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先生 国家要实现真正的强大,最终要落在文化的强大上,要落在国民的文化素质高低上,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复兴,实际上是最关键的。通过文化,让我们的国民都走进一个高度文明的时代,才能够使我们的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个题目要从宏观方面来阐述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其实一个国家的强大,并不在于它有多少财富,不在于它国防力量有多强大,也不在于它的公共设施有多华丽。国家要实现真正的强大,最终要落在文化的强大上,要落在国民的文化素质高低上,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复兴,实际上是最关键的。通过文化,让我们的国民都走进一个高度文明的时代,才能够使我们的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过去受到世界人民的尊重,就在于我们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仪就代表文化发展的高度和深度。怎么样创造性转化,怎么样创新性发展,怎么样树立起文化的自信,有多少国民对我们的文化足够自信,有多少国民能够真正地坚持我们的文化主体意识。我觉得这都可能需要打个问号。 文明是相对于野蛮来讲的,人类脱离野蛮,走上了文明的道路,那是一段很漫长的过程。而真正地走上文明,用文来阐明人类,这才叫文明,“文”就是“纹饰”,人类经过了自我的觉悟、自我的装饰脱离了野蛮,所以文明就是以文来明。文化就是以文来化,用人类自己觉悟到的东西来提升自己,不让自己像动物一样野蛮。 文化建设是一个软实力,但其实它恰恰是一个最硬的实力,体现一个国家强大的最根本的基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经常会讲儒释道三教。隋唐时期基本上形成儒释道三教格局,其标志性事件就是唐玄宗亲自选注了三本书。第一本是《孝经》,它是儒家的经典,百善孝为先,孝是构建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的概念。第二本是《道德经》,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著作。第三本是《金刚经》,佛教的经典著作。这些形成了中国社会以三教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和核心的结构格局。从唐以后,这三本著作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相互配合的一个结构,同时也说明了中国文化始终是多元包容的一种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自都吸收了其他两者的很多精华来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同时又都保持了自己文化里的根本基因,各自的特色基因又可以相互配合,所以历史上有这样的说法:“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这其实阐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自身的身心关系。以道治身,是要我们认识到解决人跟生存环境也就是自然的关系问题,要多尊重自然、多顺应自然,才能够处理好人跟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儒家的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在处理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佛教构建了一套学术系统,被称为戒定慧三学,来对治人心中的贪嗔痴,来调解人身心之间的矛盾。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他倡导的仁,不是简单的爱人、恻隐之心等,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能够管住自己,让自己的视听言动都合乎礼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才是仁,是孔子提倡的仁学的核心。复礼的核心可以说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要自制,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克制自己,自己管理好自己。孔子提出的仁,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是自爱,不要做违背礼的事情。 那么,如何将儒家文化跟社会问题相结合。儒家文化深深地扎根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特别是跟政治制度的构建息息相关,所以当我们想要来改变政治制度的时候,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如何来认识儒家的政治理念。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也没有能够真正的成功,都需要反思阻挡政治制度革新、革命的根源。新文化运动就追溯到了这个根源,把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文化,因为它是构建制度文明的一个基础,其根本理念是血缘宗法,这个理念跟西方文化中生命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中国文化是按照自然血缘的关系来构建伦理道德的,所以要彻底否定这种血缘的联系,就要彻底地破除儒家文化,因为儒家文化是构建社会制度的理论依据。最著名的论断就是礼教是“吃人”的。礼教之所以“吃人”,就是因为它让每个人安分守己,不能超越各自的身份。但是儒家礼教如果被否定了,人们就没有约束了,可以想怎么样说就怎么样说,想怎么样做就怎么样做,这也是不行的。所以在今天,如何评价儒家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正面作用和社会意义,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所以,我们今天要重新来认识礼教。首先要知道,礼是因何而起的。孔子提出的仁学,它的根本就是要恢复礼。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他倡导的仁,不是简单的爱人、恻隐之心等,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能够管住自己,让自己的视听言动都合乎礼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才是仁,是孔子提倡的仁学的核心。