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音乐中乐器的定调以笛或箫为准。通用的笛分为七调。我们常听京剧演员说某某唱正工调或六字调,也有说工半调,六半调的,由于过去以正工调为京剧舞台的标准调门,所以又有正工老生和正工青衣的说法。 我们常听京剧演员说某某唱正工调或六字调,也有说工半调,六半调的,由于过去以正工调为京剧舞台的标准调门,所以又有正工老生和正工青衣的说法。原来我国古代音乐中乐器的定调以笛或箫为准。通用的笛分为七调。即上字调,相当于今之降B调;尺字调,相当于今之C调;小工调,相当于今之D调;凡字调,俗称趴字调(可能是4字调的谐音),相当于今之降E调;六字调,相当于今之F调;正工调,又称五字调,相当于今之G调;乙字调,相当于今之A调。 所谓上、尺、工(小工)、凡、六、五(正)、乙,这七个调门或称音调是以我国传统戏曲记录曲调的文字谱,即工尺谱中的七个音符来命名的。按现行简谱来对照,相当于阿拉伯数字为音符的1、2、3、4、5、6、7七个音符。因曲笛中各音调的定调都是以小工调为基础,要看各调中的“工”音(即3)相当于小工调中的什么音,就定为什么调名。例如正工调中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中的"五"音,所以称五字调,又称正工调;凡字调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的“凡”音,所以称为凡字调,又称趴字调;乙字调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的“乙”,所以称为乙字调,以此类推,遂形成上、尺、工、凡、六、五、乙这七个音调。由于现在通用简谱或五线谱,尤其是大演样板戏的时候,京剧与西洋乐队联袂演出,六字调,小工调的叫法就更不时兴了,所以现在都以CDEFGAB这七个英文字母取而代之了。 附: 周志强绘制的京胡定弦一览表 西皮:6--3 D 调:内弦定 B --------- 外弦定 # F bE 调:内弦定 C --------- 外弦定 G E 调:内弦定 #C --------- 外弦定 #G F 调:内弦定 D --------- 外弦定 A #F 调:内弦定 bE --------- 外弦定 bB G 调:内弦定 E --------- 外弦定 B 二黄: 5--2 C 调:内弦定G ------------ 外弦定D #C 调 内弦定#G ----------- 外弦定#D D 调:内弦定A ------------ 外弦定E bE 调:内弦定bB ---------- 外弦定F E 调:内弦定B ------------ 外弦定#F F 调:内弦定C -------------外弦定G #F 调:内弦定#C -----------外弦定# G G 调:内弦定D --------------外弦定A #G 调:内弦定bE -------------外弦定b B A 调:内弦定E -------------外弦定B 反二黄: 1--5 1/3 G 调: 内弦定G --------- 外弦定D # G调: 内弦定#G --------- 外弦定#D A 调: 内弦定A --------- 外弦定E bB 调: 内弦定bB --------- 外弦定F B 调: 内弦定B --------- 外弦定#F C 调: 内弦定C --------- 外弦定G D 调: 内弦定D --------- 外弦定A # D调: 内弦定#D --------- 外弦定bB E 调:内弦定E --------- 外弦定B 有不少地区的专业和爱好者习惯用几个眼来定调门,比如说,唱西皮四个眼。那么眼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哪,过去是用笛子定音,按几个手指就是几个眼,为让大家更快捷地了解眼和调的关系,这里绘制了一个《京剧调门用D调膜笛定音公式表》请看(上图)。 下面再谈谈用工尺谱定调。工尺谱与C D E F G A B的关系(上尺工凡六五乙) C 调————尺字调 D 调————小工调 bE调————凡字调 E 调————爬半调(俗称) F 调————六字调 G 调————正宫调 A 调————乙字调 bB调———- 上字调 2/3 如果有的调门升半个,后面就加个半字。比如: #C调————尺字半调 #D调————小工半调(通常用二黄) #F调———- 六字半调 #G调————正宫半调 在南方、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不少人都把内弦的定音称为所唱的调门,这是不正确的。也就是说他们把西皮E调称为#C调,这就错了,建议大家用C D E F G A B来说调门的高低为好,这样比较科学,比较统一。科学合理的叫法应该以调的“1”为准,不应该以内弦的定音称为所唱调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