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来概括引力波,那就是:物质运动变化时引发的时空弯曲。引力波也称重力波,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是时空曲率的扰动以行进波的形式向外传递的一种方式。如同电荷被加速时会发出电磁辐射,同样有质量的物体被加速时就会发出引力辐射,这是广义相对论的一项重要预言。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引力波与太极图 当从网上看到这幅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发布的引力波示意图时,我的第一印象是:这就是道教太极图。 引力波的发现使人类对宇宙秘密的探究又推进了一步,但是中国老祖宗在几千年前早就通过太极双鱼图告诉你了,只是你们没读懂。 资料图来源网络 《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宇宙起初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能量子,这个能量子拥有咱们这个宇宙的所有客观存在的能量,后来,这个能量子分解为正负两个能量子,紧接着,它们便以每个能量子分解为两个能量子的方式进行,然后进行裂变连锁分裂,当正负能量子各分解为8个能量子的时候,他们便组合宇宙史上的第一个正极限粒子和第一个负极限粒子(或称之为反极限粒子),但由于这两个极限粒子的当量相同而性质相反,故便在最短时间内又重新湮没为一个能量子,这样的裂变持续进行了无数次。不过,基于某种偶然的原因和裂变的重复进行,裂变得以继续进行,而这个偶然的原因就很可能涉及到不同于我们这个是在宇宙的虚在宇宙,至于其机理将很可能涉及到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故现在不予推断。 当这个能量子进行到第五次分裂的时候,真正稳定的极限粒子便诞生了,这是因为此时的正反能量子各有16个能量子。以正极限粒子的形成为例,此时的8个正能量子可能会形成最大的正极限粒子,但这个极限粒子的形成需要依赖另外8个负能量子的继续分裂,直到形成足够数量的负极限粒子,使之形成密度最高的极限粒子固体并吸附到那个正极限粒子的四周,这样,才会避免其与另外那个最大负极限粒子的直接接触而造成湮灭。同样,那个最大负极限粒子的形成也是基于这个过程。这样,宇宙当中的最大的正负极限粒子便得以诞生,它们构成了宇宙的两个基本点,咱们可分别叫他为宇宙正极点和宇宙负极点。 资料图 宇宙正极点和宇宙负极点形成后,由于它们的质量巨大,每个极限粒子大约占有宇宙总质量(包括能量)的四分之一,约为5.1×10^58千克,而其体积仅为4.2×10^-105m^3。想想看,这样一个密度如此之高的极限粒子当然能与异性极限粒子共同分解任何极限粒子,而造成造吸附大量的异性极限粒子的现象,这又会形成一种同性叠加的现象。比如,正极点会应吸附巨量的负极限粒子,而这些负极限粒子又必然会大量集合任何的负能量子,使得任何负能量子光线也无法逃逸,但却因不能吸附咱们能观测到的正能量子,从而形成能够看得见的宇宙最大白洞; 反之,则形成宇宙最大的黑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宇宙最大质量的同性极限粒子空间会通过汇聚越来越越多的同性极限粒子而不断造成宇宙空间膨胀,使正极点和白洞与反极点和黑洞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如此同时,黑洞和白洞之间的分界线也越来越越长,而正是这条分界线上,造成了正极限粒子和负极限粒子的充分融合,形成了巨量的极限粒子固体暗物质,且在这条分界线上的中心点上形成了宇宙密度最大的极限粒子固体,这个密度最大的极限粒子固体就是整个宇宙中心的中心点。 资料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形成后,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态势——正极点吸附负极限粒子形成完全看得见的白洞,而负极点吸附正极限粒子则形成朕们完全看不见的黑洞,这种图景连接在一起,将十分相似于中国古代那个以所谓的阴阳鱼为特征的“太极图”。只不过,其作为“鱼眼”的正极点和负极点,将因其体积极小和被其异性极限粒子所包围的缘故而观测不到,但由于正极点极限粒子和负极点极限粒子占有宇宙二分之一的质量,其分量却更为突出,这也非常符合“太极图”用大块面积的黑白两色突出衬托“鱼眼”的意蕴。因此,“太极图”很可能就是宇宙中心的真实图景。 现在宇宙中心已远非初始,由于中心点的极限粒子固体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而两个极点又具有强大的膨胀性能,故它们将最终形成围绕中心点高速运转的态势,以此而生生不息地化生万物!而这种高速运转的直接后果就是:宇宙中心的白洞和黑洞的区域越来越大,周围极限粒子的固体也越来越多。这样,一方面造成了宇宙的持续膨胀,另方面,也使作为宇宙中心的‘阴阳鱼’的半径越来越大。根据理论计算,宇宙中心将以宇宙膨胀速度的0.6%进行膨胀,目前宇宙中心的半径可能大约有1.5亿光年。 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道家的思想家的确是非常有智慧的。 (转自 王江火博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