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的起点:取名仪式 摩梭人生下孩子后,要为孩子举行取名仪式。生下的当天就要请达巴或喇嘛举行这一仪式。 举行取名仪式时,由达巴或喇嘛坐在上火塘念经,同时,主妇将已煮好的米饭或其他饭团糅成一个锥形物,放在一个大盘子的中央,其上半部插上五双筷子,象征着高山和青松,底部周围放上煮好的一只全鸡、香肠、蛋、猪膘肉等,再烧上一炷香,一起供奉在念经者的面前,以祭祀神灵和祖先。诵经至中途,由家庭主妇或小孩的外婆抱着小孩双手和掌跪着面对念经的达巴或喇嘛,念经者一边念一边用经书轻叩小孩的头部,念的内容多是向有关神仙祈祷,念毕叫三声所取的名字,并在小孩额上抹上一点酥油,祝福小孩长命百岁,吉祥如意。然后主妇将盛有祭祀物的盘子,按老幼之序,依次将手掌向内,对着糅成的饭堆及其所插的筷子片上下挥三次,以示祝福,同时说些吉利话。然后祭祀祖先,主妇将这些祭物每样取少许盛于一个祭碗内,念过家庭所有祖先的名字之后,用燃烧的香柏叶熏一下祭祖物后,走出房屋,将这些东西抛向屋顶,让乌鸦来啄食,一般都要祭上三碗。祭祖完毕便祭家中上、下火塘神,在上、下锅庄放上每样少许祭物,最后留下一腿鸡肉、一块猪膘肉、香肠、一碗甜酒和一团饭,送到小孩生父家中,一为道喜,二为祭祀生父家的祖先和锅庄神,余下的则每人分享一点儿。 在取名仪式前,达巴或喇嘛首先要向小孩母亲的属相,以此确定要给小孩所取的名字。达巴根据小孩出生时的时辰和母亲的属相所处的方位来取名。达巴将时空划为四方四角和中央,并赋予“角瓦阿”即土、木、火、铁、水:中央为土;东方为木;西方为铁;南方为火;北方为水。又将十二属相安排在四方四角,即在东方的属相为虎、兔;南方的为蛇、马;西方的为猴、鸡;北方的为猎、鼠;东北方的为牛;东南方的为龙,西南方的为羊;西北方的为狗。而属相和五行随时空每年旋转至一个方位,因而一个人的属相也随时空而转至相应位置。但在旋转时,以性别的不同而不同,女性逆时针而转,男性顺时针而转。达巴根据这些进行推算:假如小孩的母亲生小孩的当年,其属相所处的方位是在东北方,小孩若为男性当取“依若”(牛儿),若是女孩则取“依姆”或“依若玛”(牛女);如果方位在西北方,男孩取名为“苦苦”(属相狗的男孩);若是女孩则取名为“苦姆”或“苦苦玛”(属相为狗的女子);方位在西南方,男孩取名为“优苦”(羊儿),女孩取名“优姆”、“优若玛”、“优玛”(羊女)等等。 喇嘛给小孩取名时,同样有四方四角、属相和五行属性等内容,与达巴取名有些相似,但在四个方位上所赋予的名字与达巴所取名字在含义上是不同的。达巴主要以四方四角的属相取名,个别的以五行属性取名,如东方属木,有的就名为表示木的“思格”、“思格此尔”(男性)或“思格玛”(女性)。而喇嘛在四个方位上以四种宝物的名称为为小孩取名,如母亲生小孩时属相方位在东方,男孩取名为“优抓”或“优抓次尔”,女孩取名为“优抓玛”或“优抓志玛”;若在南方位,男孩取名为“龙布次尔”或“龙布”,女孩取名为“龙康玛”或“采尔志玛”、“采尔玛”等;如果在西方位,男孩取名为“宾玛”或“宾玛次尔”,女孩取名为“宾玛志玛”等;若在北方位,男孩取名为“二车”或“二车次尔”,女孩取名为“二车志玛”、“二车玛”;如在东南方位,男孩取名为“高佐次尔”、“高佐”;女孩取名为“高若玛”、“优抓纳木”等。 2、生命的成熟:成丁礼 泸沽湖摩梭少年告别童年时,要举行成丁礼,即“穿裤子和穿裙子仪式”。表示即将进入成年;有了灵魂,可以作为成年人参加生产劳动和参与社交活动,死后也可以在氏族公墓火葬。在此之前,男孩女孩均穿麻布长衫。 