌。清代著名文人袁枚,因翰林院待诏徐达源的邀请,多次来到黎里,袁在他的《随园诗话》和《黎里行》诗歌中,分别有“家制小舟,荡摇自便”“家家掉小舟,目不识车轮”等句子。看来,那时一个中等人家,一般都拥有一条小木船,送往迎来,购物游览桩桩件件自是少不了。 三、黎里浜兜 晚清时期,黎里镇区的手摇小木船,估计不会少于300条。这么多的小木船必须就近停泊,除了自家的河埠头,最好的泊船窝子就是浜,浜也叫浜兜,形状就象一个大口袋,一般就一头开口。少数浜兜,比如姚家扇、何家浜和庙泾浜,两头都有开口,不过这三个浜,内里有的是沼泽,有的有阻埂,都没法畅通行船,只能利用它的两头停泊船只。浜兜有大有小,大浜,比如傅家浜、何家浜、楼下浜等,可以停泊一二十条小木船,一般小浜,也能停它个五六条。 根据《黎里志》与《黎里续志》记载,再根据老一辈回忆,黎里镇区的浜兜约有30来个。黎里镇上岸自东起,有何家浜和楼下浜,镇区下岸东头有傅家浜,天主堂东侧有小桥浜,唐桥东侧有酱园浜,还有木排浜和施家浜。桥后底西岸向北,先有一个无名小浜,后有何家浜东口。横街市河东岸自南而北有南栅浜、禅杖浜、庙泾浜西口及一个无名小浜,横街市河西岸自南而北有藻西浜、姚家扇东口、蔡家浜及一个无名小浜。子来桥至望平桥南岸有牛污浜、勾吴浜和一个无名小浜,子来桥至望平桥北岸有姚家扇南口及一个无名小浜。南港有花园浜和庵南浜。浒泾衖西侧有庙泾浜东口及一个无名小浜。 由南宋至清代,八百来年中,这些大浜小兜天天容纳着小舟画舫。随着清代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各镇之间来往着众多的航船。 时代发展到民国,轮船问世,黎里在八角亭、官塘上设立了轮船码头,还有一个轮埠就设在唐桥公盛酱园附近的酱园浜。这时,各家自备小木船已不再是必作之举。浜兜开始填埋,小桥浜、牛污浜、勾吴浜,还有那些无名小浜,一一被填。 新中国成立,1951年春,成立了黎里区民船委员会和木船联合运输社,私家小木船日益减少。1952年春,楼下浜填实后辟为小菜场,1959年开始填平浒泾衖。此处说到浒泾衖,须作一点附加说明,这里与桥后底有所类似,黎里民众所指的浒泾衖并不只是水道,还包含水道西边的那一条走道。半年以后,浒泾衖变成浒泾路。1970年至1988年的十多年时间内,拓宽镇区内主要街道,逐步拆除上下两岸的廊棚,浒泾路是南北交通要道,为了拓宽路面,又拆除浒泾路东侧一排民房,这时的马路宽度达到16米。这里成为黎里古镇区交通咽喉。为了直达浙江,浒泾路与甘南路之间建起了黎新桥,一座用于通行汽车的水泥平桥。对此,1992年版《黎里镇志》有记:“黎新桥,古名通齐,旧称鼎新,俗呼新桥,跨发字、作字两圩,原为梁式桥,明嘉靖二十九年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改为水泥梁桥。”对上述记载,有必要作些更正。鼎新桥原址在黎新桥东约20来米,是拱桥而并非梁式桥,在浒泾衖口原有登瀛桥,一座石板桥,俗称浒泾桥,浒泾衖被填,此桥不存,为了接通浒泾路与南岸的甘南路,拆除了鼎新桥,西移新建而成黎新桥。 1952年楼下浜改建成小菜场,可以说是一个填浜的标志,接下来,特别是文革以后,填浜的速度加快,到1988年,填平木排浜和傅家浜,到此,全镇只留下南栅浜,其他浜兜全部填没。1966年1月,青平公路建成通车,这在黎里是个新式交通的里程碑,此后十多年里,汽车逐渐开进黎里镇区各个路段。公路运输的迅速发展,水运逐步退居,最后基本让位于陆路车运。 浒泾衖的填埋与改造,将染字圩和作字圩联结一起,对黎里镇的经济文化影响相当深远,这是历史前进的大势所趋。大量的浜兜,当然还有其他河道被填,总体来看影响不算太大,不过确实也改变了黎里某些地形地貌。 现在的姚家扇本是一条小河沟,除了横街西岸有个姚家扇东口,在西栅北岸30号附近,还有一个口子,应当称为南口。古人将四面环水的土地,称为圩。这么一条小河沟,划出了一小块土地,黎里的先民们取名为小周圩。姚家扇的小河沟,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开始填埋,数年后形成一条走道。1983年,姚家扇一带建起了工业滤布厂,最终工厂将小河沟中间的一个小三角漾填没,改建成厂房,从此小周圩不存,与上丝圩连成一片。 现在的兴黎路,原本是一条与浒泾衖垂直相交的小河,小河上建有万安桥,一座梁式单孔石桥。