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饮食厨艺 >

动物寄生虫严重危害国民健康(2) - 肉食中的致命菌

http://www.newdu.com 2017-12-27 中华素食网 佚名 参加讨论

    3. 吃生肉食感染罕见附红体病
    2004年10月,北大人民医院儿科来了一位湖北患儿。一个月前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高烧、贫血,身上还有皮疹,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医生为其使用了常用抗生素治疗,患儿不见好转,病情越来越重。医生们曾怀疑孩子得了疟疾、伤寒,甚至怀疑到恶性肿瘤,但均被一一排除。经仔细问诊,医生发现孩子在患病前曾到过农村,接触过家畜、家禽。于是,医生一次次为孩子抽血检查,还向农科院的畜牧专家请教,最后才确定是感染了附红体病。
    2006年7月4日,江西南昌一对姐弟——8岁的蒙蒙和6岁的威威开始发烧,辗转治疗不愈,并引起了肝脾肿大和胸腹腔积液,于8月8日被急送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抢救。据病孩母亲回忆,姐弟俩曾吃过一碗肉。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生电话联系当地检疫站,发现当地病猪体内存在圆环病毒和附红细胞体。经过抢救,姐弟俩才脱离生命危险。
    附红体病属人畜共患病,其症状较隐匿,病程较长,主要寄生于脊椎动物体内。附红细胞体进入人体后,专门寄生于红细胞、血浆和骨髓中。如果感染者的免疫力较强,体内只有较少的红细胞(小于30%)被感染,病原体就会潜伏在体内,感染者不发病,经过一段时间后病原体可自行消除。但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或儿童体内,附红体就有可能感染较多的红细胞(30%~60%),这时才会引起临床状。导致人易感乏力、昏睡、早起后感觉恶心、精神萎靡、面色萎黄,严重者会出现体内炎症、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经常腹泻腹痛以及脑供血不足等症状。如果人体内有60%以上的红细胞受到附红体感染,就会出现较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图:染上附红体细菌的猪肉
    附红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并已在人、多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中发现。我国于1981年在畜、禽中发现,1991年内蒙古发现首例人附红体病,1992年以后,我国又陆续报道了一些人附红体病的个案病例。1993年,我国在卫生部的关注下,组成了附红体病调查组,经过调查,发现江苏、广东、广西、甘肃、宁夏、云南、新疆、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许多地区都有此病流行。在牲畜中,牛和猪的附红体感染率最高,有些地区达50%~90%;驴和羊的感染率较低,家禽中也有感染。在人群中,有些地区的附红体感染率高达40%,青少年中甚至可达70%以上。根据上海近千例白领的体检报告,其中有三成人已被感染。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内科主任王莹教授提醒人们:经常接触牲畜的人是附红体病的易感人群,低龄、高龄、免疫功能缺陷者,附红体的感染率较高。城市人患附红体病,主要与吃烤羊肉、涮火锅、三分熟牛排、生鱼、生的料理等有关。另外,在一些食品加工不规范的餐饮单位中,容易存在生熟不分现象,也会导致交叉感染。近年来,北京、湖北等地相继报道了罕见的附红体感染个例。
    值得担忧的是,由于附红体病属于一种新发现病,目前临床上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常规的检查也很难发现附红体。
    4. 吃人肉的“食肉菌”
    2007年12月,22岁的沈阳男子小张感染了“食肉菌”。医生立即切开他的腐烂组织引流冲洗伤口,并注射高效抗生素。同时,给小张体内反复多次输入新鲜血液,才使他脱离危险。
    “食肉菌”是医学界对能够产生毒素、吞噬人们肌体的一种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株的俗称。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已曾描述食肉菌的症状。1884年,法国病理学大师巴斯德(Louis Pasteur)发现一名女性身上出现食肉菌的踪迹,成为现代同类文献的先驱。不过,在过去百年,即使该病菌毒性剧烈,但因较为罕见,一直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媒体为该菌冠上“食肉菌”的“恶名”后,此菌才备受关注。
    深度阅读
    1.港人食肉菌感染个案夏季多发 三年累积23宗 2008年8月22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ohu.com/20080822/n259125615.shtml
