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与科学 >

道家思想之宇宙

http://www.newdu.com 2017-12-27 问道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宇宙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综合。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们所存在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事件。根据大爆炸宇宙模型推算,宇宙年龄大约200亿年。
    《文子•自然》:“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二字连用,始见于《庄子•齐物论》曰:“旁日月,挟宇宙,为其吻合。”
    中国古人在极其久远的年代就对宇宙有了深刻的思考和研究,和佛教一样,中国古人对宇宙的认识也有一套完整的理论。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古人对于宇宙的了解是远远高于现代人的。
    道家的宇宙观和佛教的十分相似,他们都是认为宇宙由多层空间(时空系统)互相交织构成,各时空系统都是独立的世界但又相互交错。
    
    道家将宇宙分为三十六重天
    道家认为宇宙共有三十六层空间。道家三十六重天,分为六界,第一界称为欲界有六重天,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曜摩夷天;第二界称为色界有十八重天,依次是无越衡天、太极蒙翳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恭华天、耀明宗飘天、竺落皇笳天、虚明堂曜天、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天、显定极风天、始黄孝芒天、太黄翁重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第三界称为无色界有四重天,皓庭霄度天、渊通元洞天、翰宠妙成天、秀乐禁上天;第四界是四梵天,无上常融天、玉隆腾胜天、龙变梵度天、平育贾奕天;第五界是三清天,即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禹余天、太清境大赤天;最高境界是第六界大罗天。
    除了将宇宙整体分成三十六层天以外,道家还详细描述了和地球空间相连的各个空间,这就是洞天福地。
    所谓洞天福地,主要是指大天之内的道教神圣空间。它所涵括的地域有洞天、福地、靖治、水府、神山、海岛等,具体说来就是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十八水府、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庐以及十洲三岛。
    洞天福地理论是道教宇宙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内涵用现代语言可以解释如下:在我们人类栖居的以地球为中心的居留空间中(即所谓的“大天世界”)还并存着三十六所相对隔绝、大小不等的生活世界(即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及七十二处特殊地域(即七十二福地)。这些洞天福地大多位于中国境内的大小名山之中或之间,它们通连贯通,构成一个特殊的地下世界。其中栖息着等级较低的仙灵或避世人群。
    按照道教的解释,洞天福地世界与我们所处的大天世界相似也具有各自的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等自然组成因素。由于洞天福地位于大天世界的空间中,因而它们与我们的世界就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例如世人有时误入洞天,洞天居民有时也造访人间)。同时又由于它们存在的相对隔绝性,洞天福地世界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时空构造。一般而言,洞天世界对世人是不敞开的,它们的存在具有很大的隐秘性。从功能方面看,除少数避世型洞天外,洞天福地可以视为道士在达到终极解脱目标前的修炼场所;从起源角度看,道教洞天福地理论的产生与形成应与史前期及文明初期中国古代先民的山居习性有密切关系。对此,我们只要考虑“石室”、“洞窟”在前道教时期和道教产生初期曾经充当过修道之士的基本居留场所就可明白。从宇宙论、存在论的角度看,道教洞天福地理论反映了道士们观照天、地、人、物的独特视角,其中所隐含的天观、地观、人观、物观都是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的。它与我们通常看待存在、非存在、虚无、实体的看法都不相同,乃是以一种环环相套的圈层宇宙构成论为背景来解释天、地、人、物的存在形式。这与道教的根本道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中国有许多论述洞天福地的古籍,其中《正统道藏》收录最多。对洞天概念的最好解释见于早期上清系经典《紫阳真人内传》。其云:“天无谓之空,山无谓之洞,人无谓之房也。山腹中空虚,是谓洞庭;人头中空虚,是谓洞房。是以真人处天处山处人,入无间,以黍米容蓬莱山,包括六合,天地不能载焉。”依此所解则“洞天”实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洞天包括天空(天无)、山洞(山无)及洞房(头空)。此解释清楚地表明了道家的宇宙观:宇宙由多层空间组成,宇宙中的时间、空间都是相对的,有中存无、无中生有、大中有小、小亦含大。
    洞天思想的实质是大天世界之内包含着小天世界,物质互相包含的世界结构论。从比较思想史的角度看,洞天福地理论是道教提出的一个极具思想独创性的学说。它的建立乃是以老子及中国传统的气化宇宙论为思想背景创发出来的。按照老子及中国传统宇宙论,天与地,有与无,形与神之间并不像西方传统的物质理论所主张的那样,存在着决然断裂的间隙,而是具有连续性、统一性。它们连接的物质基础就是元气。在道家看来,物之可见可触者如种种有形之物乃是由气凝聚而成,而通常所谓的空无如天空、人之精神及神灵也并非绝对虚无、非存在,而是以精微之气或元气之形式存在。按照这种理论推论,则在可见的由粗鄙之气凝结而成的有形世界之外、之中还存在着不可为人所感知的无形的精微世界。如此,整个世界之存在图景就不能简单地划分为有形世界与无形虚空之叠加,而是一种圈圈相箝套的层次结构。在此圈层宇宙结构中,由人之视角看,由最精微之元气组成的世界居于最底层,构成世界的不可见部分;而由最粗劣的阴浊之气组成的世界居于最外圈,构成人类可感知的部分。这就意味着人类感知的世界实际上只是限制于圈层世界的一个特定层次,而远非宇宙的全部。对于这种世界之构成图式,《列子》作了很精彩的概述:故大小相含,无穷极也,含万物者,亦如含天地,故不穷,含天地之表,故无极。朕亦焉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亦吾所不知也。
    这种大小互含无穷尽的世界结构理论是对圈层宇宙论最充分的表述。类似的思想亦见于较早时期的道经。5世纪左右出世的《七域修真证品图》在论述七种果位真人所居界域时,就认为这七种世界是重重相因,层层相套的。如第一初果洞宫仙人居于名山洞府之中,第二次果虚宫地真人“其宫阙在五岳名山之上,玄虚之中,凝云结气,化为宫阙,曹府所治,佥然毕具。”而第三次果九宫真人居处的九宫又位于虚宫地真人所居之五岳虚宫之上,“太空之中,分有九位,位统一方。”三果之后,四果太清上仙,五果太极真人,六果上清真人,七果玉清圣人,其所居处之界域,皆系层层叠加,重重摄入。这种七域仙界格局显然是按照圈层宇宙论建构起来的。除此之外,唐以前有关洞天主题的小说笔记中也可见对这种圈层仙界图式的描述。例如《太平广记•阴隐客》录《博异志》述唐代有掘井工人误入地中洞天“梯仙国”之情景:“工人询于门人曰:‘此国何如?’。门人曰:‘此皆诸仙初得仙者,关送此国,修行七十万日,然后得至诸天。或玉京蓬莱,昆阆姑射,然方得仙官职位,主箓、主符、主印、主衣、飞行自在。’工人曰:‘即是仙国,何在吾国之下界?’门人曰:‘吾此国是下界之上仙国也,汝国之上,还有仙国如吾国,亦曰梯仙国,一无所异。’”此所述诸梯仙国即系层层互摄,圈圈相套。这显系洞天思想对唐人影响所致。
    
