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戏班入京搭入徽班后,北京剧坛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可以说是百花争艳,繁花似锦,但亦颇显纷乱,京腔、柳子、梆子、昆曲、徽汉两弹参杂其间。我们知道京剧史上有“梆子京剧两下锅”的说法,可是在汉戏入京后的一段时间里,何止梆子京剧两下锅,一场演出,京腔演员上来讲的是秦(陕)变化后的(京)腔,柳子演员上来讲的山东腔,各有各腔,各有各调,不协调、不统一,虽然各地戏班入京后都不同程度的向京腔(音)靠近,但各自“串”的不是一个“味”,这就需要规范。 汉戏艺人进京搭入徽班后,与徽戏艺人在共同改造皮簧声腔的同时,对演唱的语言也进行了改革。首先在唱念上要求演员以《中原音韵》为语言规范,鉴于汉戏演员的影响力,以及湖北方言的感染力,故在此基础上保留“湖广音",同时也是因为无论徽戏、汉戏想要在北京长期站住脚,就必须消除同北京观众之间存在的语言障碍。这也是徽戏、汉戏之所以能生存、发展、最后衍化成京剧的根本原因。听不懂能赢得观众吗? 徽班对所有搭入本班的演员提出了用音用韵的规范(《中原音韵》是一本韵书,成书于元代,是北方戏曲剧种所遵循的用韵规范),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州韵”、“湖广音”,湖广音是湖北特有的地方语言声调,其特点是有跳跃性婉转而有音乐性,而且当时湖北籍演员也有相当的影响力,道光中期老生三鼎甲分三派,程为徽派、张为京派、余为汉派,(这时称的派是以三人各自原籍地方语音残留的存在而分的),汉派为统治地位,从余三胜到谭鑫培、余叔岩、杨宝森乃至当今哪个派别均以湖广音为遵循准则。 综上所述,汉戏艺人搭入徽班出现的四点变化,是在徽班演出的长期实践中发生的也就是说京剧是在徽班内部逐渐孕育衍化而成的,换句话说是昆曲、汉调、梆子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徽班中长期相互交流、融合、结合中的。这个过程如果从徽班1790年进京算起,大约经历了五、六十年的光景约在道光末、咸丰初年(1851年)。尽管当时还未称之为京剧,但这时的演出已有了较明确的规范和限定,如果给京剧下个定义,概括的说,就是:以中州韵、湖广音为发声标准,以板腔体系唱腔为主要演唱手段的,以虚拟、夸张及程式化的舞蹈动作为表演手段演出形式,就是京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