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适逢李可染先生诞辰110周年,作为20世纪中国画艺术的巨匠,老百姓对他的作品十分熟悉。11月30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的李可染最后十年展,以“墨天神境”为题,深切缅怀这位艺术大师所创造的辉煌。 为此,策展方别出心裁,请李可染先生之子李小可专门在展厅中央复原了这位艺术大师最后十年工作的画室,正是在这里,李可染度过了孜孜以求的十年时光,迈向人生艺术的巅峰。其实,搭建与布置这间画室,实现了李小可长久以来的一个小小心愿,他希望观众也能分享他重温与父母朝夕相处的那段美好时光。1973年,李可染全家搬离了居住了20多年的大雅宝胡同甲2号里的旧宅,迁入西城区三里河社区的单元房。可以说,这个展上的作品都诞生于这间20平方米大小的画室。它拥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师牛堂”。李可染一生有六个堂号,以“师牛堂”最为著名,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展厅中这间复制的画室外面墙上,布置了李小可专门为此展撰写的文章,文中回顾了父亲李可染在“师牛堂”中对中国画的不懈追求,也重温了一些点点滴滴的往事。 “师牛堂”的来历 说起“师牛堂”名字的来历,确实与一只牛有关。那是上个世纪40年代,李可染住在重庆郊区金刚坡下农民家里,隔壁房间就是牛棚,那里养着一只大青牛。李可染清早起床刷牙时,便能看见它,晚上睡觉时,更能清晰地听见它喘气、吃草、蹭痒、啃蹄。天长日久,他为牛的品性所震撼,从此,牛,触发了李可染绘画的灵感,成为他的重要题材之一。那时正值抗战时期,中华大地遭受着日本侵略者的蹂躏。李可染常常望着窗外,这只大青牛早出晚归的景象,一次又一次地勾起他的思乡之情。国破山河在,他带着对和平的强烈期盼,创作了大量以牛为主题的作品。牛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中。转眼40年过去了,1981年,劫后复出的李可染出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有一次他应邀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书写“俯首甘为孺子牛”,一下子又勾起他对40年前那只大青牛的回忆,沉浸在那段艰苦却乐观的岁月中,于是他又开始画牛,一发不可收拾,索性给自己的画室取名“师牛堂”。李可染如画中的水牛一般,勤勤恳恳地描绘着他胸中的山山水水。 李可染的牛极富生活情态 李可染最喜爱画的是《五牛图》,在题款时总要写下这样一段话:“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而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皮毛骨角无不有用,形容无华,气宇轩宏,吾崇其性爱其形,故缕缕不倦写之。”画家本人正是以牛的务实态度与苦干精神支撑起晚年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 在普通人看来,牛的题材也许太单一了,怎么经得起反反复复的描画。可是,在李可染笔下却真地呈现了千姿百态的生活情趣,表现出不同的意境。例如,《牧童弄短笛》的后景中是一棵遒劲的古松,牧童站立其下,手握横笛,凝神吹出一支悠扬的小曲;前景中的小牛,正在前行,听到笛声,侧头细听。《秋趣图》中,高大的瓜藤,秋叶正黄,两个牧童趴在下面,正起劲儿地斗着蟋蟀,前景中两只牛前后偎依,卧在地上酣睡。《林茂鸟竞归》背景中,成群的鸟儿盘旋在葱郁的林木旁,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惹得前景中骑牛踏上归途的牧童回头张望。《牛背闲话》中的水塘上方,茂密的枝叶构筑成浓荫,水中的两个牧童,伏在各自的牛背上,说着悄悄话。李可染在图中记述了一段往事:“昔年游黄山,在清凉台边见有此奇松。今写其仿佛,因感高岩之松饱经酷暑严寒而愈老愈美,非仅其寿长也。可染又记。”画家借孩子的眼睛,回望记忆当中最难忘的那棵古松,用画笔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李可染借“牧童放牛”的题材,不仅表现了中国画构图之奥妙,而且借孩童之心,重温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孺子可教,素质可染” 那是一段漫长而苦难的岁月。1907年,李可染出生于江苏徐州一个平民之家,排行老三。他的父亲很会讲历史故事,童年的李可染爱上戏曲绘画也许与此有关。他常用碎碗片在地上画戏曲人物,博得邻人围观。1916年,李可染入徐州“吴氏兄弟小学”读书。图画老师王琴舫见李可染聪慧好学,赞曰:“孺子可教,素质可染”,遂给他取学名“可染”。1923年李可染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初级师范科学习图画,毕业后回到家乡担任艺专教员,3年后即1929年考取了杭州国立艺术院研究生院,专攻素描和油画。由此,他跨入了西方艺术的门槛,这为他以后在中国山水画中探索光影的崭新表现力打下了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实践,李可染以其非凡的睿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登上了艺术生涯的顶峰,成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画坛上承先启后的艺术大师。他的历史使命正是连接传统与现代,开拓中国水墨画的新路。这一切,正是李可染在“师牛堂”中苦苦追寻的最终目标。他以非凡的艺术品格,将中国山水画引领到一种新高度、新的境界。在最后的十年中,他建构了“李家山水”的基本格局,他完善了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他为当代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