这小河穿过浒泾衖与西边的庙泾浜相接,与浒泾衖十字相交。小河填没后筑成兴黎路,成为通向农贸市场的热闹路径。于是,作字圩同后长圩,也叫和尚圩,联成一片。 偏于一隅的工业滤布厂,需要汽车运输,于是在金镜湖与望恩桥之间,1991年新建了一座大型水泥平桥“振黎桥”,此桥将望恩桥与金镜湖环抱的禊湖道院这两处古迹分隔成无法呼应的两截。振黎桥的两个桥墩,占用的是金镜湖的水面,金镜湖东南部向北拐弯的那一段马路,也是由水面填埋而成。金镜湖西侧原本是滩涂,填埋后又向东占挤了不下一丈的水面。现在的金镜湖大大缩水,禊湖道院南部的水面,仅只原来的一半。著名黎川八景之禊湖秋月,虽然勉强保存,可惜已经风光不再。 黎里镇区总体上来说是填河,变水面为陆地,不过,镇区至少也有二条新开挖的河道。 新开挖的第一条河叫中沟。1958年,为了建设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在现在的甘南路东侧开挖了中沟,从镇南挖到三家村南,与围果圩东边的柴思港相通,为时一年。中沟在农业生产方面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挖成后第二年还曾淹死了南新街小学幼儿园的2名学生。1980年后,靠镇区的一头逐渐淤塞,1990年起开始填埋,十年之中,填埋到接通镇南环路。2000年后,中沟上建起一幢幢楼房。现在的中沟还保留着南段,大约原有长度的三分之二左右,中沟在水运与水利方面没有什么大作用,看来还会被填。 (1.1.8中沟现状) 新开挖的第二条河,是与兴黎路平行的那条新开河。1976年,在华联小区北面,为调整水系,方便农船入镇调度,开凿了东西向的新开河。此河过新黎桥、人民桥,通向太浦河。新开河西接目前留存的浒泾衖北段,折北通和尚圩港。新开河的中段与农贸市场西侧原有的小河十字相交,河水沿农贸市场西岸、穿兴黎桥折向东南,与毛家池、柳亚子旧居后河相连。这条逶迤曲折的小河,原将五亩园、五峰园、七峰园抱入怀中,只在西南角留下一个缺口,相当于一个圆的四分之三。可惜1970年起,柳亚子旧居后面的小河逐步被垃圾填埋,尽管柳亚子旧居、端本园与五亩园之间,南北的石驳岸还在,可是早已没有隔河相望的景观了。五亩园、五峰园、七峰园三园,也都完全损毁,仅存遗址,面积有一万多平方米。目前黎里古镇管委会正拟以五亩园的名义加以重建,想来,那段后河也应当在恢复的计划之内。2001年,利用水枪喷射,在新开河原后长荡出口处,冲积出五六十亩土地,二年后,这五六十亩地连同整理出来的一块土地,建造了新时代小区。 (1.1.9新开河) 黎里镇外围的水道也多有变迁。镇西的杨家荡与牛斗湖,原本是连片的浩瀚水面,面积超过3000亩,每年西北风起,总有舟倾船覆的事故出现。同治十二年,黎里镇周炳鎔、沈光锦、沈宝芬、周江表、沈文澍、蔡丙圻五人共同出资,在杨家荡和牛斗湖中间筑起一条大堤,此堤民众称之为老堤,长60余丈。次年沈中坚增筑20余丈。光绪二年,黄兆栋,会同南浔的刘镛,又增添了60余丈。又二年后,张曜捐款再次加筑20余丈。从此翻船殒命之事少有发生。镇东有个揽桥荡,面积545亩,黎里古镇管委会,拟建长120米13孔的长桥,打造成镇东主要入镇口,有渔庄古村、生态湿地、廊棚夜月和瀛台烟雨等,也有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和五星级宾馆等设施,届时,揽桥荡将古韵与时尚共存。镇北的太浦河,最新开挖时的形态与现在的形态也多有不同,看一下不同时间的地图,差别是十分明显的。不久的将来,黎里古镇管委会准备增建浦南的北环路,沿着太浦河南岸的北侧开辟出来,原后长荡部分河水将被填充,总体上会增加300余亩陆地。不过,这些水面及水道不属古镇区,这里只略略提一下。 (1.1.10水乡黎里) 黎里镇,早年的布局刻意亲水,因水成市,依水而居。随着历史脚步的前行,水道相应发生变迁,尤其是上个世纪后期水运让位于车运之后,水道的变化既大又快。总体来说,河道变少,水面变小。亏得黎里镇文保所,将“市河古桥驳岸缆船石”作为整体,列入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框定了保护范围,使得黎里基本保持了水乡古镇风貌。 本文作者:黎里古镇保护委员会顾问李海珉 注:《古镇黎里》一书经原作者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