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拳,又叫仿生拳,是一种模仿某种人和某些动物的形态、动作、搏击特点,并结合武术的攻防技法而创编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拳术。 形象逼真、造形优美的象形拳,是我国武术先辈们的杰出创造,他们塑造了诸如龙之神、虎之威、猴之巧、鹰之力、鹤之精、蛇之柔、鸭之趣,螳螂之猛、狗之功、鸡之灵……这样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维妙维肖的象形拳,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以徒手与禽兽斗,到运用工具射杀禽兽,是为了求得生存,但人类奔走不如禽兽,于是模仿禽兽扑食搏斗的动作,以为打斗之法。这样,便产生了原始的象形武术,后来人们又逐渐从这些拼杀动作中发现了一些优美的武术形象动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武风大盛,武术勇猛的气质和形象动作的表演,被人们视为是锻炼搏击技巧和强健身体的需要,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最早在《尚书》中就有“百兽舞”的记载。在《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呵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勿已矣。”这说明远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已懂得为了增进健康而模仿熊鸟的动作。到了西汉又有新的发展,在《淮南子·精神训》中记有“凫浴、蝯(猴)蠼、鹅视、虎顾”的导引术,汉代还出现了“猕猴舞”、“狗斗舞”、“六禽戏”,华佗的“五禽戏”等,晋代有葛洪创编的龙导、虎引、熊经、龟咽、莺飞、蛇屈、鸟伸、猿据、兔惊等导引术。这些,可以说是象形拳的雏形。 到了明清时期,象形拳已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出现了众多的象形拳术的套路,如少林拳中的五形拳(即龙、虎、豹、鹤、蛇五式),形意拳中的龙、虎、猴、马、龟、鸡、鹞、燕、蛇、鼍、鹰、熊十二形拳,峨嵋拳派中的火龙掌,南拳派中的鹤拳、狗拳、虎鹤双形拳,以及著名的猴拳、螳螂拳、鹰爪拳、蛇拳、醉拳、罗汉拳、武松脱铐拳等。 在其他非象形拳的拳种中,也常有象形动作或名称,如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野马分鬃”,“金鸡独立”、“白蛇吐信”,八卦掌中的“鹞子钻天”、“猿猴摘果”、“飞燕抄水”、“大鹏展翅”、“狮子张嘴”,通臂拳中的“孤燕出群”、“猿猴出洞”、“燕子钻云”等。 丰富多彩的象形拳,各具特色,如罗汉拳的威严、金刚拳的劲力、蛇拳的缠绕、虎拳的扑、鹰拳的拿……演练起来精彩纷呈:龙腾、虎跃、猴灵、鹰旋、鹤展、蛇游、鸭摇,狗颠、鸡巧…… 各类象形拳虽各具有特色,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以形象为势,以意真传神,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如果说各种武术除了健身、技击的作用以外,都具有形象美的欣赏作用的话,那么,象形拳更具有形象美的欣赏价值。 象形拳虽追求形象,但更重视神似,虽讲究造型,但更注意技击。 象形拳要求将动作中某些踢、打、摔、拿等攻防技击法与传说中的某些名人故事或某种动物的行、走、打、斗的形象,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形象美在技击法中的主要作用是振奋,强化内在意识,调动体内最大潜力,并使其神韵、气势外现,从而增加自己的劲力、胆量。 好的象形拳套路也是“神似”、“意真”和技击方法的有机结合。 (本文转载自《武术一百问》,作者张幼坤) (责任编辑:admin) |