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中国道教文化和谐包容的思想理念

http://www.newdu.com 2017-12-23 道教之家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道教以老子与庄子的哲学思想为教理教义,同时吸纳了佛教与儒家的人文思想为用,主要信奉的经典为《道德经》。道教的最高信仰为“道”,核心是道和德。认为“道”为万物之元首,具有最伟大的德性。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天地万物,无不由道而生。他真常永恒,长存于天地之间。而“德”则是“道”的具体体现。所以道教重视“修道养德”。讲求清静无为,因顺自然,积德劝善,养生却祸,珍惜生命,超脱世俗。在修行理念上:道教“以清静真一为宗,以德普谦下为表﹐以柔弱不争为用,以九还七返为实﹐以千变万化为权”。强调修身、治家、统治天下都应该使“道普德溢”,提倡“慈心下气恭敬一切”的和谐处世观念。强调“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只有包容万物才能达到太平和仁爱”。
    道教认为:世上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对立的矛盾当中,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这个社会就会平安和谐。破坏了这个平衡,天道就会报复,灾祸就会随之降临。所以道教追求的和谐理念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万事万物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道家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是至高无上的理想精神境界,老子认为这种精神境界与“自然无为”融为一体。庄子则进一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道教在告诫人们,圣人应顺应自然的规律行事,人们应该与自然保持协调。道家认为精神世界的普遍规律与物质世界的基本法则是相通的,两者具有一致性。天、地、人等宇宙间万物,及其内在系统的规律性,在“道”中实现了高度统一与和谐的自然本真状态。
    几千年以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辅万物与自然而不敢为也”。现在人们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同生共运,浑然一体,彼此应该友好协调,和睦相处。只有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即所谓“生态和谐”,才有可能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可能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才可能有光明的未来。没有“生态和谐”,就没有人类本身的发展,这已成为当代人类共同认知的普遍真理。尽管这个颠覆不破的真理古人早已说的很清楚,但是,现代人却是花费了惨痛的代价才终于体会到了。
    近代科学昌明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变得自高自大起来,所谓“征服自然要高山开路,改变环境要让河水倒流”等等壮举比比皆是。二十世纪一百年,世界物种灭绝的数量超过以往几百万年的总数,几十亿年地球储存能量几乎开发殆尽。人类的自然环境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大型自然灾害随之频繁降临。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道教认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唯有以德化顽,相互包容,就会寻求到到一个基本的平衡点。达到了基本的和谐状态,人类在创造物资财富的同时就会游刃有余,而“无所不为”。
    道家的生态与人文的和谐观,还体现在对于外来文化的博大兼容。首先对于中华文化的儒家学说与佛家思想,道教并不排斥,相反在“遵道修德”等方面,还大量的吸收了两家道德观念的精华。 道教作为一个宗教,更不排斥自然科学,其原因也在于道教的自然和谐观。历史证明,道教的炼丹术,酝酿了众多学科的形成,如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医药学。道家的主要经典《道藏》,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古籍,涉及哲学、历史、文艺、化学、生物、医学、天文、地理、民俗、养生等等。现代科学家发现,道家的“道”,实际上从万物之源的角度来揭示整个宇宙的实质,近乎于现代物理学中的“宇宙能量”。道教文献中所包含的原始科学主义成分,与最新的科学概念之间,竟然存在某种相似性。这使得许多西方当代的科学家大吃一惊。他们在探索最新的物理学概念的过程中,竟然从中国古老的道教经典中获得了非同凡响的启迪。道教的无与伦比的创造性的“道”的观念,对于当代化学、物理学、宇宙学和生命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作用,人们从中可以发掘到难以估量的宝藏,会给予科学的未来发展增添新的财富。
    道德经曰:“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道教在涵养道德的同时,常“以天下大任为己任”,对于社会赋予的责任毫不回避。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凡有乱世,必有道家之兴盛,凡有异域文化之入侵,必有道家之崛起。每逢战乱发生,每当有外部势力的入侵,都会有道教的身影出现。这在中国历史上数不胜数。待战事一停,社会平安,人们安居乐业,道家人便功成身退隐居山林。
    在人文关怀与责任感上,道德经曰:“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道家式责任感是超越常规的更高目标的追求。即价值的中立性和道德的超越性,提倡超越常規价值,追求终极的关切。“杀人众,以悲哀蒞之,战胜而以丧礼处之。”道教思考关切的重点不在於战争的指挥者、胜利者之主体地位,而是对冲锋陷阵将士生命的惋惜;不在於歌颂胜利者的功绩,不在於彰显、宣示自己一方的伟大,而在於哀悯众多生命的不幸和人类社会的破裂。這是道家不分敌我、是非、对错,不分地区、国别之界限的包容性。其关心的对象是所有人类成員的命运和状态,体現了道教价值的中立性或道德的超越性。 任何的宗教形式,都是建立在民族传统信仰的基础上而逐渐形成的,进而影响世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道教与其他宗教一样,用自己的独特方式为人类文明作出了积极地贡献。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全在道家”。中国道教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信仰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本土性宗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是中国现存宗教中唯一向外辐射型宗教。因此,爱国爱教、不受外部势力的影响,是中国道教最大的自身特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