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神韵》演出侧记 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8分钟的节目“提线木偶”,呈现在世界面前,成为了中国珍稀古老剧种的代表。其实,她的惊艳亮相和脱颖而出绝非偶然。在她的诞生地闽南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多种珍贵文化: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千年古乐南音、被称作掌中木偶的布袋戏、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拍胸舞,诞生于台湾的剧种——歌仔戏……就连当地方言“闽南话”,也因至今其许多发音与古汉语相同,被古汉语学者称作“活化石”。这些难得的文化艺术形态,不仅构成了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深深吸引着游客。 9月6日晚,一台以闽台文化为核心主题,致力于展现闽台文化历史渊源和丰富内涵的风情诗画剧《闽南神韵》在拉开序幕。总导演章东新介绍说,该剧定位于闽南风情诗画,用写意和浪漫的手法来表现闽南文化的亮彩。创作大量运用混搭的方式,在内容上将多个闽南元素叠合,闽南童谣和茶文化、地方戏丑与木偶表演等;视觉冲击力强,全剧一气呵成,节奏快,而且轻松活泼,适合游客观赏。 《闽南神韵》以闽南魂为主线,分为碧水情缘、宗教圣地、东南乐土、大海精神、英雄故乡以及和谐家园这六个篇章,用舞蹈、音乐、灯光等艺术呈现手段,将佛教文化、南少林古韵、红砖古厝、惠女风情以及茶道技艺等众多闽南元素融于一体。 观众可能很少听过以如此之多的闽南音乐元素融合而成的舞台主题音乐。当人们正在被视觉的冲击所惊诧之时,主题音乐《快乐赛神仙》以其独特的“三度空间”带给人们不一样的听觉享受:高度空间是经过深度挖掘和大胆改革的南音,古朴优雅、委婉深情;中度空间是表现力无限丰富的交响乐,气势恢弘、感情细腻;低度空间是闽南流传已久的佛教音乐,古雅清静、庄严静穆。三种音乐相互烘托、相互交融,制造出一场独特而华丽的听觉盛宴。 南音最大的特色是雅,这一“雅”的特点在“音鸟天籁”一段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和着古琴曲和交响乐表演闽南少林拳,既有禅的氛围,又威武、洒脱。“水仙惠女”背景音乐《望春风》用美声与交响乐配合,表现水仙花朵朵不断绽放,吐露清香,也寓意闽南女人高洁清新的品格;“茶趣”将闽南戏曲音乐、童谣与芭蕾舞剧《天鹅舞》的音乐融合在一起,有现代感,夸张、幽默;“戏丑人生”中用高甲、梨园音乐曲艺表现,地道风趣;“博饼”一节中,在安静明亮的月光下,用古筝与洞箫奏出淡淡的思乡情绪,意境美与音乐美和谐地融会在一起;“快乐赛神仙”则添加了摇滚元素,闽南话的摇滚带有地方色彩,更能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驱逐外敌”一节,琵琶演奏与交响乐配合张力十足,气势磅礴,把战士们直追猛打驱逐外敌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人们正被眼前的舞台美景吸引得目不转睛时,场景一转,在原生态的闽南小调中,水仙花盛放,鸟语花香。风情万种的惠安女在洞箫和琵琶声里,优美地立在海天之间。东南乐土茶是宠儿,丑是野趣,水仙惠女、红砖古厝、在洞箫琵琶声里,成了永远的风景。人们不禁为眼前的美景送上热烈的掌声。 “戏丑偶趣”中,文丑、武丑、官丑、乞丐丑、拐杖丑等一一亮相,丑角们踩着摇滚乐的节奏跳起了动感的现代舞,台下观众不时发出惊叹声。 大海精神侠骨柔肠,气象万千;给人美的陶冶、哲理的启迪、奋斗的楷模——这就是闽南的海。舞台上,惊涛骇浪之中,一艘飘摇不定的帆船,闽南汉子与风浪搏斗,毫不畏惧。“不倒船”在惊涛骇浪中航行,船体倾斜几乎沉没,现场观众差点惊叫起来。 不久终于风平浪静了,水手们回到家乡,“海路欢歌”热闹欢腾,拍胸舞、船老大娶亲、跳火盆、木偶戏,闽南风俗民情尽现。表演者王智伟提着木偶出场了,还是会吐火的木偶呢!剧组总导演章东新告诉记者,王智伟是软体木偶艺术的嫡系传人。杖头木偶、提线木偶、铁枝木偶、布袋木偶四大木偶戏结合,配合现场的灯光、舞美造型,以一种崭新的方式表现出来。木偶的服装造型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融入了闽南地区最具地方特色元素,惠安女的包头露肚脐装也被穿在木偶身上。 同样受到观众热情欢迎的还有宗教圣地的佛光古刹、郑成功驱逐倭寇、中秋博饼的骰子声声……闽南是英雄故乡,郑成功的士兵思乡切切。月圆之夜,绵绵不绝的乡思通过悠扬的琴声展现,博饼骰子声声,情切切呼唤英雄。突然间战鼓雷鸣,催战士上阵杀敌。舞台上出现五门大炮。不一会,枪炮声四起,军队士气高昂,对来犯的红毛毫不留情,而红毛们,一个个被郑成功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团圆之舞”把整台演出带入了高潮,掌声由热烈升华到激情。和谐家园台湾与闽南,五缘相亲,同文同语同供一尊观音。 一首激情澎湃的摇滚乐《快乐赛神仙》的主题曲响起,时长一个小时的《闽南神韵》终于落下了帷幕。在以蓝、绿、红为主色调的舞美衬托下,人们对闽南的文化元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流连忘返。总导演章东新表示:“《闽南神韵》的风格和表达方式追求视觉冲击,让不了解闽南的人瞬时间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廖斌 陈文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