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汉剧,中国汉族戏曲剧种、湖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约有300多年的历史。旧称楚调(又名楚腔,楚曲),后称汉调,汉戏,俗称“二黄”。民国元年定名为汉剧。它为湖北主要的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境地内长江、汉水流域以及湖南、陕西南部(安康,汉中)、四川、广东部分地区。 汉剧的历史 汉剧前身称楚调、汉调(又名楚腔、楚曲)。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对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 2006年5月20日,汉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剧 汉剧的基本内容 当然,京剧中还融合了徽调、昆曲、梆子等剧种的精华,而在京剧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汉剧起着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演员、剧目、声腔、字韵四个方面。 汉剧是以西皮、二黄为主要板腔体的地方戏曲剧种。剧目丰富,号称八百出,现有资料仅存六百五十余出。较流行的有三百多出,主要取材于历史演义和民间传说故事。 汉剧角色分类颇为严谨,共分十大行当,一末、即老生唱做兼重;二净、即花脸以唱工为主;三生、即正生唱做兼重;四旦、亦称正旦以唱为主;五丑、也称小花脸,六外、亦称外角以表演(即做工)为主;七小、即小生;八贴、即花旦;九夫、即老旦;十杂、即架子花脸。 汉剧的唱腔,有固定的程式,同时也有复杂的变化,同是一种调子,各类角色唱法不尽相同。根据"本嗓"、"小嗓"、"边嗓"及"闭功"等不同的发声,各具特点。西皮,行话谓之下把,有正板、快板、摇板、流水板、垛子、滚板、倒板(导板)、反调;二黄,行话称上把,有正板、二流、摇板、滚板、倒板(导板)、马蹄调、反调以及三眼平板、二眼平板、走马平板、一字平板、反调平板。 汉剧 汉剧"皮黄"的形成,以湖北襄阳为根据,所以有襄阳腔之称,其后发展到荆沙、随州、武汉,遂形成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派。襄和派以襄阳樊城为中心,流行于钟祥以北,及光化、谷城、均县、郧阳一带。荆河派以荆沙、宜昌为中心,流行于宜都、枝江、公安、石首、荆门、当阳、监利一带,并远及四川重庆、成都、湖南岳阳、常德等处。府河派以随州、应山为中心,流行于枣阳、安陆、黄陂、孝感、河南汝宁、信阳等处。汉河派以武昌、汉口为中心,流行于汉阳、鄂城、咸宁、崇阳、通山、通城、嘉鱼、蒲圻、黄冈、圻春、大冶、阳新等处;汉河派,因政治、经济条件优越发展较快,同时因其靠近长江,地点居中,受外来影响,兼收并蓄,造诣较高,故后来居上,跃然四派之首,形成汉剧主流。汉剧代表人物以余洪元、吴天保、陈伯华最为知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