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戏剧 >

远安花鼓戏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中华五千年 佚名 参加讨论

    远安花鼓是在远安民歌、民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据考,它形成于清同治初年,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
    
    远安花鼓史在旧县志及其他资料中没有记载。据老艺人贾春玉(生于1886年)讲:远安花鼓到解放前夕已师传六代,他是第四代艺人,从师梁则官,梁的上一代师傅是杨泽福,再上一辈的师傅,即最初的艺人,他不知其名。他学戏于十六岁(1902年),他说当时每两代师传时间相隔15—20年,这样推算,第一代艺人约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再据老艺人陈衡山的生平考查:他生于1893年,从陈开学为师,陈开学大陈衡山30岁,陈开学二十岁学戏,从师陈作文,陈作文的师傅就不知其名了。陈衡山也是第四代艺人,由他追朔上去,最初的艺人,约在同治初年,即1860年左右。老艺人说,远安花鼓的发祥地在今远安苟家垭至望家一带。这里曾是襄樊通宜昌、入四川的要道。商业繁盛是地方戏友展的必要条件。最早的花鼓艺人是那些爱唱爱跳的农民,逢年过节他们三五人邀约在一起,不化妆、不换衣就地自唱自乐。据老艺人陈衡山回忆,在清光绪十六年(189)远安花鼓才有第一个制行头的老板。此人人称朱四老爷,住望家临近的保银店子垭。从此,艺人们演出就向他租借服装,演出才有了喜人的色彩。这种状况延续了约四十年。到了1930年,花鼙艺人陈衡山才置行头,聘高手,成立了“新胜”戏班。这就是远安花的第一个职业戏班。它标志着远安花鼓已进入成熟阶段,即从以自唱自乐为主的自发状态向经营性活动转变,随后,在远安的东部茅坪场成立了以艺人陈翠香为领班的戏班(1931年);在县南的花林寺保华寺成立了以艺人甘明鉴为领班的戏班(1939年);在县北的老君庙成立了以艺人王如玉为领班的戏班(1938年);在县北,即与保康交界地成立了以艺人杨孝廉为领班的戏班(1932年)。这些戏班活跃于县内外,开展了以经营性演出为主的演出活动。这些戏班都不是纯专业的,他们农忙种田,农闲演出,特别是逢年过节演出较多。当时主要的阵地是农村和小集镇。他们曾多次到当阳、宜昌、兴山、秭归、长阳、五峰以及襄樊的南漳、保康等县进行演出。这一阶段也是远安花鼓的鼎盛期。
    
    传统的远安花鼓常为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角色出场,故又称“三小戏”。据清人余治的《得一录》记载,道光时,花鼓戏在南方广大农村已甚为流行,各有各的不同称呼,有“吴俗名滩簧,楚中名对戏,宁波名串客班,江西名三脚班。”楚者湖北也,清末花鼓甚行乡里,而且是小型的“对对戏”(小生、小旦或小生、小丑)。远安花鼓绝大部分都是两小三小戏,而且多为生活小戏,唱的全部是农村家事。其中男女之爱和儿女情长占很大成分,所谓“花鼓一开锣,不是喻老四,就是张德和”。远安花鼓的传统剧目,从老艺人手中挖掘出来的共104个。这些剧目中,角色最多的是《胭脂》,共八人。其次为《打金银·店子会》共六人。独角戏一个《思凡》,其余大多是对对戏和三小戏。
    
    远安花鼓的剧目与湖北省各路花鼓基本一致,尤其是与襄阳花鼓相似,其唱腔与襄阳花鼓几乎是同样风格。这是因为远安花鼓的发祥地苟家垭与襄阳临界,相互交流频繁的缘故。
    远安花鼓的唱腔可谓丰富多彩,优美动人。它分为主腔和彩腔两类。主腔又分为陶腔,汉腔、南腔、四平四种,四平又分为上四平和中四平。主腔中,陶腔为当家腔。主腔属板腔体,一般有起、正、腰、落四个板式,便于叙事叙情。彩腔是曲牌体,一般一戏一个曲牌,曲牌名就是戏名。《卖线子》、《绣荷包》、《瓜园会》就属此类。远安花鼓属打锣腔,无丝弦伴奏,演唱时,前台唱,后台合(帮腔),锣鼓腰板。艺人唱戏注重报字,行腔带衬词,做到字正腔园,声情并茂,颇受农民喜爱。
    远安花鼓的主腔中正板是主体,一般是上下句,不断反复,多为十字句和七字句。十字句的节奏为“三、三、四”,七字句节奏为“二、二、三”。主要音型为“235”、“265··”。彩腔的句式有七字句、五字句或五字七字三字混合组成。彩腔不仅有衬词,有时还有衬句,如“呀喝嗨嗨衣呀嗨”、“呀喝子喂哟喂哟喂哟”。
    
    远安花鼓的表演,粗犷夸张,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解放前,其表演已形成了粗略的系列:行、坐、立、做;手、眼、法、步都已定型。如行:正旦走“碎步”,彩旦走“摇步”,摇旦走“风浪步”;生角走“方步”,丑角走“课步子”、“排山步”、“拙步子”等。在坐功上,正生坐“满月”,旦角坐“半月”。在做功上,有亮相、整发(整冠)、整衣、使扇等。在专题表演中有赶驴、绣花、吃瓜、划船、挖田、吸水、打柴、烧香拜佛等。在舞台调度上有圆场,内外荷花,穿“8”字,“走四门”等。在演员表演技法上有“云手”、“水袖”、“甩披发”、“抱背”、“板口条”、“摊一字”等。
    
    花鼓艺人无儿女的,旦角由男的扮。每个演员以一个行当为主,兼演其他。花鼓戏班演戏有“七紧八松九消停”之一班人演戏,前后台的工作,七人干就紧张,八人干就松活点,九个人就消停了。那时的舞台小而简陋,桌子搭台,席子围蓬,有人说“远看一堆柴,近看是舞台,破鼓一阵响,一群叫花子跑出来。”可见当时舞台之简陋。当时的舞台演出主要是靠演员的说、唱、做戏博得观众称赞的。解放前夕,远安花鼓有一批名震四方的演员;正生、小生、须生陈衡山,小生、小旦赵楚卿,小丑摇旦贾春玉,小旦杨筱凤等。他们共同的特点功精良,风韵足,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