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四蝠耳洗 口径16.2厘米,足径12.5厘米,高6.8厘米。 口部内敛,略呈钵形,平底圈足。器表用线刻法浅雕荷花、牡丹、菊花、梅花四季花卉,口沿四面圆雕蝙蝠形耳,各环抱刻有团寿字的灵芝,其下衔以活环。附有红木底座。 白玉雕桃蝠山子 高10.9厘米,宽23.5厘米 作品为整块白玉所制,表层黄褐色玉皮被制成桃实之色。全器圆雕大小9个桃实,其上附有5个蝙蝠,象征福寿(桃)吉祥之意。桃实之下透雕横枝、茂叶。附有深色木雕底座,其静穆之色与亮丽的桃实形成衬托和互补。 紫檀柄白玉雕龙花三镶如意 如意全长45厘米,头宽9厘米、中宽4.7厘米、尾宽6.3厘米,为白玉和硬木雕刻结合之物。 在紫檀柄上分别雕制三块方瓦,其上安有铜鎏金底托,再镶嵌以镂空透雕制成的龙凤穿花玉件。其三镶玉件图案分别为:头部为龙穿缠枝莲纹,中部为螭龙穿缠枝莲纹,尾部为螭凤穿缠枝莲纹。三块玉件均雕刻精细,为清宫典型的三镶如意样式。如意尾端安有绿色编结及双穗,附坠两颗珊瑚珠。该如意为清宫原藏之物。 光洁温润 白如羊脂——沈阳故宫珍藏的清宫白玉(下) 沈阳 李理 范丽 牛艺 清宫白玉的选材,多为新疆和田玉。玉石在其最初形成过程中,肌体内往往夹杂许多金属矿物质,这使得绝大多数玉石都拥有不同的色彩,纯白无杂色的白玉少之又少。从传世的清宫多数玉雕制品来看,青玉、碧玉等玉雕数量较多,体量较大,且众多大件成品也完全是青玉、碧玉雕成,洁白纯正的白玉制品则绝少有特大件器物。至于色白质纯的羊脂玉,因原来自身体量就小,外部往往包裹彩色玉皮,故大多只能雕成佩饰、首饰、鼻烟壶等小件物品。 不过,作为宫廷,白玉原料相对要充足一些,可以不惜用料地进行雕琢,因而洗、瓶、壶、碗、杯、盒等费料的器型还是不少,其他随形而制的陈设摆件、山子和各式佩坠、佩牌亦较丰富。但总体来说,各式白玉器物还是以中小件制品为主。 白玉贯耳扁瓶 口长14厘米、宽5.8厘米,底长11.9厘米、宽4.7厘米,高16.7厘米。 玉质白润,间有黄褐色斑状玉皮,于乳白中增添以巧色。直颈,贯耳,折肩。表面为光素地,颈部、双耳、腹部各有两道弦纹,内刻锦地回纹,其上平雕夔凤纹,腹下部饰一周蕉叶纹;圈足部位雕一凸棱,圈足为台级式插足。所附木座亦雕刻精致,堪称双美。 白玉雕松鼠葡萄坠 长4.5厘米、宽3.2厘米。 由新疆和田仔玉雕成。作品小巧玲珑,别具匠心。镂雕一松鼠爬伏于葡萄枝叶之上,其下部为一串饱满的葡萄果实。白玉边缘的淡黄色玉皮被巧用为葡萄老叶,生动逼真。玉坠上部绳系一颗珊瑚大珠,圆润晶莹,红艳欲滴,与乳白色的玉坠相得益彰。 白玉器物因材质的原因,在表现形式上更为困难。由于白玉雕制的器物为色彩纯一的白色,在视觉上不易产生立体感,故要求工匠在设计和雕刻时要更具表现力,如在线条和结构上,要尽可能以凸破平,以此反映不同器物表面的图案和纹饰。 值得一提的是,因白玉质地细腻、纯洁,清宫将其视为玉中上品,故于早中期制作了一些白玉材质的皇帝玺印及鉴藏印章。如满汉文合璧“大清受命之宝”“制诰之宝”,雍正及乾隆皇帝的“敬天勤民”玺和部分帝后谥宝、闲章等,皆以上好的白玉制成。 白玉双螭耳杯 带耳全宽13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5厘米,高4厘米。 杯呈大碗形,两侧附有双螭耳,螭口衔杯沿。杯外壁满雕圆点式的榖纹,排列整齐,外观古朴。 清宫传世的白玉制品聚集了当时各类雕刻制作工艺,如圆雕、透雕、高浮雕、浅浮雕、线雕、减地、阴刻等等,除以白玉雕制单体器物之外,还有连缀器、镶嵌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白玉的表现功能。如意是清宫最盛行的赠礼之物,由于美玉十分珍贵,宫廷中曾流行木柄三镶如意,而这类镶嵌如意上的“三块瓦”有许多都是由白玉镂空雕刻制成,清代中晚期此类器物盛极一时。 沈阳故宫珍藏的白玉藏品绝大多数都是清宫制造。有一些曾为皇帝御用之物,因而无论是白玉材质还是器物做工都十分优质和精湛,代表了清中晚期宫廷玉雕的极佳水准。这些清宫白玉器物多数是清宫旧藏,少数是由社会上征集入藏。 从沈阳故宫所藏清宫白玉制品看,其种类十分丰富,大体可分为陈设器、实用器、佩饰等几类,陈设器如壶、瓶、花插、山子、清供、如意、插屏、挂屏、玉璧、玉挂等;实用器如方盒、香熏、笔洗、笔架、印盒、镇纸、墨床、烟壶等;佩饰如带扣、带钩、玉佩、玉坠、玉牌、手镯、扳指等。另外还有一些人物及动植物雕像。 沈阳故宫现藏白玉藏品约有300件,代表了清代玉器的制作工艺,反映了清人的思想观念和理想追求,对这些精美的玉器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将会使我们对清代社会及清宫廷器物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