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青少年国学 >

【少儿国学】——成长——在经典的引领下

http://www.newdu.com 2017-12-27 北京国学教育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古圣先贤孝为宗 ,万善之门孝为基……”每次听到台湾知名音乐家李子恒创作的《跪羊图》,我们同学都会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是啊,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德育建设正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学生的优秀品德是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染、陶冶、涵养中不知不觉形成的,而我校的实践证明,国学精华是熏染、陶冶青少年时代的最好材料。
    一、感恩父亲母亲,报效小家大家
    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就要让孩子学会感恩;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就要培育感恩意识。我校每天的课堂三分钟口语交际是很好的集中思想教育时间。对于小学生,给他们讲大道理是听不进去多少的,我就利用他们喜欢听故事这个特点,给他们声情并茂地讲《二十四孝》中的故事。讲到感动之处,我与孩子一起眼含泪花,说话声音哽咽。慢慢地,孩子明白了自己的身体发肤是受之父母的,父母生养他们并不容易。于是他们的行为上也发生了变化:知道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打个电话回家,祝他们节日快乐;回家的时候,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为了切实地感念亲恩,我班还开展了“当一天父母”的活动,并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钟凯琳同学这样写道:“当我把一大摞小山一样高的碗碟抱到厨房时,细密的汗珠便从额上渗出来了,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因为劳累……想想以前这个时候,都是自己坐在电视机前欢声笑语,妈妈却在厨房默默洗碗,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我们难道不该为父母做点什么吗?”妈妈的评价是:“妈妈真高兴,我的女儿长大了,懂事了。”朴实而感人。学会感恩父母后,在面对有困难的人们时,他们也会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会对他人充满了爱心。由此也就拥有了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二、美化教室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古人云:“入灵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同化矣。”可见,环境能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就好比春风化雨,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一个班主任,一定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富有人文气息的班级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另外优美的教室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在新学期开学不久,当校长宣布六(1)班被评为“南宁市优秀班级”后,同学们的手都拍红了,挂牌后讨论如何再创书香班级时,我让全班共同开动脑筋针对班级目标和自身目标每人写出一两句言简意赅的班训,通过民主讨论达成了共识,制订了新班训:“学求上进,品求优秀”。我们将把它做成鲜红色黑体字贴在教室门口的右边作为班训,八个字的内容给人以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动力。这几个字提示同学们都是班级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应该在这个集体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为创建美好的书香班级贡献力量。
    在学校开展“读书立人工程”后,我班建立班级“凤凰台”图书角。同学们把自己家里的好书带到教室里来,给每本书登记编码,并制定班级图书管理制度,选出两位班级图书管理员。小小图书角的设立,既让学生实现了图书资源共享,又让他们知道要爱护图书,及时归还。另外,我们还在班上设置了 “状元郎”评比台、优秀作业评比台等等,把窗台布置成一个小景致,既美观又寓意着花儿的成长,教室墙壁上还悬挂了学生优秀的书画作品。每天,孩子们一回到课室,身在那么漂亮宽敞的环境里学习,心情会更愉悦,学习效果会更佳。
    我自身也是个爱看书爱思考的人,常常喜欢在轻音乐中展开书卷。如今我的爱好也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每周读书活动课,我带着孩子们走进文化长廊,在柔和舒缓的乐曲中,我们各自捧着书静静地阅读,《国学经典》《三国演义》《爱的教育》等国内外的名著都成了孩子们爱不释手的书籍。谁也不忍心破坏这美好的感觉,连翻书也变得温柔起来。
    利用学校开家长会的时机,我对家长宣传孩子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向家长推荐对孩子成长有利的书籍,请家长督促孩子看书。每天还要带一本书来和同学交换阅读。在家里也要建立家庭书柜,孩子在家长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了一本或两本书,可以奖励他一本最喜欢看的书。平时经常带孩子逛逛书店,感受书店里浓郁的书香气息和读书氛围。家长还要和孩子一起开展读书比赛。每个学期的家长会我都请两位有经验的家长谈谈自己指导孩子看书的方法和体会,请两个学生向家长谈谈看书的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何锦环同学的爸爸感叹地说:“现在的孩子看的书比我们以前要多得多。许多书我们也还是第一次听说。孩子看了那么多,也逼着我们多看些,否则,孩子就要瞧不起我们了。”
    三、推荐经典名著,指导学生阅读。
    在我们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是从名著中节选出来的,每当学完了这样的文章,我都要求学生去读完整本书。如学了《赤壁之战》,去读《三国演义》。每当学完一个作家的文章后,我就向学生推荐他们的文章。如学完了《理想的风筝》,我向学生推荐了赵丽宏的《小鸟,你飞向何方》;学完了《繁星》,我推荐了冰心的《寄小读者》。
    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剧增,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优秀报刊同样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上好材料。《中国少年文摘》、《今日小学生》、《读读写写》等。我经常将其中的好文章介绍给学生。当我看到学生过着幸福的生活而不好好学习时,我给他看《歌唱家戴玉强的故事》;当我看到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闷闷不乐时,我介绍他读《勇者无惧》;当有的学生体会不到父母的关爱时,我让他读《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些朴实无华、意趣高雅的文章,成了学生绝好的精神食粮。而我的德育工作也在这一篇篇文章、一本本书籍中悄然进行,润物无声。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精粹,它用词造句凝练准确,富有韵味。时常让学生朗读、背诵,有助于学生感受诗词的独特魅力,形成语感。我以学校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诵读本》为载体,激发学生背诗的兴趣。我在黑板的一角出现了一个固定的栏目——诗歌乐园,上面摘抄了精心从书上挑选的诗词。如春暖花开,正是踏春找春的时候,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了大好的春光后,胸中涌动着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产生了许多感受和想法。这时我抓住时机告诉他们,古人对自然界的瞬息变化也有许多的感受,并留下了千古吟诵的经典诗文,让我们走进诗人,了解他们眼中的春天吧。这样在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学生结合描写春景的诗词,深切地体会到了春天的色彩斑斓、百花齐放。随着夏天的到来,我们又掀起诵夏诗的热潮。二是以课文为依托,适时拓展延伸。如我们课本中有“赠汪伦”这样的一首送别诗,在教学后,我抓住时机。我是这样对孩子们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再过几个月,相处了六年的老师、同学即将分别了,心中不免依依不舍。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同学们可以从课后学习的送别诗中摘录你最喜欢古诗或名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送给你的同学、老师、母校,也可以自己写上一两句。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诗文的吟诵,学生对文中的诗及诗以外的情感有了更多的感悟与体验。
    四、张扬学生个性,推崇快乐写作
    作文是由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叠加而成,有了一定的积累,有了老师的引导,便能激起学生的创作灵感。
    一次,在读书活动课上,我让学生们仿造古诗进行创作。我先让学生观看校园的景色,我们也随同孩子们欣赏校园的美丽景色。孩子们那富于创作的激情被激发了。再打开学生的习作,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动人。
    由于学生平时勤思好学、刻苦练功,如今他们个个出类拔萃:学生的作文有登报的,有荣获全国奖的;校园三大金牌主持人全来自我们班,他们一举手一投足都有着大家风范。
    现在,我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爱书的孩子,读书、写日记已成了他们的习惯,去书店看书成了他们星期天的乐事,他们真正与书交上了朋友。
    书香立人工程的实施,有利地促进了我校班级文化的建设。孩子们置身于浓浓的班级文化氛围中,感受着醇醇的书香味。班级文化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灵魂。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使“凤凰台”书籍更丰,学生读书更勤,校园书香更浓,培育出一代新的国学大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