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石云龙九九砚 明 长14.2厘米,宽8.2厘米,高4.2厘米 长方抄手式砚,全器选用一块石眼密布的端石雕琢而成。石色灰黑,器背椭圆形石眼呈黄绿色,中心有褐黄色点仿佛眼瞳。砚背首端有伤缺,抄手部位雕出九十九柱,每柱一眼,砚池云龙纹隐现一条大龙和九支幼龙,寓意龙率九子。砚面四边阴刻一道回纹为饰。右侧壁阴刻楷书铭:“宋端石云龙九九砚”;左侧壁阴刻楷书铭:“避暑山庄烟雨楼藏”;砚首侧壁细刻楷书铭:“石出旧坑六百年,坚以为质緻为理。墨池蓉蓉蔚端云,隐现骊龙率九子。覆手柱亦九十九,各各鸜眼活如视。作者真具深意焉,乾元用九戒其始。黄钟数亦在兹乎,绨(音提)几研朱钦妙旨”。款:“乾隆御题”,印:“古香”、“太璞”。此时也被收入清高宗的御制诗文集中。由于砚背有九十九柱,砚池内雕饰十龙翻腾于云雾于波涛之间,清高宗遂取名为“云龙九九砚”。 关于此砚制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可能因砚为长方抄手式,遂定为宋砚,并命艺匠印刻砚名于砚的右侧垂裙壁;其二,考虑到抄手式砚的发展史,此砚砚面饰回纹一道,砚池内雕琢龙率九子纹饰,应不是宋砚,而具明砚风格。 端石产于广东肇庆,古属端州,唐代端石砚已驰名天下。 填漆牡丹圆盒 明 径13.1厘米,高3.4厘米 蔗段式圆盒,平顶直壁,平底浅凹人。盖面及周壁以填漆为饰。盖面为朱地黄辉观牡丹花丛,花色以银粉漆为之,色粉微涣散;枝叶则黑漆黄理。周壁饰卷草纹间巴梵字,梵字亦以银粉为之。器底及里均朱红漆。明末高友荆《燕市漆器歌》云:“品题第一号填漆,再次波罗次剔红”,足见填漆器在当时比犀皮(波罗)、雕漆(剔红)等漆艺的评价还高。制法有“镂嵌”、“磨显”两种,本件漆器盒同时呈现两种技法,色泽鲜明,图案如画,具有十七世纪的风格 雕竹窥简圆笔筒 明 朱三松 口径8.2 - 8.5厘米,底径8.5 - 8.7厘米,高14厘米,重220克 竹干一段为笔筒,平口,以竹节横膜为底。外壁浮雕一盛装披帛高髻女子伫立屏风前,展读一手卷。另一女子自屏风后探身而出,以指竖唇间示禁声窥视状。另侧屏风后,陈设几案、瓶花、炉盒香具、古琴、笔砚之类。屏风上阴刻花鸟画,下具阴刻楷款:“三松”。全图与明末画家陈洪绶(1598 - 1652)为《西厢记》所做《窥简图》版画插图极接近。 朱稚征,字叔子,号三松,江苏嘉定人,出自竹雕世家。与祖父朱鹤(松邻)、父亲朱缨(小松),并推为“嘉定三朱”。 雕竹荷叶洗 明 朱三松 长15.1厘米,宽9.3,高7.2厘米,重58克 竹根雕为一茎荷叶,风起卷掩四合状,中可容水为洗。叶缘残破虫蚀,边缘栖息一蟹。荷叶外壁隐起筋脉,其间刻行书小字:“三松制”。底部叶柄转绕,横身一直老荷,花瓣肥短,中心莲蓬已生成,是写花荷姿态生动神肖的立雕佳作。本器,无论天然取材,人工锼镂,皆见独到之匠心。 掐丝珐琅番莲纹盒 明景泰 高6.3厘米,直径12.4厘米,重634.6克 铜胎掐丝珐琅圆盒,造型取材自莲花。平顶,以莲花心含莲蓬图案为装饰。盒身与盒盖之弧形外壁,模铸仰俯莲瓣形,莲瓣周棱突起,瓣尖微卷外扬。各莲瓣框稜内,各饰一朵折枝莲,各莲之花心图案及细部线条不尽相同。全器入手沉重,制作精雅,掐丝线条严整,线上镀金痕尤明晰。所施鹅黄、靛蓝、浅蓝、鲜红、莹白诸珐琅色料均厚实鲜亮。器里及底均镀金。盒内底心中央横刻细字楷款:“大明景泰年制”。掐丝珐琅器在元代称为“大食窑”或“鬼国窑”。此种工艺在明朝制作极盛,俗称“景泰蓝”。传世的景泰款器真伪杂陈,本件香盒为难得的时代风格相符的有款器。 竹丝缠枝番莲多宝格圆盒 清 高25.5厘米,直径18.5厘米 这件圆盒外壁用竹丝拼接后再黏饰缠枝番莲纹竹簧片,并且利用机轴原理,将圆筒形盒子分成四个扇形,180 ° 打开来可称为一字型小屏风,360 ° 翻转后可成为一个正方形笔筒。每个扇形内又分成许多隔层,其中圆柱形隔层不但再分成数隔,而且可以以360 ° 旋转。全器匠心独运,极尽设计之能事。在这件圆盒隔层内收贮了27件小文玩,除了有古代与清代玉器外,还有清代乾隆朝内廷画家的绘画作品,有手卷与册页。每一个扇形的最下层的三角形抽屉内应收纳一件手卷,目前仅余三件,分别是“方琮画山水”、“杨大章画花卉”与“李秉德画花卉”,它们的长度只有7厘米左右。在其中一个扇形中央的三角形抽屉中则收纳了一件金廷标画的人物小册页,它的长于宽仅3厘米左右。 这件器物,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最袖珍的手卷与册页,弥足珍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