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是“动”的;东方文化是含蓄的,西方文化是奔放的;东方文化是“静坐的禅”,西方文化是“站立的基督”等。尽管这种简单的二分法不无偏颇之处,却也从细节的角度揭示了两种文化的差异,中西传统音乐在音色、乐器组合以及表现方式上也存在着类似于动与静、坐与立、内与外的不同。“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的演奏方式,比如,站着和走动着拉二胡、用弹吉他的方法弹奏琵琶、用各种演奏技巧弹奏古筝、用现代的西方音乐形式改编京剧和昆曲等中国传统音乐、用民乐演奏爵士和拉丁,用流行乐的编曲改造传统民乐、电子乐的伴奏、大量炫技的独奏和反复的高潮,用摇滚演绎“刘三姐”、电声表现“绣荷包”、用爵士乐演奏广东民谣“落雨大”,用萨克斯吹奏传统民歌“茉莉花”。然而,无论采用哪种音乐形式,“女子十二乐坊”本质上都是流行音乐,是一种满足现代人感官刺激和欲望需求的时尚消费产物。 舞台效果的包装是电视直播时代一个景象奇观。在全球化的时代里,即使是发生在地球最偏僻角落里的小事,经由电视的播出报道,也会变成全球性的新闻事件。时尚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地利用电视媒体通过区域性或全球直播将音乐变成“音乐事件”。如2001年6月23日,在有着600年历史的北京紫禁城里举行了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会,背景是金碧辉煌的紫禁城,音乐与建筑交相辉映,全球有数十亿人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收看了这场音乐会。而2004年10月,法国文化年中举办的电子音乐大师让·米歇尔·雅尔的激光音乐会,则直接将舞台搭到了北京故宫肃穆沧桑的高大红墙下,中、法两国媒体共同向世界直播了音乐会,估计全球有30多亿观众收看了电视转播。形象取代语言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的文化形态日益以视觉影像为中心,视觉接管了听觉而成为世界新的主宰。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在《景象社会》中宣布了“景象社会”的到来,他认为“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它观感,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4“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美国以及中国内地的演出中起用了顶级的电声乐队、音响师和专业灯光师,并运用了升降舞台、冷烟火使演出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舞美气象万千,不断变幻的灯光、弥漫的烟雾、空中旋转飘散的气泡、翩然飘降的彩屑和鲜花,古老的中国民乐、华丽的西方演奏技巧、十二件古色古香的民族乐器、十二位洋溢着现代青春活力的女子,再加上精心编排的动人乐曲和流行化的包装方式,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