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戏,作为江西省的古老剧种,曾辉煌一时。它发源于赣县田村白鹭一带,据《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记载:东河戏发源并流传于江西东河(即贡水),故名。起源于明嘉靖年间赣县清唱的“坐堂班”。其产生和田村境内的契真寺有着密切的联系。 契真寺初建于汉代,到了元明时期香火极盛,庙内僧人多达二三百人,其声望之大波及闽、粤、湘、浙、皖、鄂、川。故每年逢庙会,来自省内各地及周边省份的朝拜人士,成群结伙,络绎不绝。他们中有一些人在进香朝拜之暇,常在住处吟唱高昆曲子,年复一年,田村人对此渐感兴趣,纷纷学唱,有些私塾师生也争相传习,时间一长,聚唱成风。明嘉靖年间(1522年至1566年)逐渐形成高昆腔的坐堂班。 东河戏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不断广征博采,吐故纳新,逐步形成一个大型剧种。清康熙年间,有一宜黄人,在赣县石院当司官,带来了宜黄调,称为二凡,后称老二黄、二黄。此为东河戏吸取二黄调之始。咸丰年间,赣县艺人丁仔师傅,在广西桂剧班演丑行,回家后,把桂剧的十多本西皮戏传授给东河戏艺人。尔后,又大量吸收了安庆调、弋板、南北词、秧腔……自此,东河戏已经非常成熟,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自乾隆年间起,历经几个朝代,时间达一百多年,东河戏达到全盛时期,此时,班社达30多个,剧目拥有《目莲》、《三国》、《封神》、《岳飞》等八种连台本大戏,另有高腔剧目225出,昆腔剧目104出,其他剧目518出,演出范围逐步由赣南扩展到周边的万安、遂川、泰和、吉安,以及福建宁化、连城、永安、长汀、上杭,还远涉广东梅县、潮州、始兴、南雄等地巡回演出。 在东河戏几百年的发展史上,白鹭村的钟崇俨、钟谷父子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钟谷(1843年至1919年),系崇俨四子,光绪九年(1883年)任湖北黄梅知县,光绪二十三年充泸汉铁路局专办,诰授中议大夫,升授中议大夫。 钟谷幼时深得父母宠爱,又在昆曲家中成长,耳濡目染,酷爱音律,并得其母家传,名师诱导,与昆曲结下不解情缘。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钟谷回到白鹭后,倾心于东河戏的创新与推广。 钟谷不仅长年免费亲授“凝秀班”,乡民中有喜爱唱昆腔者,他也乐与结交,请到家中切磋同吟。凡进钟府学唱昆腔的乡民,食住均由钟谷家免费招待,孩童有去他家中学唱昆腔的,即赏赐糖果、包子。为此,田村、白鹭一带唱昆腔者风靡一时,班社达四五十个。 东河昆腔由江浙转入,经钟崇俨父子悉心传授,又在音律上经钟谷之修饰,融高腔与昆腔于一体,使东河戏当之无愧成为江西的古老剧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