    2.英国学者命丧“食肉菌”  2007年1月14日 来源:金羊网
    http://news.sohu.com/20070114/n247603141.shtml
    国际医学界把食肉菌和艾滋病、霍乱、肺结核等病一起并列为全球最应警惕的几大疫病。欧洲11个国家的科学家从2002年开始对这种感染细菌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估计在18个月里会发现1000个病例,实际上发现了5000个。科学家称,在欧盟25个成员国中,每年感染食肉菌的人数多达20000人。“食肉菌”侵入身体后,吞噬软组织和肌肉,损害心脏和肾脏。在另外一些病例中,它们撕破血管壁,导致渗血、血压骤降,这被称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可在24小时内导致病人死亡。目前,还没有能对付食肉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2002年7月1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69岁的阿尔•霍尔特出海打鱼时感染“食肉菌”,8月1日死亡。美国联邦疾病控制中心说,在靠近佛罗里达海湾各州,大概一年会出现16宗感染食肉菌而死的个案。美国的卫生专家称,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海湾地区,食肉菌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在温暖的月份里可以在沿海的水中找到。通常,感染这种细菌的途径是食用海鲜或者从伤口进入。
    据香港《明报》报道,从2005年至2008年8月,香港已接获23宗“食肉菌”案例,8人死亡,7人截肢保命。2005年,香港一名年轻女性吃过生虾刺身,第二天即发烧及发冷,左臂更肿淤溃烂,需切除大片坏死肌肉保命。经化验后医生证实,她感染了可致命的创伤弧菌。院方立即为她动手术,切去左臂大块坏死肌肉组织,伤口深达一寸,留下触目惊心的伤痕。2008年6月7日,香港一女子在家清洗鲜鱼时弄伤右手食指,两天后出现发烧、右手臂及肘部红肿等症状而入住韦尔斯亲王医院,情 况危殆。另外,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副总监何栢良还指出,生蚝肠脏可以含有超浓缩的食肉菌,外国文献就曾有多宗个案,因为吃生蚝而受食肉菌感染。除了生蚝外,有尖刺的鱼鳍、龙虾和蟹,同样可透过伤口传播给人类,潜水、垂钓、街市海鲜档,全都有风险。
    2007年,新加坡一名80岁的老妇被鱼鳞刮伤,受到食肉菌感染,不但切除了整条手臂,而且在短短两天后就与世长辞。2007年2月,一位83岁的老叟在清洗螃蟹时被刺破手,也感染了这种食肉菌,38小时后不幸去世。到2002年,温州市有文献记载的18例“食肉菌”感染病人中,已死亡15例。
    5. 肉食中致命的李斯特菌截至2008年8月25日,加拿大暴发震惊全世界的李斯特菌致命事件中,染病的患者遍布加拿大,从西岸的卑诗省到东部的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这是由于很多加拿大人食用加拿大枫叶公司感染李斯特菌的熟肉制品造成的。
    传染人类李斯特菌的4种主要食品:
    1.牛乳和乳制品;
    2.肉类,特别是牛肉及其制品;
    3.蔬菜、沙拉等食品;
    4.海产品。
    (1)肉类成为传播李斯特菌的主要中介李斯特菌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20世纪20年代才被确认为是人兽共患病菌,并很快受到重视。这主要是由于:一、分布广泛。在全世界的土壤、水中都有存在,温带比热带更多见;二、易感动物多。除人类外,迄今已从42种哺乳动物、22种禽类、鱼类、甲壳动物中分离这种病菌。其中易感性最高的是牛、兔、犬、猫;三、低温仍可生长。虽然此菌属于中温型,但其生长温度宽,为1~45℃,在4~6℃的低温下也可繁殖。另外,此菌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土壤、牛奶、青贮饲料和人兽粪便中能存活数年。在含10%食盐培养基中能生长。在6.5%盐水肉汤中生长良好,能够在10%的盐水溶液内甚至更高的浓度下存活甚至生长。此菌可在冰箱中的食品或冷藏运输的食品中生长繁殖并使人致病。
    据报道,4%~8%的水产品、5%~10%的奶及其产品、30%以上的肉制品及15%以上的家禽均被李斯特菌污染。人主要通过吃软奶酪、未充分加热的鸡肉、未再次加热的热狗、鲜牛奶、巴氏消毒奶、冰激凌、生牛排、羊排、卷心菜色拉、芹菜、西红柿、法式馅饼、冻猪舌等感染李斯特菌,症状包括:成人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新生儿、孕妇、免疫缺陷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热、抽搐、昏迷、自然流产、脑膜炎、败血症直至死亡。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