    壶翁的葫芦里有另一片天地——壶天
    壶天
    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后乃就楼上候长房曰:“我神仙之人,以过见责,今事毕当去。……”(《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
    陆地
    大地观是中国古代宇宙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宇宙论主要有四种:天圆地方说、浑天说、盖天说及宣夜说。天圆地方说出于《周髀算经》、《晋书•天文志》,述其说云:“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古人观察到的世界与我们所处的世界完全不同,在天盖在大地之间有天柱支撑。天柱或柱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渊源。从文献上看,早在战国时,屈原在《天问》中就曾提到“八柱”,认为天是靠着地上八根大柱支撑起来的。《淮南子•天文训》也转述了著名的共工怒触不周山,断裂天柱的神话。这说明天柱的思想与早期的创世神话关系密切,而所谓的天柱就是高山。东方朔所撰的《神异经》云:“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圆周如削。铜柱下有屋焉,辟方百丈。”
    此即以昆仑铜柱为天柱,并论述其形状、大小。天柱的概念后来影响了道教。元邓牧撰《大涤洞天记》引传说即认为天有八柱,并以大涤山为八柱之一,其云:“按传记所载,天有八柱,其三在中国。一在舒州、一在寿阳,洎今在余杭者,皆是也。”此述天柱,又认为八天柱中,有三柱位于中国。
    除天柱外,中国古人还提出“地柱”概念以说明大地之构造。晋张华《博物志》云:“昆仑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地下有四柱,四柱广十万里。地有三千六百轴,犬牙相举。”
    此即认为大地之下自成世界,其空间像地上世界一样系由地柱撑起。这一思想在早期道教中也有呼应,《关令内传》即认为整块大地内部都是空洞的,而撑起这一地下空间的就是位于四角的四根地柱,其云:“地厚万里,其下得大空,大空四角下有自然金柱,辄方圆千里。”
    通过以上这些道家宇宙思想的描述,我们就会对《山海经》中众多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找到一个相对合理的答案:《山海经》描述的主要内容是其他宇宙空间的地理状况,而地球空间是包含其内的。
    对于整个地球来说,每个区域都有相联的其他宇宙空间,在这些空间里也存在着人类,他们的寿命大多比人类要长久得多,他们拥有的能量和知识远远大于地球人类。根据主要的神话传说,对地球人类影响最大的高层空间的人类有三种,它们是中国地区的高层空间人类、印度地区的高层空间人类、地中海地区高层空间人类。是这些空间的人类创造了地球人类并传授了各种知识。
    时间与空间
    道教有关洞天空间的思想揉合了其关于时间、空间的独特理解。它的洞天世界表面上看处于地下区域,实际上其空间与世俗空间是重叠一处的。这在于某处并非现实的存在,而是指该处空间隐含着洞天世界之空间。这其实也是“芥子纳须弥”空间思想的一种形象表述。此外实在说来道教洞天世界只对栖居于其中的各级洞仙们才是真实的世界。这就是说只有在洞天居民的眼中洞天世界才完全展现出来,而对于世俗世界的生灵,除某种极特殊的机缘外(例如误入洞天),洞天世界通常是关闭的。对此,我们同样可以在有关文献中找到证据。唐以前的洞天类小说笔记虽然记述了不少误入洞天的事例,但一无例外都伴随着此类结局:误入者返回尘世,以后再访洞天,常常迷不知途。而这又并非由于造访者记忆的误差,因为他们中大多数人在步出洞门时都留意在沿途留下记号。这类描述在唐以前洞天类小说中也司空见惯。例如陶潜《搜神后记》记述著名的“桃花源”传说,其结局就是:“(武陵渔民)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乃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刘歆,即遣人随之往,寻向所志,不复得焉。”
    与我们生存的世界一样,空间和时间也是洞天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正是通过空间、时间,洞天世界展现其自身。然而,洞天世界的空间、时间只是相应于居住其中的洞天居民之存在状态而构建起来的。换句话说,只有针对洞天居民,它才完全呈现自身。
    
