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祖师在《登天指迷说》中曾言:“亥子之交,剥复之间,于太阳初动兴功时,手探月窟,足蹑天根,回风混合,从此有百日功灵之妙,此金液还丹,乃阴阳五行之大道也,除此玉液、金液,性命双修,清静自然之道,余皆旁门小法。” “太阳初动”之时,为“兴功”的最佳时机 这段论述,蕴含着三丰祖师要求后人演练时所须遵循的道家内涵、风格及特点。 首先是练功的时间。三丰祖师认为,“太阳初动”之时,也即早上七八点钟太阳刚刚升起,为“兴功”的最佳时机。这时植物在阳光的照耀下进行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此时段的空气最为新鲜,含氧量极高,双手劳宫穴可采取到高质量的日月之精华(外炁),从而达到最佳的培补效果。 其核心是要求修炼者须遵循“手探月窟,足蹑天根,回风混合”的修炼方法。 关于“手探月窟”,究竟是如何修炼的呢? 三丰祖师在《一粒黍米说》中曾言:“人身造化同天地,故人身亦有真日月,道在迩,何求之远也!”这就是说,人身亦有造化天地、日月之功能。道即在人身,又何必去舍近求远呢?因此我认为,人身的左手可以喻为“日”,右手可以喻为“月”。左手的劳宫穴可喻为“日窟”(造化窟),右手的劳宫穴可喻为“月窟”(造化窟)。我们在行功走架之时,凡是出现双手掌心阴阳相照的手法,即是“手探月窟”的功法。由于赵堡太极拳代代秘传的缘故,如今还保留有三分之一的拳势含有“手探月窟”的手法。其中以低探、中探、高探、左探、右探为特色的“高探马”拳势最具代表性。其次闪通背、十字手、十字单摆莲、白鹤亮翅、斜行、懒扎衣、金刚捣碓、左右进步冲拳、喜鹊蹬枝、玉女穿梭、扎七星、上步七星掌、三开合起势与三开合收势等势,均含有“手探月窟”的手法。故可以说,“手探月窟”是赵堡太极拳的风格和特点之一。 什么是“足蹑天根”? 首先要搞清楚何为“天根”?天根,老子称其为“天地根”,就是“海底穴”。所谓“足蹑”就是小心翼翼、蹑手蹑脚的意思。其与太极拳的术语“迈步如猫行”有异曲同工之妙。亦即将足跟轻轻地抬起,让其与天根靠近。三丰祖师让后人修炼“足蹑天根”这一功法的意义何在呢? 元代丘处机在《大丹直指•论奇经八脉》中说:“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炁之祖,采之者,以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这说明要想打通奇经八脉,让真炁运行全身,首先要打通“阴跷一脉”,因此脉是“总为经脉造化之源”,为八脉之主脉,是修炼八脉之源头与核心,也是修丹悟道的重中之重。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阴跷一脉左右对称,起始于足根内侧的“照海穴”,意即照耀炁海之底之意,由下肢内侧向上到天根(即会阴),再沿腹部和胸部的两侧一直上升到双眼内侧的睛明穴。阴跷一脉上通泥丸,下达涌泉,贯穿人身的上、中、下部。在这一脉络中,位于足后跟内侧的“照海穴”具有上通天根、下达涌泉的枢纽作用。若能让“照海穴”与“天根穴”(即会阴穴)之间经常相互照应,相互吸引,增强阴跷一脉的内炁与外炁的相互感通,则有利于打通阴跷一脉。所以三丰祖师将“足蹑天根”作为修丹悟道极为重要的功法传授给后人。赵堡太极拳的金刚捣碓、左右金鸡独立、高探马、倒卷肱、斜行等势,就是修炼“足蹑天根”的拳势。 再来看什么是“回风混合”? 