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中国黄帝文化辐射中心永康的土地上,曾流行与婺剧血脉相连的古老剧种——永康省感戏。 东晋神仙家、炼丹家葛洪首先将流行在汉代的黄初平、黄初起(黄大仙)的仙迹写入他的《神仙传》。葛洪还在反映西汉历史的《西京杂记》中写了“东海黄公”的故事(见附图)。故事写道:东海人黄公,年轻时练过法术,能够抵御和制伏蛇、虎。他经常佩带赤金刀,用红绸束发,作起法来,能兴云雾,本领很大。到了老年,气力衰疲,加上饮酒过度,法术失灵。秦朝末年,东海出现白虎,黄公仍想拿赤金刀去镇服它,可是法术不起作用,反被白虎咬死了。关中一带的民众根据这个故事编成节目来表演,后来汉朝皇帝把它采入宫廷,作为角抵戏的一个节目。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描写它演出时的情况是:“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成为中国初创戏曲“蚩尤戏”的代表作。黄帝南巡永康石城山,铸鼎制兵,终于打败了强大的九黎族首领蚩尤,为了纪念南中国黄帝的丰功伟绩,后人以“蚩尤戏”的形式进行表演,代代相传。殊不知,这出戏在永康省感《草集殇·老虎殇》中找到了原形,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戏史研究上的新发现,更进一步地证实了永康是南中国黄帝文化的辐射中心,证实了古老婺剧的源远流长。 永康省感戏(又名“醒感戏”)是流行在永康及毗邻地区的一种“劝人反醒,导人归正”,直接为道教、佛教服务的戏曲剧种。 演省感戏的班社叫省感班。他们的组织、剧目、表演、音乐等和婺剧各班社均有相似之处,但又显得更古朴原始。 省感班由二十四人组成,其中演员十三人(全部男的),包括: 包头(旦堂)五人(作旦、花旦、正旦、武旦、老旦);花面(花面堂)四人(大花、小花、二花、四花);白面(白面堂)四人(小生、正生、老外、副末);后场(乐队)五人(正吹、副吹、鼓板、三件、小锣);箱房三人(头箱、盔箱、三箱);伙房三人(火头、内杂、外杂)。 省感班没有固定的班主,一般都由艺人自己带班。这种组织和婺剧班社基本一样,与南戏的旧制也极为相似。 省感班共有九本戏,因为它的演出与宗教活动密切配合,故又叫“省感九殇”(殇,音shāng,未成年而死)。 这九殇是:《毛头花姐》(又称《毛头殇》)、《断缘殇》、《撼城殇》、《精忠殇》、《逝女殇》、《孝子殇》、《狐狸殇》、《草集殇》、《溺水殇》。其中最重要的是《毛头殇》,即《毛头花姐》,因此当地群众又叫省感戏为“毛头花姐戏”。 《毛头殇》取材于当地的民间故事,写的是一个姓钱的姑娘,因长得如花似玉,当地人都叫她花姐。家住永康钱婆塘村,家贫如洗,从小就给一个姓毛的人家做童养媳。姑娘到了妙龄,毛头还是一个鼻涕郎。一天,有个卖花线的少年郎钱三培路过花姐家门,两人一见钟情,来往频繁。后被毛头窥见,告诉其母。毛头母亲怕败坏门风,将花姐驱逐出门,花姐无家可归,就住到姑母王氏家中。王氏为了诈取毛家钱财,怂恿花姐假上吊,不料花姐真的吊死。状子告到阎王处,阎王弄清案情,将王氏打入地狱,让花姐回到阳间,与钱三培花好月圆。 此戏深受民众欢迎,盛演不衰,与婺剧班社斗台时始终夺魁。 《精忠殇》写的是秦桧勾结金兀术,以“莫须有”之罪名,杀害了精忠报国的岳飞。后秦桧在阴间得到应有的诛罚,岳飞冤案得到昭雪,升天成仙。此戏与南戏《秦太师东窗事犯》、婺剧昆腔《倒精忠》(《疯僧扫秦》中一折)如出一辙,可见省感戏《精忠殇》和婺剧《倒精忠》同源于南戏《秦太师东窗事犯》。 《断缘殇》,又名《目连救母》,写目连一家乐善好施,后父亲病故,母刘氏愤而焚毁佛经,结果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目连为了救母,不畏凶险,亲往西天求佛,遍游地狱,终于救母脱离苦难。这出戏,和婺剧昆腔《目连记》内容相同,似亦同出于宋杂剧《目连救母》和明郑之珍的传奇《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在省感戏的九本戏中,有三分之一是与婺剧有密切关系的。 省感班的演出与宗教活动有密切关系。它的一个主要活动叫作“翻九楼”,整个过程三年完成,每年一次,请儒、佛、道三教同行仪式。佛教单独设坛诵经,儒道同设坛,儒教以省感班演出,道教则以法师作道场。第一年称“起九楼”,做一天一夜道场,演一本《毛头殇》,广场上树起两根很高的“九楼树”;第二年称“暖九楼”,演五场戏,做三日三夜道场;第三年称“翻九楼”,做五天五夜道场,演九本戏,第五天开始“翻九楼”。所谓“翻九楼”,就是在两根九楼柱边叠十张桌子,底部是方桌,上面九张都是长方桌,最上面的桌子四脚朝天,桌子以上两柱间,离一人多高,扎一绳梯。两柱顶部固定横档一根,两端向柱外延伸数尺,成一“廿”字形,两端各悬长一丈余、宽尺许的白布。“翻九楼”就在这上面进行。其中最精彩的表演是“十八吊”,两个演员在横档两端各用小布进行,有双脚吊、左脚吊、右脚吊、双膝吊、左膝吊、右膝吊、双手吊、左手吊、右手吊、双肘吊、左肘吊、右肘吊、双腋吊、左腋吊、右腋吊、平腰吊、前颈吊。“翻九楼”的表演主要是杂技,一般由小生担任。 省感班的表演对婺剧有一定影响。如婺剧侯阳高腔班在“打台”中表演“挂布”,其动作与省感班的“十八吊”极为相似。婺剧有不少剧目都揉合了“十八吊”的表演动作。 省感戏的唱腔和高腔是一致的,由曲牌和帮腔组成。其中《毛头花姐》中的唱腔,山歌风味浓厚,颇有村坊小唱的南戏遗风。它在发展中也吸收了婺剧音乐的精华,如《逝女殇》等戏中的“山坡羊”和“江头金桂”曲牌就是吸收于松阳高腔;“望乡台”等曲牌源于婺剧昆腔。还有一些音乐唱腔,是侯阳高腔、乱弹和徽戏的曲调,它用的大锣、大鼓、大钹等打击乐器,也是仿照婺剧(东阳三合班、徽班)锣鼓风格的。 综上所述,婺剧研究,不能采用“一元化思维”,而要用“多元化思维”。长江、黄河接纳了多少涓涓细流,方能“奔流到海不复回”。 古老的婺剧也是在接纳了许多古老的剧种和声腔的基础上才形成的。永康省感戏的发现,无疑给婺剧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突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