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其它 >

漫话中州古琴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琴,又称七弦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琴、棋、书、画作为“四艺”之首的琴,是我国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相传伏羲造琴。大概是因为古老的原因,后人又在琴上冠一“古”字,称古琴。古琴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一直流传至今,从未间断过。琴,不仅声音美妙,而且具有很丰富的表现力。嵇康在他的《琴赋》中作了形象生动的描绘:“远而听之,若鸾凤和鸣戏云中。迫而察之,若众葩敷荣曜春风。既丰赡以多姿,又善始而令终。嗟姣妙以弘丽,何变化之无穷。”弹琴时的手势动作也很漂亮,古人形容两手“如双鸾对舞,两凤同翔。”史书中有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孔子学琴于师襄,“《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的记载。《诗经》中有:“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等等有关弹琴的诗句,可见琴在我国古代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的圣贤文人,如孔子、司马相如、蔡邕、阮籍、嵇康等等,都无不以善琴着称,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弹琴故事和他们创作的琴曲、琴文与琴诗,以及琴学理论着作。
    河南的古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优良的传统。早在公元前662年,卫国人在楚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建城时唱道:“椅桐梓漆,爰伐琴瑟”(《诗经》)。河南人早就选用桐、梓来造琴了。这种用桐木做琴面,梓木做琴底的选材,一直延用至今。
    在公元前五百多年前,周简王至周景王时,晋国着名乐师师旷,亦以善琴闻名于世,他曾在河南开封古吹台弹琴奏乐,创作了着名琴曲《阳春》与《白雪》。古吹台至今仍座落在开封市禹王台公园内。
    西汉宣帝时期,梁国(今河南开封)人龙德,以琴待诏仕于宫廷。他一生的着述很多,在《汉书·艺文志》中着录有他的《龙氏九十九篇》。刘向说过:“雅琴之事皆出龙德《诸琴杂事》中。”这可能是一部琴书巨着,可惜原书已不传了。
    东汉顺帝至献帝时期的蔡邕,字伯喈,河南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博学多才,好辞章,工书画,尤妙于音律,年轻时就以善弹琴而知名,是中国音乐史上的大琴家、大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创作的《游春》、《绿水》、《幽居》、《坐愁》、《秋思》五首着名琴曲,总称为《蔡氏五弄》,这些琴曲在当时就广为流传。不仅嵇康在《琴赋》中列有他的曲目,一直到唐代都享有盛名,成为琴家最常弹的曲子。像王维、李白、白居易、李贺等诗人,都写有听弹蔡氏作品的诗作。现存的《山中思友人》、《秋月照茅亭》等曲,据明初朱权《神奇秘谱》记载,也是他的作品。他创作并演奏的这些琴曲在中国古琴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还着有《琴赋》与《琴操》。在《琴操》一书中,不仅介绍了古琴的演奏手法和当时的流行曲目,而且还系统地汇集并介绍了50首曲子,这些都是汉代以前非常古老的曲子,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作品的珍贵史料。蔡邕对弹琴的手势很有研究,他在《琴赋》中说:“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指掌反复,抑按藏摧。”古人弹琴注重手势的传统,就是从蔡邕发端的,在宋陈旸《乐书》和田紫芝《太古遗音》中都记载有唐人赵惟则云:“手势所象,本自蔡邕五弄,赵耶利修之。”在中国古琴史上他开创了弹琴注重手势、研究手势、绘制图谱的先河。
    蔡邕还是一位斫琴名家。蔡邕琴,亦名焦尾。就是他自制的这张焦尾琴,还流传着一则故事:“蔡邕在吴,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起火烈声,知其良材,因请裁为琴,果有美音,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就是这张琴的缘故,古人遂把琴尾称作“焦尾”。于是焦尾就成为古琴琴尾的专有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蔡邕女蔡琰,字文姬,也是一位“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后汉书·董祀妻传》),兼善诗词的女琴家。
    蔡邕在中国琴坛上的影响很大,犹其是对于中州琴学传统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影响下,汉魏间在他的家乡河南陈留,又先后出了阮瑀、阮籍与阮咸等善琴的名士。阮瑀是当时文坛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幼时从蔡邕学琴。名曲《酒狂》与《三峡流泉》,相传就是他的儿孙阮籍与阮咸叔侄所作。阮籍还着有《乐论》音乐理论着作传世。他俩也都是“竹林七贤”中的大琴家。
    汉灵帝时杜夔,字公良,河南洛阳县人,黄初中为魏太乐令,“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夔妙于《广陵散》,据《魏书》及宋朱长文《琴史》记载,嵇康所擅长的这首着名琴曲,就是从他儿子杜猛处学得的。
    东晋元帝时的谢安,字安石,河南太康人,江东名宰相。家有名琴,善弹琴,能作曲,尝作琴曲《升平调》(见《琴史》)。
    南朝宋武帝时的谢庄,字希逸,河南太康人,这位在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还着有《琴论》(今已佚失)。朱长文《琴史》云:“希逸作《琴名》,今所存古人名氏,班班可识……”,这不能不说是谢氏的功劳。
    到了北宋,中州古琴再度繁荣。着名宫廷琴师朱文济,他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中“鼓琴为天下第一”。他的门生和再传弟子,在宋代琴坛,个个都是大名鼎鼎。京师(今河南开封)的慧日大师夷中是他的得意门生,夷中又将他的琴艺传授给知白和义海。欧阳修听了知白演奏后,写了一首长诗来赞美。义海在京师学完琴之后,回到越州(今浙江绍兴)法华山继续苦练,“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穷其妙”。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当时向义海学琴的人很多,着名的则全和尚就是他的学生。则全不仅琴艺高超,而且对演奏理论有独到的见解,着有《则全和尚节奏指法》,这是《琴苑要录》中的重要文献之一。则全的弟子钱塘僧照旷在宋徽宗政和间,所弹奏的《广陵散》,以“音节殊妙”而着称。这几位朱氏的弟子,皆为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