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王正强说,兰州鼓子在经历了其兴盛的黄金时代后,目前所面临的是日渐衰落的现实。 60多岁的老兰州柏敬堂老先生对兰州鼓子的一丝记忆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差不多就是1959年左右,兰州市举办了一个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其间就有兰州鼓子的演出,演出曲目是《拷红》。当时听了一会觉得不好听,一直到现在都不喜欢(听)。” “不喜欢听兰州鼓子多是因为听不懂,鼓子学唱入门却是很难,音韵不好掌握。而且根据发音部位不同,它有喉音、鼻音、唇音还有牙音,但是,一旦陷进去就不可救药了,那简直爱听得要死了。”魏世发说,当初他学兰州鼓子的经典曲目《秦琼逃关》整整用了19个月。事实上,对于像《拷红》一样的兰州鼓子上舞台,魏世发从心里是不赞同的。某种程度上他认为是这种形式让兰州鼓子失去了原汁原味,从而也间接导致了受众的流失。“因为兰州鼓子的特点是一人坐唱,多人帮腔,没有任何形体动作。” “兰州鼓子因其独特的音乐特性,学唱需花费很长时间,要经常性地跟着唱,跟着学,才能掌握。鼓子戏不像秦腔、京剧等普及面比较广,它的演唱一般是一个家族,或几个人一起娱乐,因此,它的流传范围不是太广。另外,兰州鼓子唱时用的是兰州地方语,很多外地人听不懂,也就极大地影响了兰州鼓子的对外推广。”肖振东说,1959年,兰州市戏曲学校办过一个鼓词培训班,专门请到李海舟、卢应魁等兰州鼓子老艺人为艺术顾问教兰州鼓子,招收了男女学员,培养出了一些鼓子新人,还排出了几部小戏。后来,戏曲学校撤销,鼓子训练班也就不存在了。 可以说,难学、听不懂、传播范围不大等等这些都是兰州鼓子衰落的不可回避的原因。但是,其中不能忽略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兰州鼓子的继承发展处于自流状态。 “20年来,我们这些兰州鼓子的老艺人就是游民,今天在这个鼓子好家家里演,明天又跑去另外一家。”魏世发说起往事很是感慨,“尽管这几年来,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也为我们兰州鼓子艺人创造了一些登台演唱的机会,如已经举办七届的春节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等各种庆典活动以及让兰州鼓子走进学校、走出国门……不否认这些都对兰州鼓子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最直接的现实是目前更多的兰州鼓子艺人的演唱活动仍处在一个非常原始简陋的境地,人员青黄不接,像我们这样比较活跃的鼓子艺人绝大多数都已六七十岁,每次举办活动大都是由艺人和爱好者自筹资金。” 魏世发对兰州鼓子衰落的担忧,王正强也有,但是,和魏世发不同的一点是,王正强认为:“衰落并不意味着消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旧艺术形式的衰落和另一种新艺术形式的产生,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这既是一种继承的关系,同时也是艺术发展的正常规律,这不只是一百多年的兰州鼓子如此,整个艺术发展都是如此。” 张北辰说,他对兰州鼓子也不会抱一个悲观的心态。“因为民间艺术的本质核心是自娱自乐。最重要的是至少我们现在做的这种对原生态民间艺术的全面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是有一定时代意义和作用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