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古往今来,东北诸民族的活动,多涉及 此地。自燕秦到唐初,汉族、东胡族(鲜卑、氐)、扶余族(高句丽) 迭相争长,持续近千年。自五代后梁到清初,又延续近千年。其间,辽代渤海汉户、东丹国人、熟女真,元代南宋新附军及西夏战俘,都先后 有部分徙居本区。各族人民互相杂居,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技术交流, 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大连市共有36个民族,即汉、满、回、 锡伯、蒙古、朝鲜、壮、侗、维吾尔、土家、苗、达斡尔、俄罗斯、白、瑶、布衣、藏、哈萨克、彝、鄂温克、黎、畲、傣、高山、鄂伦春、阿 昌、纳西、仡佬、羌、仫佬、哈尼、塔塔尔、柯尔克孜、水、京、裕固。 其中少数民族35个、28.6万人。在少数民族中,超过 20万人的有满族; 超过万人的有回族、锡伯族;超过千人的有蒙古族、朝鲜族;超过百人 的有壮族、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苗族;其余25个少数民族人口都在百人以下。 全市有12个民族乡镇,分别是:金州区石河满镇、七顶山满族乡; 瓦房店市老虎屯满族镇、三台满族乡、杨家满族乡;普兰店市乐甲满族乡; 庄河市小孤山满族镇、塔岭满族镇、高岭满族乡、三架山满族乡、 太平岭满族乡、桂云花满族乡。少数民族人口超过 10%的乡镇全市还有 12个。截至1997年,全市共有少数民族干部8648人,其中地(厅)级干 部7人、县(处)级干部187人、乡(科)级干部542人。市十二届人民 代表和市九届政协委员中各有少数民族代表委员35人、30人。全市企事 业单位有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6835人。 1997年11月21日,座落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连民族学院正式建院。 大连地区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宗教。道教、 佛教传入已有千余年历史,天主教和基督教是在明清之际传入大连地区的。解放前,大连地区共有寺观教堂400余座,至解放初期存有230余座。 新中国成立后, 大连(旅大)市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尊重教徒信仰自由,允许诸教合法存在。“文化大革命”中,庙宇道观多处被拆除。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重申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正当的宗教活动受到法律保护。宗教界人士在“文化大革命”及其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全部 得到平凡、纠正;恢复了市天主教爱国会、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建立了市佛教协会、市伊斯兰教协会,调动了宗教界人士参加社会 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至1997年,全市有宗教活动场所72处,市级爱国宗教团体6个,宗教信徒约5.5万人。全市有宗教教职 人员110人。 1、 大连图书馆馆舍面积30245平方米,1990年投入使用,为国家一级图书馆。现有藏书210万册,持证读者7万人,年接待读者80万人次.1999年,改造了“中日文献资料馆”,新建了“青少年工分馆”。 2、 大连少年儿童图书馆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1997年投入使用,为国家一级图书馆。现有藏书31万册,持证读者1.7万人,年接待读者50万人次. 3、 大连艺术展览馆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1997年投入使用,每年举办十几次展览,已成为大连的艺术殿堂. 4、 人民文化俱乐部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1950年投入使用,1995年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后,功能更强,设施更完善,曾接待许多国内外重要领导人及著名艺术团体。 近年来专业剧团年平均演出近700场。创作演出的剧目在国内外赛事中连续取得好成绩。先后有5人获得戏剧“梅花奖”。1993年以来专业剧团获国际奖3项、国家级奖12项,省部级奖60余项;对外文化交流不断发展,接待国外来访演出团组40余批,出访演出1700余场。 我市群众文化创作和演出空前活跃,精品不断涌现,创建文化先进县区和乡镇活动取得可喜成绩。1993年以来,获国际奖2项、国家级奖60项,省部级奖100余项。我市有6个区(县)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区)和文化模范地区;有一个村被文化部命名为“蒲公英”国家级农村儿童文化园;10个区(市)被省命名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基地;3个乡为国家级民间绘画和曲艺之乡。以广场文化活动为龙头的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每年5月至10月,全市百余个广场举办活动4000多场,观众达50多万人次。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 全市共有图书馆12个,馆舍面积59083平方米,藏书350万册。 1998年,在文化部组织的第二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市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均获副省级城市第一名,并被评为一级馆。电影发行放映逐年上升,市电影公司1995年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1996年被广电部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