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比德于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许慎认为,“玉之美,有五德”:第一德,玉石颜色温润光泽,这是富有仁德的表现;第二德,根据玉石外表纹理可以了解其内部结构,这是表里如一、心怀坦荡的表现;第三德,玉石之音,舒展清扬,传播久远而音韵和悦,这是富有智慧和远谋的表现;第四德,玉石坚硬,宁折不弯,这是坚贞和勇敢的表现;第五德,玉石廉洁不贪、洁白正直,这是匡扶正气、倡导清廉的表现。 中国古老的玉石文化用精练概括的人格化语言,把玉石所具有五大品德描述为:“仁慈、胆识、公道、谦虚、明智。”台湾赏石协会在其《中国石谱》、《赏石心论》等专著中,把喜欢收藏和鉴赏玉石的人们,分为“石道五段”。石道初段:初学者。在溪床、河滩、海边、山坳、峰巅,只要见到石之稍奇者即行捡采,从中感受捡石的趣味。石道二段: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开始学会辨石,凡石肤碰伤或不完整者就会弃而不捡。重视石相之美观秀气。特别重视象形石、图案石、文字石的捡采保存。石道三段:对山水景石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并能依据一定的理论进行赏析。开始重视奇石的意境,努力使自己与奇石产生的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对抽象石的感悟也大为提高。一些不良嗜好因爱石而戒除或减少,乐意参加雅集诗会。石道四段:能准确地品评石头的高下优劣。藏石水准大为提高。为奇石题铭含意深邃,不落俗套。重视静观,重视与石头交流感应,应验“形象三分,心象七分”,因坚持修身养性,道德 面貌、涵养功夫令人钦敬。石道五段:最高层次。引入哲学观,思辩“天人合一”之理。尤喜禅石,对之如面高僧。面对奇石,有悟性,有感应。待人处世祥和平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