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古琴一代宗师杨新伦在弹奏古琴 岭南古琴,至迟在汉代便逐渐发展起来,历代都出现不少有名的琴人,写作了不少琴学的典籍,创造和保藏了不少有名的古琴乐器和琴谱。 岭南琴派的创始人是清代道光年间的广东新会人黄景星。另外,影响较大的琴人还有:云志高、何洛书、何耀琨、杨锡泉等人;藏琴方面,有 “天蠁”、“松雪”、“振玉”、“水仙”等名琴;琴谱和琴学论著方面,有云志高的《蓼怀堂琴谱》、黄景星的《悟雪山房琴谱》、何斌襄的《琴学汇成》。 极具岭南特色的传统名曲有:《碧涧流泉》、《渔樵问答》、《怀古》、《鸥鹭忘机》等。这些琴曲的演奏手法与其他流派的传谱有很大区别,充分体现了岭南琴派的古朴、刚健、爽朗、明快的特点。 岭南古琴的演奏营造了清、微、淡、远的意境;构筑出传统文人抒情达意,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殿堂,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 近几十年,由于战乱和社会变迁,特别是古琴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古琴音乐濒于绝灭。直至20世纪90年代,广东古琴研究会的成立,岭南古琴这门古老的艺术又有了复兴的迹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