复礼的核心可以说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要自制,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克制自己,自己管理好自己。孔子提出的仁,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是自爱,不要做违背礼的事情。那礼是因何而起?礼里边究竟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荀子的《礼论》做了阐释,“人生而有欲”,人生来就是有欲望、欲求的。“欲而不得则求”,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要去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争”,在求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限度的话,就会贪得无厌。所以“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争”“争则乱,乱则穷”,这个社会就不安定了,所以礼是因此而被提出的。 礼要解决的问题荀子讲得很明白。礼是“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养育人的欲求、欲望,满足人们的需求。再进一步,荀子讲得更深刻了,礼的这种规定,要达到一种什么结果,“使欲必不穷于物”,让人的欲望不至于穷尽了物。“使欲必不穷于物”“使物必不屈于欲”,所以礼的作用是在物和欲,欲和物之间达到平衡。物、欲处于一个强劲的对抗关系,而礼的制定,就是要让“使欲必不穷于物”“使物必不屈于欲”,把物和欲这两个关系处理好,这才是礼的根本。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伦理说教、道德说教,而是要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所以荀子对礼的起源的考察以及对其深刻意义的分析,我认为非常重要。这是儒家文化对当今世界的一大贡献。礼是“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能够让我们每个人的欲求都得到适量的,合乎身份的满足,它并不是一个我们想象中的一种抽象的道德说教,所有的道德设计、伦理关系的设计,都是为了让整个社会的资源、财富,能够有一个持久的延续,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所以荀子反复强调,人对于自然资源一定要开源节流,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一定要有长虑后顾,不能够只看到眼前,人们要长久地思考,要顾及到以后的情况。这些思想,我认为相当深刻,我们今天读来都有很大的启发。所以礼者,表也,树立一个标杆,礼是要人去践行的,所以礼者,履也。礼起着各方面的作用,特别是起着维护社会和谐有序稳定的作用。 因此,礼的核心就是每个人要认识自己的身份,叫做明分。荀子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明分使群”,明了分,这个群的力量就发挥出来了。所以,礼就是要我们每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身份。礼教也往往会被叫做名教。儒家礼教里边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分定身份以后,大家按照要求,按照自己的身份去尽自己的职责,所以儒家的思想体现了一种担当的精神。在礼的文化里,就是要调配好各个不同的身份,然后再来分配好各种各样的资源,让大家能够合理地、恰如其分地得到欲求的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明分,每个人要有一个对自己的认识和认同。 在礼文化中,还有很多的内容。《礼记》里边讲,“礼者,大报本也。”礼,要用来报本,做人不能忘本。所以“礼者,大报本也。”《礼记》《荀子》明确告诉我们,礼有三本,第一,天地,“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本,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在中国文化中,天地万物和人都是自然而然生的,是“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天地生万物,有各种类,我们认同的是一种群体的生命,每一类生命又都有它自己的前后联系、源头,所以又必须不能忘记你这一类的源头,那就是祖先。“先祖者,类之本也。”先祖是我们这一类的本,这是第二个本。第三个本是“君师者,治之本也。”君和师是人类自己懂得怎么管理好自己的根本,实际上简单来讲就是通过教育认识到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命。《礼记》里面的《学记》,一开头就告诉我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建立一个国家,来君临民众、治理民众,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这就形成了传统文化中的最核心的信仰观,甚至于信仰对象,“天地君亲师。”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敬天法祖、尊师重道。所以中国人敬畏天地,敬畏祖先,敬畏师长、君师,我们用各种各样的仪式、各种各样的祭祀来表达我们的不忘本,我们强调的是人在做天在看,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子孙,中间还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就是“天地良心”。儒家文化在建立我们的信念方面体现得非常坚定,让我们坚信这个世界就在现实中,这个世界是自然而然生成的,这个世界是靠人自己去维系的。 从野蛮走向文明是要很长的历史过程的,文明的力量也就体现在文化的力量上,它能像春风化雨似的,润泽万物,让它慢慢受到滋养以后,茁壮成长起来。我们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思想有清醒的了解,然后才能够对它有信心,才能够坚守这样的文化主体,才能够广泛地接纳各种各样外来的文化滋养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儒家思想包含了深刻的报本思想、敬畏思想。礼者,敬也。敬是要尊敬他人、敬畏他人,也要尊敬自己、敬畏自己,还要尊敬你的事业、敬畏你的事业。孔子在《论语》里面讲“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诚信则神。