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篇 《W波量子论》引言 休憩数日,将以《W波量子论》的新专辑与网友们继续交流,欢迎批评指正。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洛意1924年发明了物质波的新概念,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26年发明了薛定谔方程,形成物质波量子论的基础。此即量子论发展的第一阶段,但存在时间很短暂。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于1927年发明了几率波的新概念,提出了不确定原理,很快得到大多数物理学家的支持。于是,物质的波动变成几率的波动,薛定谔方程被视为描述几率波的方程,形成了新的几率波量子论的基础。这是量子论发展的第二阶段,几率波量子论居统治地位已达70年。 我们已经完成《量子论之新解》、《超光速W波通讯之探索》、《超光速通讯实施方案》等专辑的讨论,用了数十篇文章的篇幅给量子论引进W波,努力使W波的新元素与量子论相结合。现在已经有条件将这些文章浓缩进而提升为一种新的量子论——W波量子论,从而表明量子论的发展开始进入第三阶段。 以上即是物质波量子论——几率波量子论——W波量子论的三步曲。其中,W波量子论很可能就是21世纪的量子论了。 第169篇 W波量子论 第一定律 一、卜朗克的发现 物质世界的量子特征,由德国物理学家卜朗克在1900年研究黑体热辐射时,首先发现。他认为辐射能量E是一份一份的,有最小能量单元 h,都取 h 的整数倍,这倍数即频率f ,并借助动能mv2/2的单位是克·(厘米2/ 秒2)来表示,公式为 E= h f (8—1) 式(8—1)称为卜朗克量子公式,h 后来名为卜朗克常数h , h = 6.63X10—27克·(厘米2/ 秒2)/赫兹(或写为 h = 6.63X10—34焦耳/赫兹),表示频率f = 1赫兹时,黑体热辐射能量子所带的动能。若消去了赫兹,这个极微小的能量值也叫做卜朗克常数,它就是能量子,亦即能量的、最小的、基本的单元,记为 h 。= 6.63X10—27克·(厘米2/ 秒2) 二、卜朗克和爱因斯坦的疑惑 能量和频率都是经典物理学的语言,卜朗克用这个语言所描述的辐射能的分立状态与经典物理学所认定的关于热能、光能、电磁能之连续性是对立的。此分立性构成了量子论的特殊本质,并成为量子论与之在逻辑上不一致的根源。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文章,认为光波具有粒子性,他创造了光量子一词。这样,爱因斯坦把分立性由卜朗克的黑体热辐射,推广到光辐射,从而支持了卜朗克的量子说。后来明白,黑体热辐射也属于光幅射。 辐射的能量、或微观粒子的能量,都取6.63X10—27克·(厘米2/ 秒2)这个能量量子(能量的、最小的、基本的单位)之整数倍,这已被实验反复证明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但是,卜朗克和爱因斯坦这两位能量子的发现者和倡导者,直到就木之时都很疑惑,不知为何辐射的能量,或微观粒子的能量一定是量子化的。 三、W波量子论 第一定律 “道”物理学经研究认为,此能量子 h。中的“克”代表着物质,“厘米”代表着空间,“秒”代表着时间。辐射的能量,或微观粒子的能量之所以一定是量子化的,其原因在于物质、空间和时间此三大基本要素,在微观尺度上,它们都一定是量子化的。并由此作适度之推广,得到如下的W波量子论 第一定律: 对于物质世界,量子化是其基本特征之一。不论在宏观世界还是在微观世界,时间、空间、物质三要素都是量子化的,存在着时间量子、空间量子、物质量子和能量子。 笔者 2007年5月25日 W波量子论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L1 = K。( D。2 / T。2)m° (8—2) L2 = K。( d。2 /τ。2)m° (8—3) 并有: L1 = L2 = L ≈ h。 (8—7) (8—2)式表示:能量子L1与宏观世界的空间量子D。的平方成正比,与宏观世界的时间量子T。的平方成反比,与黑体光辐射的质量子m° 成正比,K。为系数。 (8—3)式表示:能量子L2与微观世界的空间量子d。的平方成正比,与微观世界的时间量子τ。的平方成反比,与黑体光辐射的质量子m° 成正比,K。为系数。 (8—7)式表示:L1为宏观世界量子化时空的能量子,L2是微观世界量子化时空的能量子,因L1 = L2 = L ,所以L称为共同能量子。共同能量子 L ≈ h。= 6.63 x 10—27 克 厘米2 / 秒2 ,这就是卜朗克常数h。的秘底。 式中,D。为宏观世界的空间量子,T。为宏观世界的时间量子, d。为微观世界的空间量子,τ。为微观世界的时间量子,m°为光质量子,系数K。=π2 。 (转载自张天健_560的博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