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其它 >

记侗族琵琶歌代表性传承人吴世恒图

http://www.newdu.com 2017-12-28 中国文化报 佚名 参加讨论

    
    94岁高龄的吴世恒仍能编写侗族琵琶歌
    
    吴世恒培养了一大批歌师,包括国家级传承人吴玉竹(中)
    琵琶弦上的音乐人生——记国家级非遗项目侗族琵琶歌代表性传承人吴世恒
    贵州黎平县西迷寨是四十八寨侗族琵琶歌的发源地,这里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但是寨子里却走出了无数侗族琵琶歌歌师。
    侗族琵琶歌已有220余年历史,在黎平、从江、榕江一带传唱人数众多,但编歌的人大都在西迷。琵琶歌传人吴固想没有汉文基础,不会写字,但有过耳不忘、出口成章的天赋。他将历史知识和名言警句恰当地运用在侗歌的语句结构中,他编创的歌至少仍有几十首被广为传唱。从创始人吴帅勇算起,经吴世琦、吴继发、吴正显、吴固想至吴世恒,琵琶歌一共经历了六代的薪火相传。如今吴世恒老人已经94岁高龄,但依然思维清晰,出口成“歌”,人们在遇到喜事、建房搭桥以及举行重大活动时也仍然会找他编歌。
    吴世恒生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西迷寨,年幼时跟随读过私塾的父亲学习“四书五经”,能熟练掌握汉文,他在琵琶歌的弹唱声中长大,耳濡目染,自然就爱上了琵琶歌。其叔父吴固想是当地有名的歌师,所编的歌四乡八寨的人都在传唱,令吴世恒十分敬仰,十四五岁时就缠着叔父要学习编琵琶歌。靠着灵性,他不久就能见什么编什么了,而且凭借一定的汉文化基础,吴世恒所编的歌朗朗上口,易学易懂,深受人们的喜爱。
    侗族琵琶歌唱词看似简单,却代表着侗族诗歌的最高水平。它多为五、七言体,也有灵活多变的长短句。其音韵十分严格,甚至有的还要押头韵。侗语与汉文的交叉翻译很难保留原有的生动形象和含蓄意境,尤其是一些虚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文化传承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因此,侗歌实际上还承载着侗族人民历史传衍的重要使命。侗族的文字记载需借助汉字注音,在双语境交替的表述中,需要过人的理解力和很强的记忆力。因此,年少的吴世恒能将琵琶歌编得音韵和谐十分难得。他说,刚开始所编的歌并不能尽如人意,师父告诫他要用心才能编好歌,于是他博采各家之长,终于能得心应手地编出各种形式的歌,如爱情歌、孝顺歌等,通过琵琶歌词告诫人们要尊老爱幼、扶苦助贫、团结互助等;他还把在侗族山寨修鼓楼、挖水渠、架花桥、造凉亭等公益事业建设也编进琵琶歌词,鼓励人们为建设自己美好家园做贡献。渐渐地,吴世恒名声大振,各种重大节日、祭祀活动、婚嫁喜庆之日,人们都来找他编歌,不足20岁,他就成为当地有名的歌师。据他介绍,侗族的歌师没有严格的辈份和年龄之分,也没有严格的师徒门第观念,只要公认歌编得好唱得好就会被推崇为“歌师”,而歌师则把无偿传授他人唱歌视为自己的职责。
    在侗寨,最受欢迎和最受尊敬的人就是歌师,有歌唱道:十二种花朵茶花最红,十二种树木杉树最有用,十二种师傅歌师最受人欢迎敬重。
    尽管生活在偏远的山村,由于常跟随父亲四处游走教书,见了不少世面,掌握了很多知识,因此吴世恒编出很多写实歌。他认为歌要编得好,就要有新的东西;歌要传唱得久,就要充满智慧。他编的歌大都具有时代意义,鸦片毒害国人时他就编了一首《吃了洋烟害处多》的歌。解放后,吴世恒曾任村长,借助编歌来开展工作,引导村民的生产生活。1960年,他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还曾到北京,受到周恩来、邓颖超、陈毅等中央领导的接见。虽然年过九旬,吴老先生编歌的热情没有削减,还培养了一大批侗族琵琶歌师歌手,像吴明清、吴玉竹(侗族琵琶歌国家级传承人)、杨月艳(侗族琵琶歌省级传承人)、吴通华、赵学开、吴学文、杨炳胜等。
    “平生一路事无常,渐渐心中有主张。前面风霜多阻隔,后来必定享安康。”这是吴世恒一生的真实写照。“我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没有多大贡献,90多了,只编歌;100岁的时候你们来,我还在,我还编歌;等到120岁时你们来,我如果还在,我还编歌!你问我要编多少歌,我不知道,一生呢,太长了,我只编歌。”(作者:薛文娟 陆锦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