所以中国人的敬是出于内心的敬,“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用敬来规范自己的内心,用义去规范外在的行为,这是《周易》里边的话。中国人的敬是强调内心的敬,外在的形式只是来表达内心的敬。所以儒家文化都是向内的,反躬自问的,为仁由己的,它不用外在的东西来要求人。礼是言行的规范,只不过它不是强迫性的,它是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这在西方的法律理论里边,就称之为习惯法、自然法。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习惯确确实实是一种规矩,它要求我们自觉地去做,而且因为它在生活中已经形成习惯了,所以大家做起来并不知道自己是在遵守某一种法,因为它不是强制性的,所以在西方法文化里边,把自然法、习惯法跟人为法相对应,而且西方社会认为生活中的自然法、习惯法是法建立的基础。《论语》里面还有一句重要的话,叫做“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意思是如果大家连一点自觉遵守的理念都没有,那么强制的法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漏洞可以钻。“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这就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知道这个不该做、那个不该做,而且行为都规规矩矩的、方方正正的,这就是礼和法的差别,这个法是刑法,不是礼法。礼也有法,所以我们叫做礼法。我们现在所用的法,是刑法。我们过去讲刑德并用,礼法跟刑法是不同的,我们讲的礼法,是各种规矩,所以礼里边包含了法的内容,需要我们遵守。清代有一位学者,叫做陆世仪,他就针对当时的家庭教育重法不重礼的问题,发表了一番言论。他说“法使人遵”,法是让人去遵守,“礼使人化”,礼会使人发生变化,“法使人畏”,法使人畏惧,“礼使人亲”,当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了要自觉遵守这些规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是非常亲密的。所以我们不要忘记礼里边重要的内容,除了宗教信仰的问题,还有非常重要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法、自然法。更重要的是,通过礼的教育,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大家都懂得要尊老爱幼、童叟无欺、诚信做人。通过礼教,构建了一个良好的社会习俗。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在他的著作里有一句话:“有良好习俗的社会,它的法律是简单的”。这句话是真理,一个有良好习俗的社会,它的法律必定是简单的。这是礼里边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再有,礼告诉我们很多的仪式性的东西。礼教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有宗教信仰,有法律内容,有社会习俗的内容,还有礼仪形式的内容。荀子还分析了礼里边最核心的就是人的自我认识,人在天地之间、在万物之间,只有人是能够跟天地相并列的、能参与天地变化的,其他万物都没有这个能力。他有一句话叫“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所以人跟天地可以并列。人有其治,管理万物,治理万物,人有这个能动性、主动性,所以人就可以跟天地相并参。人如果认识到这个位置的话,就必须管住自己。《荀子》里边反复强调,人不能够代替天职、天功。所以荀子提出来,“明天人之分”,你的身份是可以参与治理,但你不是生万物、养万物的,你只是参与治理。掌握了天地运行的规则、天地运行的趋势,然后去管理它、去推动它,让万物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过去我们为了迎合西方的文化,说中国文化里边也有人定胜天,就拿出荀子的话,这是不对的。荀子是让我们明白天的职能和人的职能。人不能去代替天的职能,但是人可以去了解天的职能,去帮助它向好的方面发展。在《礼记》的《礼运篇》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人者,天地之心也。”人就是天地的那颗心,人心一动,天地就跟着变化,所以为什么张载“四句教”里面第一句话就叫做“为天地立心”。 儒家的文化首先让我们认识到人自身,人应该有分辨的能力,应当明白自己的身份,应当遵守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份要求去做,这样才能够达到社会的平衡、和谐,所以礼教不是简单地限制我们。中国的文化恰恰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是脱离不了关系的,种种关系把人跟人联系在一起。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为自己考虑,而要在一个群体中考虑,特别是要为子孙后代考虑。礼教内容丰富,我们今天要重新来认识,礼不是一个抽象的简单的伦理说教,它能帮助我们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人群需求和欲求,它是维护人跟整个大自然万物和谐关系的。礼教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孟德斯鸠讲到,在世界历史上能看到一种现象,就是征服者改变了被征服者。可是在中国,我们看到的不是这样,我们看到中国的历史,往往是征服者被被征服者所改变。如果梳理一下中国历史,我们的文明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不断地提升。从野蛮走向文明是要很长的历史过程的,文明的力量也就体现在文化的力量上,它能像春风化雨似的,润泽万物,让它慢慢受到滋养以后,茁壮成长起来。我们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思想有清醒的了解,然后才能够对它有信心,才能够坚守这样的文化主体,才能够广泛地接纳各种各样外来的文化滋养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所以我觉得今天重新认识儒家文化,有很多丰富的资料和资源值得我们吸取。所以,坚持文化的主体精神,坚持文化的自信,非常重要。我们要真正强大,就要重新振兴文化,让世界人民看到我们是一个礼仪之邦,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作者:楼宇烈,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北京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