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戏产生于闽西,它流行于福建龙岩、连城、漳平、长汀、上杭、永定、武平等县。是在客家山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的地方戏曲剧种。由独唱、对答、没有乐器伴奏和表演的歌唱形式,发展成为用乐器伴奏和有角色扮演表现故事的山歌戏。 “闽西山歌戏是用普通话和龙岩方言来演唱。是由地方山歌小调发展形成的一个新兴剧种。闽西广大山区素有”山歌之乡“的美称,当地民间不论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或寿诞婚庆,赶墟赴集,甚至山路邂逅,男女老少都会即兴应景唱起山歌。其形式多种多样,或单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或结伴群唱,或相约对歌,或聚会盘唱,生动活泼。”所以,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龙津河水波连波,龙岩山歌箩打箩;这山唱来那山应,一人唱来万人和。 客家地区,自古以来就盛行山歌。客家人通过唱山歌来反映他们的劳动生活、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男女爱情。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住在山区的客家人创造的。山歌形式以七言四句为主,一二四句押韵。山歌种类繁多,有情歌、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习俗歌、谜语歌、叙事歌等,内容十分丰富,时常举办”山歌擂台“。上世纪50年代,民间艺人、山歌手受话剧、歌剧的影响,吸收民间歌舞采茶戏、船灯、龙凤灯和歌舞小戏的养分,成立了山歌剧社。尔后,在福建三明、龙岩、连城、漳平、长汀、上杭、永定、武平等县等地相继成立了专业性山歌戏实验剧团。 闽西山歌戏的唱腔曲调始于闽西各县的山歌、小调、竹板歌和鼓吹、歌舞曲等民间音乐为基础,吸收闽西汉剧、江西采茶戏、湖南花鼓戏、粤东客家山歌剧等兄弟剧种的音乐而成。代表性剧目有移植改编的《刘海砍樵》、《刘三姐》以及创作剧目《彩虹》、《挽水西流》、《补箩记》等。 闽西民间广泛流传的山歌、民谣,具有独特的、鲜明的通俗性和流传性,是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遭遇的吟唱。闽西山歌戏是极具民间特色的文艺形式,淳朴、自然、真实,乡上气息格外浓厚。尤其是结构短小,韵味和谐,琅琅上口,易歌易记,流传方便,因此群众基础十分扎实,可谓”处处有山歌,人人唱山歌“。正如这样一首山歌所唱的: 爱唱山歌只管来,拿条凳子坐下来; 唱到鸡毛沉落海,唱到石头浮起来。爱唱山歌就来唱,唱到日头对月光; 唱到麒麟对狮子,唱到金鸡对凤凰。 ”闽西山歌戏直接来自民间,充满生活气息。如:有耕耘歌、采茶歌、长工歌、婚娶歌、放牧歌、爱情歌等内容,曲调简单朴素,多属羽调式与徴调式。闽西山歌戏曾吸收木偶戏、西秦戏、潮剧、饶平戏以及闽西的中军鼓乐、十班和民间歌曲等的艺术营养,使闽西山歌戏日益趋于成熟。“ 土地革命时期,闽西是革命苏区根据地,山歌配合了打土豪分田地、妇女解放、送郎参军等宣传工作,多为就地独唱和对唱的形式。新中国成立后,闽西人民的山歌活动更加活跃,在歌剧、话剧的影响下,开始从口头对唱、席地群唱、搭台赛歌的简单形式向歌舞方向发展。他们学习民间采茶灯、龙凤灯、竹马灯、船灯等舞蹈动作与采茶戏、黄梅戏、歌剧等剧种的表演艺术。山歌由口头演唱到戏剧表演,经历了一段艺术探索的过程,它吸收了龙岩、上杭、连城、永定、武平、长汀以及闽赣交界的瑞金等地区表演艺术,搜集了170多种山歌、民谣等,经提炼、加工、创新,使闽西山歌戏的曲调更加丰富,能适应故事情节的变化发展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闽西山歌戏具有山区的地方独特风味、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1955年正式成立了第一个闽西山歌剧团。是建国后在闽西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龙岩、连城、漳平等地,现代戏占80%。闽西乡土艺术源远流长, 闽西山歌戏和闽西汉剧、闽西客家山歌、闽西木偶戏、闽西采茶戏等在海内外有相当影响。“ 闽西山歌戏最具影响的要数龙岩山歌戏了,它以反映现实生活题材为主,唱词、道白常借用山歌的比兴手法,通俗生动,押韵顺口,诙谐活泼。龙岩民间歌舞”采花灯“中的”蝶步“,即是龙岩山歌戏的主要舞蹈动作。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龙岩山歌戏在博采众长的同时,始终保持自己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因而倍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素有”闽西一朵艳丽的山茶花“的美誉。近半个世纪来,龙岩山歌剧团创作演出了许多好剧目,如《三月三》、《葵花向阳》、《补箩记》、《茶花娶新郎》、《爱情被偷去》等,有的节目还晋京演出获得好评。其中《茶花娶新娘》在福建省第九曲戏曲现代戏汇演中获多项奖励,后被拍成了电视剧;《山妹桥》荣获全国”天下第一团“汇演剧目奖和优秀演员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