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铰子》是一种挥舞和击打铰子(铜质小镲)的男子舞蹈。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记载,四川汉族民间舞有39种85个节目。《翻山铰子》就是其中之一。 建国前,主要分布在平昌县的西兴、响滩、白衣和相邻的营山县老林、双河一带。建国后,逐渐扩展到邻近的渠县、通江、南江、巴中等地。 《翻山饺子》源于何年?据平昌县高峰乡艺人厥清太(1926年生)口述:“我师父是龙岗乡的苏兴太(享年七十八岁),八岁时向本县一位民间艺人(佚名)学吹唢?群退⒔伦印K?教出来的徒弟,都是又会吹唢?扔只崴⒔伦印?…” 又据营山县老林区艺人谢元照等忆述: “早年有一个叫聂信忠(又名聂老五)的人,到平昌做生意,从胜漆的民间艺人那里学打《翻山铰子》,以后带回他的家乡--营山县老林区明德乡,开始在当地传播。殁于1944年,享年六十九岁。” 根据以上调查,按师徒传承代数的时间推算,最迟约在清咸丰七年(1857年)和同治四年(1865年),平昌和营山两地已有《翻山铰子》的活动,距今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 民间舞·翻山铰子 翻山铰子的表演,艺人称作“刷饺子“,在唢?群吐喙牡陌樽嗌?中,铰子手(表演者)合着节拍,挥动双铰,不时放长或收短铰上所系的绳子,忽而甩过头顶,忽而绕过腰腿翻旋飞转,在各个不同部位击打,展现出种种优美的舞姿和造型。动作舒展灵活、刚健粗扩,气氛欢快,十分红火热闹。深受山区人民喜爱。 《翻山铰子》表演动作 由于技巧性强,一般以单人表演为主a以后发展了双人、三人和四人等多种表演形式。 近年来回各地艺人竞相创新,把在平地上的打铰动作。 搬到方桌和长凳上去表演,并吸收融合了一些其他艺术技巧。 形成了“高台铰子”-这一新样式。为了有所区别,便把原在院坝、堂屋、路途等平地上表演的饺子统称为“平地铰子”。 在每场表演中,各种形式交替进行,使演出更加丰富多采。 《翻山饺子》的基本动作,根据放长和收短铰组做打效动作而区分为“长绳铰”和‘短绳铰”两个类别。其打法,大都由打、擦、翻、转四种方式构成,约共有四十多个动作。大多数动作都冠以形象化的名称, 如:白间亮翅、风吹杨柳、团鱼晒壳、青蛙晒肚、朴地蓬花、跑马射箭等等。 《翻山铰子》表演动作 舞蹈的动律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往复的动体: 《翻山铰子》的主体动作,是舞者挥动两面铰子,翻来复去地击打而舞。动作与动作之间不停顿、不间断,形成一种循环往复式的动律。而这种特有的动律,又总是沿着“8”字形线运动,起到舞蹈动作或动作组合之间的连接、重复、变换和过渡的作用。这种在复式的动律,使舞蹈具有圆润、流畅的美感。 2、对称的动态:打铰动作,多在左右、前后、上下等对称位置间变换。这使舞者的体态具有明显的对称性特征。如:上身的前俯后仰;腰部的左右侧弯、扭转;肩部的前后摇摆以及眼睛和头部的来回转动。这种对称性的动态,增大了动作与动作间的对比度。尤其在长绳铰表演时,对比更为强烈,气势更显得豪爽奔放。 3、均衡的节奏:《翻山铰子》表演时,无论动作怎样变化,也无论延续多久,其进行的节奏,总为中速,均匀而平稳。常常是一场表演长达二、三十分钟,而铰子的敲击,始终是合着2/4的节拍,一拍一次,从容不迫。但在均衡的节奏下,动作却时大时小,时起时伏,动静相济,显示出张弛和跌宕,不但没有单调平直的感觉,反而觉得别有情趣。 《翻山铰子》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只在迷信职业行当中传承。如:苏兴太,厥清太,聂信忠等人都曾从事过迷信职业。他们在祭神、驱邪等活动中,常常以铰子作为法器,边打铰子边作法事。在婚嫁和丧葬礼仪中,他们又是一套吹打班子,当地称为“八仙鼓乐师”。厥清太忆述说:“解放前,吹吹?人⒔伦拥慕凶觥?八仙鼓乐师’,又叫‘大班师’。相传起源于八仙中的韩湘子。过去,送殡、?E花轿、看坟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