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剧,是产生于楚雄彝州的一个新兴的民族剧种。 楚雄彝族从来就能歌善舞。其创世纪史诗《梅葛》、《查姆》,英雄史诗《阿鲁举热》以及其他一些长诗,就是以说唱形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群众性场合,也常常喜欢以歌代言,进行赛歌、对歌,或者说"克智诗"斗智比识。至于"打跳"歌舞,更是各种集会少不了的活动。这些丰富的民间文艺活动,无疑为彝剧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明代以来,大批内地汉族移民进入楚雄地区,带来了中原的生产技术,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楚雄地区开始出现了滇剧、花灯等剧种。此后不久,在双柏县的彝族聚居区,一位名叫李二多的民间艺人,根据《毕摩经》中的一则故事,改编演出了二人说唱节目《阿左分家》,角色不固定,说彝语,唱彝调,跳彝舞,在羊皮鼓伴奏下,边舞边跳。稍后,在楚雄县的彝族聚居地区,彝族民间艺人创作演出了一出别开生面的《大王操兵》,虽然采用了一些戏曲形式,但演员说的是彝腔汉话,跳的是彝族舞蹈,反映的基本上是当时的彝族生活。这两次艺术上的探索实践,受到了彝族人民的欢迎,两个节目都被保存下来,一传数代。有的专家研究认为,这两个节目就是彝剧的萌芽。 在1956年的合作化高潮中,大姚县县华山成立了麻杆房俱乐部,杨森等一批彝族青年运用歌、舞、白三者相结合的形式,创作演出了《狼来拖羊》、《积肥》、《卖肥猪》、《歌唱合作社》、《牧羊在林中》、《半夜羊叫》等一批用彝语、彝调、彝舞表演的文艺节目。特别是《半夜羊叫》深受彝族群众的喜爱。1958年3月,在楚雄专区首次俱乐部工作会议上,《半夜羊叫》第一次从山区民间搬上了文艺舞台,受到一致好评。接着,在州、县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将《半夜羊叫》和《牧羊在林中》两出小戏,揉合成一部中型彝剧《半夜羊叫》,参加了1958年1z月文化部在大理召开的西南区民族文化工作会议的观摩演出,受到了与会代表和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的肯定。《云南日报》曾报道说:"大家不仅对这出戏本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且对这个年轻的民族剧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杨森等人又创作编排了彝剧《曼么与玛若》,连同原来的《半夜羊叫》,一起参加了1962年的云南省首届民族戏剧会演,同样获得了成功。这两出戏的剧本,被收入《少数民族戏剧选》由戏剧出版社出版及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云南兄弟民族戏剧集》。彝剧,作为一个新兴的剧种,载入了中国大百科全书。 1980年3月,云南省文化厅拨款5000元。扶持大姚县昙华乡建立业余彝剧团。州、县文化局多次举行彝剧学术讨论会,出版了《彝剧资料汇编》一、二集,1982年全州现代戏创作节目汇演,彝剧《歌场两亲家》、《查德恩塔》、《核桃树下》、《山林青青》、《阿燕娜》等受到了普遍欢迎。1984年楚雄州组建了专业彝剧团。这一时期,彝剧创作和表演十分活跃,各县(市)都创作出了一批反映改革开放现实生活的彝剧,不仅题材内容扩大了,而且彝剧使用的曲调、歌舞、表演手法都大大丰富了。创作人员深入彝族群众中,搜集了大批彝族曲调和民间歌谣,经过整理研究,认真加以吸收。现在,一些经过整理加工的彝剧音乐,已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在彝剧语言上,除保留其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外,普遍采用了"汉语彝腔"这一形式,消除了语言障碍,使得彝剧为更多群众所接受。 此外,在舞蹈、服装、灯光、布景等方面,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表演者注意吸收别的戏剧艺术的长处,以丰富彝剧的艺术表现力。1985年楚雄州彝剧团参加云南省第二届民族戏剧汇演,演出了《银锁》、《蔑独尼闹店》(后改为《闹店》)、《跳歌场上》、《春荡彝山》4个彝剧。其中《闹店》剧本,曾被《剧本》月刊刊出,并在全国的民族题材戏剧创作评奖活动中荣获银奖。《跳歌场上》、《掌火人》、《银锁》、《曼么与玛若》、《歌场两亲家》、《查德恩塔》等一批彝剧分别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录像演出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戏剧剧本奖和云南省现代戏创作剧目奖。到目前为止,彝剧已创作出了60多个剧目。彝剧这朵诞生在楚雄彝山的民族戏剧的鲜花,如千里彝山盛开不败的马樱花,越开越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