我们在行功走架之时,遵循“手探月窟,足蹑天根”的修炼原理和手法,左手掌心的“日窟”与右手掌心的“月窟”,在相互对照、相互吸引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氤氲的内炁与外炁,在铅汞交媾的过程中会形成一股含有内外炁场、电磁场和风场的混合场,使其在自己的胸前(怀内)、腰裆前旋转、回荡……这种“回风混合”的混合炁场,十分有利于“下种法”、“栽接法”和“三家相见”的得外炁效果,更有利于凝结内丹和筑基功夫的完成。在性命双修的前提下,完成筑基功夫,实现了金液还丹、玉液还丹,打通阴跷一脉之后,继而打通奇经八脉,就能登堂入室而进入道境。 由此可知,具有“百日功灵之妙”的“手探月窟,足蹑天根,回风混合”的拳理、拳法是赵堡太极拳较为典型的风格和特点之一。 倒卷肱 此外,清代乾隆版《吕洞宾全集》一书中有关丹诀:“山上长男骑白马,水边少女牧乌龟”(即斜行、倒卷肱势),“青龙乘火铅作汞,白虎腾波汞作铅。欲得坎男求配偶,须凭离女结因缘。”(即杜元化传金刚捣碓势),“又不知反阴之龟,回阳之雁”(即斜行、倒卷肱势),“酒是良朋花是伴,花街柳巷觅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无中生有还丹象,阴里生阳大道基”(护裆与捂裆的拳势皆是也),“水中白雪微微结,火里金莲渐渐生。”、“有畛有园难下种,无根无脚自开花。”(即十字手的火里栽莲法),“朱顶鹤来云外接,紫鳞鱼向海中迎。”、“若要自通云外鹤,直须勤炼水中金。”(即云手和野马分鬃),“降龙须要志如天,伏虎心雄气似烟。痴蠢愚人能会得,管教立地作神仙。”(即伏虎势),“正心收住黄龙髓,张口擒吞白虎浆。不是圣师当日诀,谁能做得这文章。”(即斜行势),“两口相逢是吕嵓,诸人识得莫胡谈。离中力量人难敌,能把乾坤一担担。”(即反掌单鞭势),“同类铸成驱鬼剑,共床作起上天梯。”(即三峰采战术),“大道玄机颠倒颠,掀翻地底要寻天。龟蛇共穴谁能见,龙虎同宫孰敢言。”(即倒卷肱、海底针、闪通背、斜行、高领落势)。 张三丰祖师《玄机直讲》有关丹诀“五行四象入中宫,何虑金丹不自结。”(即杜元化传金刚捣碓和三峰采战术),“峨眉山上紫霞飞,霞飞化了红炉雪,龙吟逼,虎啸迫,灵龟吸尽金乌血。”、“若追二炁归黄道,三家相见仙胎结。”、“乌八两,兔半斤,二物同入戊己村。两头武,中间文,四象擒来一处烹。”(即三峰采战术),“青龙喜,白虎恶,青龙缠定乌龟壳。”、“欲向西方擒白虎,先往东家伏青龙。类相同,好用功,外药通时内药通。”(即斜行势),“龙虎上下转升腾,海底灵龟弄星月。”(即海底针转闪通背势),“铅投汞,配阴阳,法象玄珠无价偿。此是家园真种子,返老还童寿命长。”(即高探马、闪通背、高领落、三开合起势与收势),等等。 上述可知,古传赵堡大架太极拳套路中的部分拳势的内涵、修炼方法、风格,与吕祖和张三丰祖师对同类阴阳龙虎丹法的描绘与诠释,奇迹般的相吻合,足以说明太极拳与道家、道教内丹术的修炼有其深刻的渊源关系,是符合事实的,并非捕风捉影、故弄玄虚。 综前所述,赵堡太极拳自明代万历年间,蒋发先师到山西太谷县跟随王宗岳学艺七年。返里后,将张三丰祖师创造的龙虎丹法太极拳带回了河南温县。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第十代宗师郑伯英才将此术带到西安,再由任志义老师将赵堡大架传给我。此拳历经四百余年在赵堡镇的代代秘传,相对其他流派,异化现象较少,从总体上看,保留三丰祖师太极拳原始风貌和精髓相对较多。以上赵堡太极拳的内涵、风格、特点及流传史等足以证明,武当赵堡太极拳是张三丰祖师嫡传的龙虎丹法太极拳,是太极拳之母拳。 (本文转载自“百度文库”,作者戚建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