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陈慧)巩义窑在中国瓷坛上以产品的种类众多著称,其早期的青瓷和白瓷填补了我国陶瓷史上的空白。唐代时烧造的绞胎、花瓷、颜色釉则体现出巩义窑窑工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生产的青花、三彩更是将中原文化和草原文明、华夏文明和世界文明相融合。巩义窑丰富多彩的陶瓷品种见证了唐代工艺发展的新气象。 近日,巩义市文物和旅游局副研究员王保仁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的专访,向记者介绍了巩义窑的陶瓷产品在唐代时展现出的新气象。 太平盛世下的大国风范 巩义窑 唐 白釉双龙柄尊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大的朝代,是历史长河中一朵绚丽的奇葩。虽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洗磨,盛唐气象依旧光彩照人,对整个中华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唐代又是陶瓷大发展的时期,生产很繁盛,拥有数以百计的窑场,而巩义窑以独特的面貌饮誉当代,光照千古,一改魏晋南北朝时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展现出唐代的工艺发展的新风尚:太平盛世下的大国风范。 据王保仁介绍,巩义窑在唐时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巩义窑生产的陶瓷以厚重高大的器物为主,而轻薄纤细的陶瓷较少。如流传至今的白釉双龙柄尊、白釉兽面贴花罐,造型粗壮大气,制作技艺精湛,把大唐盛世的工艺新气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追求色彩斑斓的世界 巩义窑 唐 三彩唾盂、三足炉、灯台、塔式盖罐、梅花枕 唐代的工艺美术追求色彩斑斓的世界,唐人不仅追求繁复、绚丽,还喜爱热烈和明艳。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巩义窑的花釉、三彩、青花等应运而生。 巩义窑的花瓷颇负盛名,这是唐人的创造,窑工在深色釉地上以色料信手点染,显现出或大或小、形状各异的浅色彩斑,很有天然的意趣。在追求色彩斑斓的道路上,巩义窑窑工还烧造出翡翠绿釉仿金银器。 王保仁告诉记者,巩义窑烧造的唐三彩不仅是唐代工艺美术中最华丽的一种,也是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种。唐三彩,是巩义窑的窑工用褐色、碧绿色、白色、黑色以及蓝色等色彩混合制作出来的陶瓷,再加上色彩鲜艳的饰物,是极为豪华的道器。唐三彩为异军突起的唐代陶瓷美学开辟了新的境界,以独特的艺术风格、精湛的技艺、雍容华贵的造型和斑驳灿烂、变化万千的色彩,烘托出富有浪漫情调的盛唐气象,见证唐代工艺发展的新气象。 丰富博大的包容性 巩义窑 唐 绿釉小把杯 巩义窑 唐 三彩骆驼 唐时,巩义窑的固有瓷种,如白瓷、青瓷、黑釉、黄釉、绿釉瓷等继续地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生产的精品白瓷胎质坚细,洁白莹润,其薄胎白瓷呈半透明状,为研究中国白瓷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成为当时中国白瓷业的主流脉络,并影响着周边窑口的发展。 王保仁认为,开放的政治环境和“丝绸之路”的畅通,造就了唐代对外交流的繁荣。在东西文化的相互碰撞中,异域文化影响并丰富了唐代本土文化的内容和样式。这也影响着巩义窑的陶瓷烧造,如三彩的器型中胡人俑、骆驼俑和具有西域色彩的珍奇异兽元素等。巩义窑在发展固有瓷种时并不排斥外来的影响,故巩义窑的发展体现出唐代工艺发展的新气象之丰富博大的包容性。 推陈出新的创新精神 巩义窑 唐 绞胎碗 巩义窑的窑工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花瓷、青花等开一代风气的新瓷种。其创烧的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逐渐繁多,为元代青花瓷的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保仁讲,绞胎也是巩义窑的首创,其做法是以白、褐或白、黑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先分别制成泥条,然后,拧到一起,有时直接以之拉胚成形,但绞胎料制成不易,故大多是将它切割成片状,镶贴到用一般材料做出的坯体上,最后,上釉烧造。使用两色的瓷土意在借以形成花纹,花纹因以异色瓷土拧绞而成,故变化万端,有如行云流水,妙趣横生,展现出巩义窑窑工的创新能力。 相关链接: 巩义博物馆: 巩义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在北宋永昭陵东南隅, 2001年10月1日正式开馆投入使用,是一座现代化的中型博物馆。巩义博物馆现有文物藏品22134件,展厅展陈文物精品519件。基本陈列包括《洛汭瑰宝》、《北宋皇陵》、《石刻艺术》、《陶瓷精粹》、《唐宋三彩》、《木雕玉器》、《临时展览》等七个部分共12个展厅。陈列从巩义史前的地域文化开始,沿着巩义发展的轨迹,中间或有穿插,或自成主题,以历史文物为载体,配合适当的辅助展品,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