成丁礼是在男女虚岁13岁时举行。也有9岁、11岁时举行的。成丁礼在春节举行,主持仪式的人事先由达巴占卜而定。达巴根据人的十二属相分为四组:牛、蛇、鸡为一组;虎、马、狗为一组;猴、龙、鼠为一组;猪、羊、兔为一组。同一属相的人才能执行这一仪式,异组属相的人因相克或不相生,不能主持这一仪式。同时还必须性别相同,即男给少男穿裤子,妇女给少女穿裙子。 正月初一早晨,曙光初露,达巴和喇嘛开始诵经,祭祀祖先。紧接着就在“呜呜”的海螺声中开始举行成丁礼。男女少年分别踩在正房内男柱和女柱旁的猪膘和装有粮食的口袋上,由主持人脱去少年身上的长衫,改装易服。男的先从左脚穿裤,女的从右脚穿。穿戴就绪,便跪在喇嘛面前,再由喇嘛诵一遍祷告经。念毕即由家庭主妇向祖先、火塘神献食。家庭主妇将所献之食物举过头顶,撒在房屋上,让乌鸦来吃。接着由主持人引导少男少女依次向经堂、上下火塘神、达巴、喇嘛和年长者磕头施礼;每个人都要向磕头者念一遍诸如长命百岁长命百岁、福禄双至之类的颂词,并赏赐钱财之类的礼物,然后全家共进早餐。餐后即开始办酒席,在本村内请客。少男和少女向所有来客磕头施礼,客人则施以钱或其他礼物,并念些大吉大利的颂词表示祝贺。 最后由母亲或年长者将受过成丁礼的少男少女领到生父家和其他亲属家中礼拜。去时要带上一些食品盒,内装各种食物,其中有粑粑及各种粮食生爆后粘成的“花花糖”,并带上一圈猪膘肉、一斤白酒和一截新鲜的猪或羊的四腿骨肉。到了对方家中也要向经堂、灶神和各位年长都磕头。家中主妇带来的食物每样取少许,用以祭祀祖先和灶神。祭祀完毕即招待拜访者。少年男女返家时对方要赠送一套或一件衣服和一些钱,多少不定。也有的送一只羊子或一件金属家具,如铜瓢、铜锅之类的作纪念。通常生父家送的东西要多些。 3、生命的结束:隆重而复杂的葬礼 摩梭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赞颂生命。他们对生命的理解是神秘的,认为人死只是躯体的死亡,而灵魂是永存的,人死了都要回到祖先的怀抱。所以,当人死后,都要举行隆重而复杂的丧仪。 摩梭人自古以来实行火葬。其丧仪包括报丧、洗尸、捆尸、停尸、装棺、氏族墓地火葬场的准备,喇嘛超度安魂,达巴巫师开始送魂。向死者交代祖谱和回归祖先发源地线路;洗马绕村、集体吊唁、出殡火化等,因礼仪十分繁杂,故不一一赘述。 集体吊唁是整个丧仪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出殡前的两天举行。第一天,死者的儿子或外甥牵着一匹马,去接事先已确定的主持火葬的喇嘛及村内和邻村的喇嘛,人数通常是二三十人以上。当天主持火葬的喇嘛穿上特制的服饰,骑在马上,由死者家属牵马,其余喇嘛跟随其后,到死者的村子后,丧家要放土炮隆重迎接。唢呐队伍在前面奏哀乐,巫师们跳起撵鬼舞,死者所有亲属站在路两旁,边向喇嘛磕头边哀嚎,一直到喇嘛们进屋后,便开始设祭坛,念超度经,唱安魂曲。死者家中的正室和庭院上都牵上麻线,挂上有各种动物的纸符,表示分给死者的财产,并在棺木前放一块四方形的猪膘肉,其上插一根一分为二的竹筷,表示将家庭一半的财产已分给了死者。紧接着远近亲朋带上丰厚的礼物纷纷前来吊唁,死者家再给予盛情款待。 丧仪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在死者装棺后,必须在棺前拴一只鸡。如果死者是女性,拴一只公鸡;如果是男性则拴一只母鸡。这是为避免死者在回归路上寂寞孤独,以鸡作为途中的阿肖情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