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剧是河南省第二大戏曲剧种,剧种的形成仅有百年历史,但是它的曲调、唱牌、音乐却源远流长,主要是直接吸收、继承宋“鼓子词”(亦称“鼓儿词”)中“杂牌”小调的唱法,并由它构成曲剧声腔的主体。宋朝汴京李师师所唱就是曲剧,其红及一时,受欢迎的程度可能也不亚于当今首席歌唱家宋祖英。可见当时唱曲儿非常流行。 继宋词元曲之后,明代盛行民歌,并逐渐与“鼓子词”结合。从明弘治十八年(1505)以后便在以汴梁(开封)为中心的中原地带扎下根来,用明万历沈德符《顾曲杂言》中的说法就是“浸淫日盛”。曲牌名称繁多,如“点绛唇”、“桂枝儿”、“转调货郎儿”、“银纽丝”、“山坡羊”、“哭皇天”等有数千个。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等也都有其基本定式,可以填写新的曲词,这就为鼓子曲的编剧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天地,他们可以根据不同内容,选择适宜的曲牌,依照曲牌对字数、句法、平仄的要求填写曲词。明小曲的兴起“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口头传唱之不足,又益之以搜录成集“刊布成帙”,这就为后世积存了大量的资料。 自明弘治至清乾隆300多年间鼓子曲的传唱和发展,不仅在以汴梁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中盛传不衰,“……其势蒸蒸,大有与昆曲一争短长之势”。至清道光年间,时尚小曲已由民间向社会上层发展,“文人雅会也为之四座倾倒”。它何以有这样的力量,正如明人袁宏道所言“……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劈破玉’‘打草秆’之类……故多真声,不效颦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尚能过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但他的这个说法,尚不能从根本上解答民歌俗曲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生命力的真正原因所在,实际上,在我国封建主义将走向尽头时,资本主义因素的滋生,工商都会的兴起和繁荣,社会风气的急剧变化,必然会引起“优伶戏剧……”的产生,他们是代表市民社会力量的一部分,在现存的“鼓子曲”《探情郎》、《王二姐思夫》、《云楼会》等剧内容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民主主义思想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明清时期民歌时调的产生,大部分作品都具有城市化的倾向,演唱的商业化,也必然要在经济发达的工商都市中进行。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开封,成为鼓子曲发生、发展的中心,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但是这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新剧种在“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黄河在祥符决口”,开封大批鼓子曲友由禹县逃往南阳。有曲子圣人称号的汤印侯就曾说过“鼓子曲自开封来”。生于清末的南阳名曲友郑耀庭也说他幼年学曲子时,许多曲子抄本都是由开封传来的。南阳与湖北、陕西两省交界,为豫西南商业重镇,鼓子曲与当地的一些曲调糅合,促成了南阳大调曲子的形成。以后又传到洛阳,逐步由说唱形式转变成“跷曲”“高台曲”并有了角色的分工,群众就把这种戏剧化了的大调曲子,称为”小调曲子“,为曲剧剧种的正式形成揭开了序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