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形、艺、韵、意俱佳的明清手炉

http://www.newdu.com 2017-12-23 新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清中期 掐丝珐琅团鹤纹手炉
    
    民国 翡翠雕龙纹手炉
    
    明 铜雕锦地龙纹八宝手炉  
    过去的读书人,冬天在私塾或书房里读书,手脚会很冷,以致妨碍书写绘画;官宦贵人,冬天上衙门办公或出门访友,乘车坐轿也不能烤火取暖。于是有人设计了一种专门捧在手上取暖、却不会烧坏周遭物品的手炉,在后来成为文房、民间乃至旧时宫廷广泛使用的取暖用具。
    手炉,形制如小瓜大小,可随手提动,这就比火盆、火炕等取暖工具方便得多。且古代人宽袖大袍,手炉可置于袖中或怀中带着,所以又有“袖炉”、“捧炉”的雅称,也亲昵不少。过去读书人,有了手炉,就能暖手疏血,书写绘画两不误,正是“纵使诗家寒到骨,阳春腕底已生姿”。
    手炉大都有提梁,且小巧玲珑,与精巧的紫砂壶略有类似。手炉的结构很简单,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炉身有两层,分外壳和内胆。内胆多为铜制,内放燃炭,以产生热气,而外壳包裹内胆,既能保存内胆的热量,又能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传导,将热量由内胆口沿上的镂空炉盖(炉罩)散发出来。炉火不会一盖即灭,又不会太旺、抚之烫手。还能透过盖子的空隙,侍弄炭火,散热原理相当高明。
    从古时存世的实物以及文学或书画作品中,不时能寻觅到手炉的踪影:乾隆年间美轮美奂的牙雕《月曼清游》册,在正月“寒夜采梅”、十二月“踏雪寻诗”的画面上,那些雍容华贵、仪态优雅的宫女们,有的手持金光闪闪、形似荷包的小器物,正是手炉;《红楼梦》大观园里,不独黛玉用手炉,凤姐也常手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但让人遗憾的是,在古代文献中,却看不到手炉的确切记载。
    手炉起于何时?一种说法是,它起源于春秋时的楚国。楚地湿度大,楚人喜欢把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散热取暖的手炉;还有一个说法是,相传隋炀帝沿运河南巡至扬州,时值隆冬时节,江都(今扬州市)县令许伍为接驾,急命扬州民间铜匠精制一小铜炉,内置火炭,呈送给隋炀帝取暖。
    据说中唐时期,手炉已成为官宦人家的室中用物。及至宋代,城市里设有香药局,售卖专供焚香和手炉使用的炭饼。北宋年间,手炉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民间百姓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当时手炉多为青铜材质,偶有银、铁、瓷,方圆二式,里面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小型的可放在袖子里“熏衣炙衣”。
    手炉的制作,在明清时期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早期的银、铁、瓷材质大大减少,而广泛用铜。一来因铜的传热性较好,捧在手上更为暖和;二来铜材细致光滑,色泽晶莹,且柔中带刚,富有延展性,于制造工艺上有着更大的发挥余地,制成的手炉也不易锈蚀和裂坏。
    尤其是明代的制炉工艺日臻成熟,涌现出大批名家巧匠,其制作的手炉,形、艺、韵、意俱佳,常用一整块厚厚的铜料,敲打出来一把手炉,炉柄上丝毫没有焊接的痕迹;而清代手炉,因传入宫中,一跃成为皇家御用品,身价倍增,工艺也开始变得花哨起来。仅材质又多了漆器、珐琅等品种,工艺上还采用了掐丝珐琅,手炉的装饰更加精美。
    与古代人看重手炉暖手功能不同,今人更重精品古董手炉的欣赏性。
    成交价最贵的手炉,是在200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成交的一只明末局部鎏金人物纹手炉,估价80万至100万港元,最后以303.2万港元成交。这只手炉炉盖上的亭台人物栩栩如生,更为重要的是上面还有“云间胡文明制”刻款。除了胡文明的款识外,目前拍卖市场上,较受追捧的还有“张鸣岐制”、“潘祥丰制”等款识。
    不过,手炉收藏日渐升温后,大量赝品也应运而生。收藏者鉴别时可视手炉的底足,如露有黄铜的,多为清末民国之物品。如紫铜,若有古朴厚重之感,纹饰素而精,一般来说可达明代;若轻薄而纹饰花妙,大多为清代手炉。也可从锈色着眼。可以用加碱的开水刷刷看,如为伪锈,立即掉落,且伪锈多深浅不匀,不能与器体融合。另外,手炉基本上是手工制作,而仿品绝大多数均是浇铸而成,因此也可以从底足与炉身的焊缝、炉盖网眼的做工上加以区别。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的这首诗,描绘了先人们冬日团坐,围炉夜话的美景。今人只知空调送暖,恐怕是不能体会古人之于手炉的感情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