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宋·孙锐《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一,广东音乐家吕文成游览后,触景生情,创作了他个人及广东音乐的代表作《平湖秋月》。闭目倾听,一湖秋水,一轮明月,心境怡然。 如果要推举岭南文化中影响最大、传播范围最广的项目,广东音乐无论如何是不应落选的:从过年时各地商场竞相播放的贺岁之声,到国宴外宾时遴选的背景音乐;从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首次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奏曲目,到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入场仪式配乐。 广东音乐清末民初发源于珠江三角洲一带,以广东民间曲调和某些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吸收了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养料,经过近300年的孕育,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音乐。初期仅有二弦、提琴、三弦、月琴、横箫,俗称“五架头”,又叫“硬弓组合”,独奏多用琵琶或扬琴。1920年代以后,改以高胡为主奏乐器,辅以扬琴和秦琴,俗称“三件头”,又称“软弓”。因其音色清脆明亮、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清晰明快,被国外誉为“透明音乐”。其演出场合较广泛,或为戏曲演出垫场,或在茶楼、酒肆由流浪艺人表演,或为婚丧喜庆助兴,或为百姓自娱。 1920年代初至解放前的30年间,广东音乐进入兴盛期,出现吕文成、何柳堂、易剑泉、尹自重等专业作曲家和演奏家,创作曲300多首,主要作品有《旱天雷》、《彩云追月》、《雨打芭蕉》、《平湖秋月》、《步步高》等,其中50余首流传于海内外。当时,广东音乐甚至被封为“国乐”。 珠三角地区水土适宜,万物蓬勃,商贾云集,人烟稠密,没有塞上的风霜,高原的风沙,民风自然少了执拗、壮烈的脾气,平添一份从容而活泼的情致。因而,广东音乐以“闲趣”为主,多为描摹风土景观、刻画生活小境的“小曲”。譬如《平湖秋月》,被誉为中国器乐作品中最出色的旋律之一,若依老学究的口味,免不了弄成“客途秋恨”的套路,但曲中却没半点士大夫“独上高楼”、“拍遍栏杆”的萧索姿态,终归于“美景当前,岂可错失”的小民之乐。也因为“曲中无大志”,1950年代,部分广东音乐作品被扣上“靡靡之音”的帽子。 广东音乐至今仍深受岭南人欢迎,据估计,仅东莞一地就有曲艺“私伙局”300多家,广州市1000多个社区个个都有“私伙局”。 □禾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