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系属 傣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语分傣泐和傣讷两个方言;使用傣泐方言的,除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族外,还有勐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部分傣族;使用傣讷方言的,除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外,还有耿马、新平、元江、双江、镇康、沧源、景谷、景东的傣族。傣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有六个声调。傣语的词汇非常丰富,词汇中有大量现代汉语借词,也有古借词和同源词。 在基本词汇中,和壮语、布依语的同源词更多些;同时,还吸收了周围兄弟民族和东南亚信仰佛教民族的词汇。 傣语是傣族人民共同的交际工具。但在各地使用的情况略有不同。在边疆的几个聚居中心,傣语不仅在本民族内部的交际工具,而且通用于当地的其他民族中。如西双版纳的布朗、哈尼、佤、拉祜、瑶等民族及克木人等,德宏地区的德昂、阿昌、景颇等族,男子一般兼通傣语,布朗族和德昂族且使用傣文。与汉族杂居的傣族除使用傣语外,一般也通用汉语。 (二)四种傣文 1949年前,傣族共有四种文字,通行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叫傣泐文;通行在德宏等地的叫傣讷文;还有金平地区的金平傣文和耿马等地的傣绷文。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傣泐文和傣讷文,都是从左至右横写的拼音文字。傣泐文字母是圆形,傣讷文字母是方形,最早都脱胎于梵文。傣文,最初是记载佛经、传播佛教用的,后来,用它记载了大量关于人类社会的传说故事、文学历史、医药卫生、自然常识、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资料,对继承和发展傣族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傣文书写有两种:一种是用蕨(是一种植物)杆做笔,蘸着自制的墨汁,书写在自制的纸上,字迹清晰;另一种是刻在贝树叶上的叫贝叶经。贝树是一种热带常青乔木,高达二十余米,叶生于树顶,摘后加工成一尺多长、宽二寸左右的簿片,柔软而坚韧。用在木杆上镶有金属尖的特制笔,在贝叶上镂刻各种内容的书。涂上墨汁后,经久不退。 (三)新傣文 20世纪50年代以后,对傣仂文和傣哪文进行改造,产生了新的傣文——新傣仂文和新傣哪文。这两种文字改进后声韵调系统清楚,文字结构严谨,较便于学习和印刷。云南民族出版社和西双版纳、德宏两自治州的出版单位先后出版了大批教材、报刊和各种文化科技读物,并印刷了本民族原有的大量文学、历史、医药等著作及历书。1986年5月,西双版纳第6届第5次人代会上,作出恢复使用老傣文的决定。1992年4月,开始出版了老傣仂文的《西双版纳报》。 (四)傣文历史文献用老傣文保存的大量文献,是傣族社会发展的珍贵史料,也是傣族悠久文化的宝库。傣文文献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宗教典籍,包括大宗的佛教经典和后来记录的原始宗教资料;另一部分为世俗文书,这部分内容广泛庞杂,包括政治、历史、法律、道德、天文、历算、农田、水利、科科、军事、语文、文学等方面。构成了一套傣族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其文化价值是无价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