    道家认为洞天世界尤其特有的时间、空间
    这些载述说明洞天世界有其特定的空间存在形式,它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之中,然而又绝非像人类所认识的物理关系,而更像是一种重叠的“在……之中”。因此对于像十大洞天存于名山大地之间之类的说法,我们就必须灵活地理解,它只能解释为在名山之中。当然对于洞仙们来说,洞天总是时时都存在的,而对世人而言,洞天只是在极偶然的场合才显现。
    这种方术乃是道教仙传渲染的基本方术之一,在道教中甚为流行。其空间思想之背景乃是立基于一种弹性空间学说,即认为空间可以舒纵卷缩,舒之则方寸千里,卷之则千里一握。
    洞天世界、壶天世界都是奠基于一种特殊的空间思想构设起来的。按照这种空间理论不但现实的大小多维空间可以互相包含,而且多维立体空间也可以切入二维平面世界。至于二维平面世界能否转换成多维立体世界,据《太平广记》相关之载述,回答也是肯定的。这种独特的空间思想无疑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空间形式的设想,它所隐含的宇宙图式乃是一种独具道教特色的大小互含、重重相摄、无尽无止的宇宙图像。
    时间与空间一样在洞天世界的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历史文献看,道教洞天理论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时间思想。在各类有关洞天福地之载记背后,隐藏着道教特殊的时间观。从三维世界之时空理论看,如果说空间的基本特性是广延性,那么时间的基本特性则是它的流逝性,二者都可以通过测量工具来量度。道教构建的各种洞天世界当然也有其时间系统,然而它却与我们世界的时间系统很不相同。由文献所载各种造访者的经历看,洞天世界的时间速率较大天世界的缓慢。许多洞天类文献都描述造访者在返回尘世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的时间大段丢失。本来造访者在洞天只停留了不长的时间,然而返回人间后,他惊讶地发现个人生活的世界完全改变:朋友们的熟悉面孔不见了,家人的坟墓长出了青草,自己不得不与重子重孙共处。
    各洞天之间的时间也不是同一标准,有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天上一天、地上百年等许多种传说。
    洞天环境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评判,道教的洞天具有近乎完美的生态结构。几乎所有有关洞天福地文献提到的洞天,其自然环境都无一例外是异香芬芳,绿树成行,井泉甘美,气候宜人,灵凤翱翔,神龙飞舞,五灾不侵,百病不生。
    《太上灵宝五符序》记林屋洞天之自然环境云:
    【隐居自说】“初入乃小暗,须火而进,然犹自分别蒙冥。道中四方上下,皆是青石,方五六丈许,略为斋等,时复有广狭处。其脚所履,犹有水湿,或一二里间。隐居行当出一千里,不复冥暗,自然光照如白日,大道高躁扬尘,左右有阴阳沟,三十里辄有一石井,水味甘美,饮之自饱不饥。或见人马之迹,旁入他道。其隐居所行路及左右壁,似白石,石皆洞照有光,广七八十丈,高暨二百许丈。转近至洞庭,不复见上所极,仰视如天,而日光愈明,明如日盛中时,又不温不凉,和气冲然,闻芳香之气郁勃,终而不休。及道边有房屋亭传,奇玮雕镂,不可目名。既至众道口,周行广狭,回币相去,可四五十里,四面有玉柱为揭题,曰:九泉洞庭之墟。其间植林屋成行,绿叶紫荣,玄草白华,皆不知其名也。五色自生,七宝光耀晃晃,飞凤翔其巅,龙麟戏其下。斯实天地之灵府,真人之盛馆也。”
    这里提到的“九泉洞庭之墟”就是后来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九洞天:左神幽虚洞天。其中描述的主要自然构成因素有阴阳沟、甘美泉、发光壁(路)、芳香之空气及玄草白花、飞凤翔麟等等。这些因素搭配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和谐优美的洞天环境。
    在人类思想的最深处保留着对这些高层空间的记忆,对天国的向往埋藏在每个人的心里。这也就是宗教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当中的主要原因。
    (本文转载自“搜房博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